一种产生辅助激励光影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5545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光学影像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产生辅助激励光影的装置,所述产生辅助激励光影的装置包括:冷源储箱、红外热像仪、限位套筒、防护转板及防护件;有益效果为:通过限位滑块和限位滑槽配合对活动限位板限位,使得活动限位槽和按压限位杆配合对按压活动杆限位,且按压活动杆移动时,使得连动导向杆在连动导向槽内部滑动,从而经由第二导向槽进入第三导向槽,从而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与第二导向杆配合带动防护转轴转动,从而使得防护转轴带动防护垫移动支红外热像仪正下方,从而对红外热像仪进行防护,防止红外热像仪移动磕碰产生损伤。磕碰产生损伤。磕碰产生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产生辅助激励光影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光学影像
,具体为一种产生辅助激励光影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红外热成像法是一种在红外热成像技术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无损检测方法。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当一个物体本身的温度不均匀时,热量就会从高温区域向低温区域流动。热流在传导和扩散的过程中,由于被检物体的运行状态以及缺陷对热传导的阻碍或加快,会形成所谓的“热区”和“冷区”,进而以材料表面温度不均的形式表现出来,改变物体表面的温度分布形式。以红外辐射的理论为依据,采用红外辐射测量仪器和分析方法,观测材料、构件及其他目标物体的表面温度分布,从而实现缺陷检测的一种无损检测技术就是红外检测。因在测量时无需接触被测对象,不存在因热接触引发的热平衡,具有不干扰原有温度场,应用范围广,测温速度效率高、范围宽、惰性误差小等优势,红外检测在现场检测中获得的广泛的重视。
[0003]红外热成像按检测方式可分为两大类:被动式和主动式。被动式检测则是利用工件自身与周围环境的温度差异,在待测工件和周围环境的热交换过程中检测出工件内部的缺陷,多用于设备运行中的质量控制。主动式检测是在进行检测时利用外部热源对被测物体注入热量,打破被测物体原有的热平衡状态,引起热量在物体内部流动。当内部有缺陷存在时,热传导过程受到扰动,进而改变材料表面的温度分布,通过扫描记录或观察这种温度异常实现缺陷检测。
[0004]主动式检测的外部热源主要有热气流、闪光灯、热水、激光、超声波、微波和电流等。闪光和激光激励均通过照射被测试件表面,向试件中注入热量,可实现远距离非接触检测,但加热效率低;超声和电流加热则可实现从表面到内部的立体加热,加热效率更高,检测速度更快,且由于缺陷处的机械摩擦和电流的扰动,可直接加热缺陷,使得缺陷与周围区域的对比度更强。但是超声激励需采用耦合剂,为接触式检测,限制了其应用范围。电流激励可采用接触式(电磁传导热成像)和非接触式加热(电涡流热成像),但非接触式加热受线圈大小和形状的影响会出现盲区。
[0005]而根据主动式检测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的原理,在进行检测时不是加热,而是利用外部冷源对被测物体降温,打破被测物体原有的热平衡状态,引起热量在物体内部流动,当内部有缺陷存在时,热传导过程受到扰动,进而改变材料表面的温度分布,通过扫描记录或观察这种温度异常实现缺陷检测。
[0006]现有的通过利用外部冷源对被测物体降温进行缺陷检测时,需要将红外热像仪和冷源装置通过同步架固定连接,然后同步架连接有导轨,方便带动红外热像仪和冷源装置移动检测,但是由于检测物体形状不一,直接对红外热像仪进行移动时,有可能会磕碰到待测物体或者其他支架,从而造成红外热像仪的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产生辅助激励光影的装置,以解决红外热像仪移动时会磕碰损伤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产生辅助激励光影的装置,所述产生辅助激励光影的装置包括:
[0010]冷源储箱,表面连接有冷源喷枪,且与同步支架一端连接;
[0011]红外热像仪,固定在同步支架远离冷源储箱一端;
[0012]限位套筒,固定在同步支架表面,且位于红外热像仪一侧,且与红外热像仪平行设置;
[0013]防护转板,设置在限位套筒下方;及
[0014]防护件,包括防护转轴、防护垫、防护限位件、防护连动件以及防护复位件,防护转板套接在防护转轴底端,防护垫设置在防护转板上端表面,且防护转板与防护垫配合对红外热像仪防护。
[0015]优选的,所述防护限位件包括支撑弹簧、支撑弹簧一端连接的顶持槽、另一端连接的防护按钮、按压活动杆以及限位件,顶持槽开设在同步支架侧边表面,支撑弹簧位于顶持槽内部,防护按钮远离支撑弹簧一端伸出同步支架设置,按压活动杆一端与防护按钮靠近支撑弹簧一侧表面连接,且支撑弹簧套设在按压活动杆外侧。
[0016]优选的,所述限位件包括限位活动槽、限位活动槽内部设置的活动限位板以及按压限位杆,限位活动槽开设在同步支架内部,且按压活动杆另一端穿过同步支架且伸入限位活动槽内部,按压限位杆固定在按压活动杆表面,且按压限位杆垂直设置,活动限位板位于按压活动杆上方,且活动限位板低于按压限位杆顶端,活动限位板表面开设有活动限位槽,活动限位槽靠近按压限位杆一侧呈直角梯形状结构,远离按压限位杆一侧呈“匚”字形结构。
[0017]优选的,所述限位活动槽表面开设有限位滑槽,活动限位板表面连接有限位滑块,限位滑块位于限位滑槽内部,且限位滑块与限位滑槽横截面呈“T”字形结构,活动限位板远离活动限位槽一侧表面连接有活动限位弹簧,且活动限位弹簧另一端与限位活动槽连接。
