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偏光镜片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76365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6 1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偏光镜片的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包括:制备基片:在基片的作业面形成若干个平行排布的凹槽;制备变色偏光层:将变色偏光涂液涂抹至所述作业面,使其填充所述凹槽,固化所述变色偏光涂液以形成变色偏光层。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制造方法,使得镜片同时具备变色和偏光的功能,通过凹槽约束了二色性染料分子的排列方向进而实现其单轴取向,避免了在制备过程中为调整二色性染料分子的延伸方向而对变色偏光层进行拉伸的操作,无需将二色性染料制备为薄膜后再与基片通过贴合、嵌入等方式进行结合,简化了制备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成品率,适用于多品种类型的镜片,扩展了镜片的使用场景。镜片的使用场景。镜片的使用场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偏光镜片的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镜片
,具体涉及一种偏光镜片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偏光镜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0003]偏光镜片能够滤除水平振动的光线,而对其它方向振动的光吸收很少,,能有效地过滤太阳照射于水面、陆地或雪地上所反射的光线,在海上运动、滑雪、开车或钓鱼等活动时使用能更有效地保护眼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具有变色功能的偏光镜片的制造方法。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偏光镜片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包括:
[0007]制备基片:在基片的作业面形成若干个平行排布的凹槽;
[0008]制备变色偏光层:将变色偏光涂液涂抹至所述作业面,使其填充所述凹槽,固化所述变色偏光涂液以形成变色偏光层。
[0009]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的所述凹槽之间的间距相等;和\或,相邻的所述凹槽之间的间距的范围为0.5μm至20μm。
[0010]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制备基材的步骤具体包括:
[0011]确定所述作业面上需要设置所述凹槽的预设位置;
[0012]确定磨刷到达所述预设位置,控制所述磨刷与所述作业面接触,并按照预设路径控制所述磨刷移动,以形成若干个平行排布的凹槽。
[0013]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按照预设路径控制所述磨刷移动,具体包括:
[0014]控制所述磨刷沿所述预设路径单向移动,且所述磨刷与所述作业面接触的区域与所述磨刷已完成刷磨的区域之间分离。
[0015]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将变色偏光涂液涂抹至所述作业面,具体包括:
[0016]旋转所述基片,将所述变色偏光涂液涂覆在所述作业面的旋转中心位置。
[0017]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变色偏光层的厚度范围为10μm至100μm。
[0018]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变色偏光涂液包括:30wt%~45wt%的聚乙烯醇、25wt%~35wt%的丙烯酸酯化合物、0.1wt%~0.2wt%的偏振染料、2wt%~5wt%的光致变色剂、23wt%~35wt%的聚合物多元醇、4wt%~10wt%的光引发剂、6wt%~15wt%的热硬化剂。
[0019]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制备变色偏光层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0020]制备减反增透层:通过真空离子溅射的方式将减反增透材料镀于镜片远离所述基片一侧的表面。
[0021]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减反增透材料包括氧化铟锡、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和二氧化锆。
[0022]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制备变色偏光层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0023]制备硬化层:将镜片浸渍于硬化剂溶液中,满足预设时间后,将镜片取出并固化留存于镜片表面的所述硬化剂溶液以形成硬化层。
