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蓝光吸光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673922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蓝光吸光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具有式I和式Ⅱ所示的结构:式Ⅱ中,R包括苯氨基、哌啶基或吗啉基;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苯磺酰基酯、胺类原料、碱性试剂和有机溶剂混合,进行亲核加成、取代反应,得到蓝光吸光材料;或将苯磺酰基酯、胺类原料和有机溶剂混合,进行取代反应,得到蓝光吸光材料,得到蓝光吸光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蓝光吸光材料能够直接掺杂到镜片基材中,不影响防蓝光镜片的厚度,具有优异的高能短波蓝光的吸光效果。优异的高能短波蓝光的吸光效果。优异的高能短波蓝光的吸光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蓝光吸光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吸光材料
,涉及一种蓝光吸光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一系列的电子产品充斥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手机、电脑、平板、电视等。这些电子产品屏幕的人造光源中保留了大量的蓝光,而能量较高的短波蓝光(415

455nm)能够穿透晶状体直达视网膜,同时人眼中的视网膜在蓝光区存在吸收峰,长期的蓝光照射视网膜会产生自由基,而这些自由基会导致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衰亡,从而引起视网膜病变等多种眼科疾病。阻隔蓝光长时间照射是减少蓝光危害最有效方法,而使用防蓝光镜片能有效的解决这一点。然而,现有的防蓝光镜片大多为在镜片基片表面覆盖一层防蓝光层,例如覆盖无机复合氧化物层,会造成防蓝光镜片过厚。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蓝光吸光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能够直接掺杂到镜片基材中,不影响防蓝光镜片的厚度,具有优异的高能短波蓝光的吸光效果。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蓝光吸光材料,具有式I和式Ⅱ所示的结构:
[0006][0007]式Ⅱ中,R包括苯氨基、哌啶基或吗啉基。
[0008]一种蓝光吸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将苯磺酰基酯、胺类原料、碱性试剂和有机溶剂混合,进行亲核加成、取代反应,得到蓝光吸光材料;
[0010]或将苯磺酰基酯、胺类原料和有机溶剂混合,进行取代反应,得到蓝光吸光材料;
[0011]所述胺类原料包括N

乙基乙胺盐、N

((1E,2E)
‑3‑
(苯基氨基)烯丙基)氯化苯胺、哌啶或吗啉。
[0012]可选的,所述苯磺酰基酯和胺类原料的摩尔比为1:(1.2~1.5)。
[0013]可选的,所述苯磺酰基酯和碱性试剂的摩尔比为1:(2~6)。
[0014]可选的,所述苯磺酰基酯包括2

(苯磺酰基)乙酸辛酯、2

((4

甲氧基苯基)磺酰
基)乙酸辛酯或(2E,4E)
‑5‑
(N

苯基乙酰氨基)
‑2‑
(苯磺酰基)

2,4

二烯酸辛酯。
[0015]可选的,所述有机溶剂包括N,N

二甲基乙酰胺、乙腈、甲醇、乙酸乙酯或四氢呋喃。
[0016]可选的,所述亲核加成反应的温度为25~35℃,时间为11~14h;所述取代反应的应的温度为75~85℃,时间为1~3h。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蓝光吸光材料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蓝光吸光材料在防蓝光镜片中的应用。
[0018]可选的,所述防蓝光镜片包括镜片基材和掺杂在镜片基材中的蓝光吸光材料;所述蓝光吸光材料为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蓝光吸光材料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蓝光吸光材料。
[0019]可选的,所述蓝光吸光材料的掺杂量为0.2~1wt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蓝光吸光材料,该蓝光吸光材料具有砜基结构,砜基结构作为供吸电子基团,能够促进分子内电荷转移,使得蓝光吸光材料分子中的电子能够流动从而实现吸光;具有共轭能力和小的空间位阻的酯基的吸电子能力较弱,酯基的引入能够有效的调节分子内电荷转移,进而能够有效的吸收对人眼有害的高能短波蓝光,不会影响人们对色彩的需求;而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吸光材料能够直接掺杂到镜片基材中,不影响防蓝光镜片的厚度,含有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蓝光吸光材料的防蓝光镜片的蓝光透射比和蓝光阻隔比高,防蓝光效果好;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蓝光吸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制备原料成本低,适宜工业化生产;
[002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蓝光吸光材料在防蓝光镜片中的应用,该防蓝光镜片的蓝光透射比和蓝光阻隔比高,防蓝光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实施例1制备的固态蓝光吸收材料的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图;
[0025]图2为实施例1制备的防蓝光镜片及其对应的透过率结果图;
[0026]图3为实施例2制备的固态蓝光吸收材料的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图;
[0027]图4为实施例2制备的防蓝光镜片及其对应的透过率结果图;
[0028]图5为实施例3制备的固态蓝光吸收材料的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图;
[0029]图6为实施例3制备的防蓝光镜片及其对应的透过率结果图;
[0030]图7为实施例4制备的固态蓝光吸收材料的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图;
[0031]图8为实施例4制备的防蓝光镜片及其对应的透过率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33]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该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
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
[0034]出于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的目的,除非另有陈述,否则所有表达量、百分数或比例的数字及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用的其他数值被理解为在所有情况下都由术语“约”修饰。此外,本文公开的所有范围都包括端点在内且可独立组合。
[0035]一种蓝光吸光材料,具有式I和式Ⅱ所示的结构:
[0036][0037]式Ⅱ中,R包括苯氨基、哌啶基或吗啉基。
[0038]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蓝光吸光材料具有式I

1、
Ⅱ‑
1~
Ⅱ‑
3任一项所示的结构:
[0039][004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蓝光吸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1]将苯磺酰基酯、胺类原料、碱性试剂和有机溶剂混合,进行亲核加成、取代反应;
[0042]或将苯磺酰基酯、胺类原料和有机溶剂混合,进行取代反应,得到具有式I和式Ⅱ所示结构的蓝光吸光材料。
[0043]在本专利技术中,若无特殊说明,所有的原料组分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市售商品。
[0044]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苯磺酰基酯包括2

(苯磺酰基)乙酸辛酯2

((4

甲氧基苯基)磺酰基)乙酸辛酯或(2E,4E)
‑5‑
(N

苯基乙酰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蓝光吸光材料,其特征在于,具有式I和式Ⅱ所示的结构:式Ⅱ中,R包括苯氨基、哌啶基或吗啉基。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光吸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苯磺酰基酯、胺类原料、碱性试剂和有机溶剂混合,进行亲核加成、取代反应,得到蓝光吸光材料;或将苯磺酰基酯、胺类原料和有机溶剂混合,进行取代反应,得到蓝光吸光材料;所述胺类原料包括N

乙基乙胺盐、N

((1E,2E)
‑3‑
(苯基氨基)烯丙基)氯化苯胺、哌啶或吗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蓝光吸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苯磺酰基酯、和胺类原料的摩尔比为1:(1.2~1.5)。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蓝光吸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苯磺酰基酯和碱性试剂的摩尔比为1:(2~6)。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蓝光吸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苯磺酰基酯包括2

(苯磺酰基)乙酸辛酯、2

((4

甲氧基苯基)磺酰基)乙酸辛酯或(2E,4E)
‑5‑
(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睿赵士茂朱森强陈志远朱红军朱海峰谢公兴
申请(专利权)人:明月镜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