[0018]优选的,所述防护连动件包括连动槽、第二锥齿轮以及第一锥齿轮,连动槽开设在同步支架内部,且位于顶持槽和限位活动槽之间,防护转轴远离防护转板一端穿过同步支架且伸入连动槽内部,第一锥齿轮固定在防护转轴顶端,第二锥齿轮套设在按压活动杆外侧,且第二锥齿轮内径大于按压活动杆直径,且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配合。
[0019]优选的,所述连动槽底端表面开设有第一转动导向槽,连动槽侧表面开设有第二转动导向槽,且第一转动导向槽与第二转动导向槽均呈环状结构,第二锥齿轮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二导向杆,且第二导向杆伸入第二转动导向槽内部,第一锥齿轮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一导向杆,且第一导向杆伸入第一转动导向槽内部。
[0020]优选的,所述按压活动杆表面开设有连动导向槽,连动导向槽包括第一导向槽、第二导向槽以及第三导向槽,第二导向槽一端与第一导向槽连接,另一端与第三导向槽连接,且第一导向槽和第三导向槽平行设置,第二导向槽呈螺旋状,且第二锥齿轮内壁设置有连动导向杆与连动导向槽配合。
[0021]优选的,所述防护复位件包括顶持弹簧、复位按钮以及复位活动杆,顶持弹簧位于
另一组顶持槽内部,且一端与顶持槽连接,另一端与复位按钮连接,复位按钮远离顶持弹簧一端伸出同步支架设置,且复位活动杆一端与复位按钮连接,另一端穿过同步支架且伸入限位活动槽内部,且顶持弹簧套设在复位活动杆外侧。
[0022]优选的,所述复位活动杆远离复位按钮一端设置有按压限位杆,活动限位板远离活动限位槽一端设置有活动复位槽,且活动复位槽呈直角梯形状结构。
[0023]本技术通过按压防护按钮,则防护按钮带动按压活动杆及按压限位杆朝向活动限位板移动,使得按压限位杆接触活动限位槽,且将活动限位板朝向活动限位弹簧压持,直至按压限位杆进入活动限位槽的“匚”字形结构,从而活动限位弹簧顶持活动限位板复位,限位滑块和限位滑槽配合对活动限位板限位,使得活动限位槽和按压限位杆配合对按压活动杆限位,且按压活动杆移动时,使得连动导向杆在连动导向槽内部滑动,从而经由第二导向槽进入第三导向槽,从而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与第二导向杆配合带动防护转轴转动,从而使得防护转轴带动防护垫移动支红外热像仪正下方,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产生辅助激励光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产生辅助激励光影的装置包括:冷源储箱(3),表面连接有冷源喷枪(2),且与同步支架(1)一端连接;红外热像仪(4),固定在同步支架(1)远离冷源储箱(3)一端;限位套筒(9),固定在同步支架(1)表面,且位于红外热像仪(4)一侧,且与红外热像仪(4)平行设置;防护转板(5),设置在限位套筒(9)下方;及防护件,包括防护转轴(10)、防护垫(6)、防护限位件、防护连动件以及防护复位件,防护转板(5)套接在防护转轴(10)底端,防护垫(6)设置在防护转板(5)上端表面,且防护转板(5)与防护垫(6)配合对红外热像仪(4)防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生辅助激励光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限位件包括支撑弹簧(24)、支撑弹簧(24)一端连接的顶持槽(25)、另一端连接的防护按钮(7)、按压活动杆(16)以及限位件,顶持槽(25)开设在同步支架(1)侧边表面,支撑弹簧(24)位于顶持槽(25)内部,防护按钮(7)远离支撑弹簧(24)一端伸出同步支架(1)设置,按压活动杆(16)一端与防护按钮(7)靠近支撑弹簧(24)一侧表面连接,且支撑弹簧(24)套设在按压活动杆(16)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产生辅助激励光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限位活动槽(27)、限位活动槽(27)内部设置的活动限位板(19)以及按压限位杆(15),限位活动槽(27)开设在同步支架(1)内部,且按压活动杆(16)另一端穿过同步支架(1)且伸入限位活动槽(27)内部,按压限位杆(15)固定在按压活动杆(16)表面,且按压限位杆(15)垂直设置,活动限位板(19)位于按压活动杆(16)上方,且活动限位板(19)低于按压限位杆(15)顶端,活动限位板(19)表面开设有活动限位槽(1901),活动限位槽(1901)靠近按压限位杆(15)一侧呈直角梯形状结构,远离按压限位杆(15)一侧呈“匚”字形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产生辅助激励光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活动槽(27)表面开设有限位滑槽(26),活动限位板(19)表面连接有限位滑块(23),限位滑块(23)位于限位滑槽(26)内部,且限位滑块(23)与限位滑槽(26)横截面呈“T”字形结构,活动限位板(19)远离活动限位槽(1901)一侧表面连接有活动限位弹簧(20),且活动限位弹簧(20)另一端与限位活动槽(27)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产生辅助激励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伟阳张则亮周凤玲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安必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