[002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制造方法,使得镜片同时具备变色和偏光的功能,通过光致变色剂与二色性染料之间的作用,在光线照射下,随着镜片变色程度加深且本身的偏光效果更加显著,有效降低了在较强光线下的透光率,使得镜片的适用范围更加广泛;通过凹槽约束了二色性染料分子的排列方向进而实现其单轴取向,从而形成光栅,避免了在制备过程中为调整二色性染料分子的延伸方向而对变色偏光层进行拉伸的操作,增强了其偏光效果,无需将二色性染料制备为薄膜后再与基片通过贴合、嵌入等方式进行结合,简化了制备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成品率,适用于多品种类型的镜片,扩展了镜片的使用场景。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偏光镜片的制造方法步骤示意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基片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镜片的剖切示意图;
[0028]图4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镜片的剖切示意图;
[0029]图5为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中镜片的剖切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
[0031]基片10;凹槽10a;作业面10b;变色偏光层20;减反增透层30;硬化层40
具体实施方式
[0032]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详细描述应理解为本申请宗旨的解释说明,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制。
[0033]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外”、“内”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3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需要理解的是,这些方位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3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偏光镜片的制造方法,参阅图1,该制造方法包括:
[0035]S1:制备基片10:在基片10的作业面10b形成若干个平行排布的凹槽10a。
[0036]基片10为透镜,其具体材质不限,例如塑料镜片、玻璃镜片等。基片10所采用的材质需具备满足预设使用场景的透光率。
[0037]一些实施例中,基片10为树脂镜片,其密度低,不易因摔落、碰撞等原因发生破裂。将树脂注入成型模具中待固化后脱模即可得到树脂镜片。
[0038]可以理解的是,基片10可以为无色透镜,也可以为有色透镜,根据镜片的预设使用场景灵活进行选择。
[0039]可以理解的是,基片10的表面具体类型不限,例如平面、凸面和凹面。
[0040]S2:制备变色偏光层20:将变色偏光涂液涂抹至作业面10b并填充凹槽10a,固化变色偏光涂液以形成变色偏光层20。
[0041]可以理解的是,变色偏光涂液包括二色性染料。
[0042]参阅图2和图3,变色偏光涂液进入凹槽10a后,沿凹槽10a的延伸方向流动,以使变色偏光涂液中的二色性染料分子沿凹槽10a的延伸方向延伸。在固化后,各凹槽10a内的二色性染料分子沿凹槽10a的延伸方向定向,共同形成了沿凹槽10a延伸方向延伸的光栅,从而能够过滤穿过镜片的光线中特定光轴方向的光束,实现了偏光的作用,降低了镜片的透光率。
[0043]可以理解的是,变色偏光涂料包括光致变色剂,光致变色剂可在光照下使其颜色发生可逆变化,从而进一步降低镜片的透光率。
[004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制造方法,使得镜片同时具备变色和偏光的功能,通过光致变色剂与二色性染料之间的作用,在光线照射下,随着镜片变色程度加深且本身的偏光效果更加显著,有效降低了在较强光线下的透光率,使得镜片的适用范围更加广泛;通过凹槽10a约束了二色性染料分子的排列方向进而实现其单轴取向,从而形成光栅,避免了在制备过程中为调整二色性染料分子的延伸方向而对变色偏光层20进行拉伸的操作,增强了其偏光效果,无需将二色性染料制备为薄膜后再与基片10通过贴合、嵌入等方式进行结合,简化了制备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成品率,适用于多品种类型的镜片,扩展了镜片的使用场景。
[004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制造方法所得到的镜片透光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偏光镜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制备基片:在基片的作业面形成若干个平行排布的凹槽;制备变色偏光层:将变色偏光涂液涂抹至所述作业面,使其填充所述凹槽,固化所述变色偏光涂液以形成变色偏光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凹槽之间的间距相等;和\或,相邻的所述凹槽之间的间距的范围为0.5μm至20μ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基材的步骤具体包括:确定所述作业面上需要设置所述凹槽的预设位置;确定磨刷到达所述预设位置,控制所述磨刷与所述作业面接触,并按照预设路径控制所述磨刷移动,以形成若干个平行排布的凹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按照预设路径控制所述磨刷移动,具体包括:控制所述磨刷沿所述预设路径单向移动,且所述磨刷与所述作业面接触的区域与所述磨刷已完成刷磨的区域之间分离。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将变色偏光涂液涂抹至所述作业面,具体包括:旋转所述基片,将所述变色偏光涂液涂覆在所述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靖涛束建超朱海峰
申请(专利权)人:明月镜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