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三轮车前后互联的碟刹制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6132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动三轮车前后互联的碟刹制动装置,包括前轮碟刹(1)、前轮刹车泵油管(2)、后刹车泵油管(6)、车架主体(8)、后轮碟刹(9)、前刹车泵(10)和后刹车泵(11),前刹车泵(10)通过前轮刹车泵油管(2)连接刹车主泵(3),刹车主泵(3)通过支架连接刹车踏板(5),刹车踏板(5)下端的顶头通过刹车顶针(4)连接刹车主泵(3);刹车主泵(3)通过后刹车泵油管(6)连接后刹车分泵(7),后刹车分泵(7)分别通过管路连接后刹车泵(1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使前后刹车联通,使驾驶员踩下刹车时前后轮能够同时刹车,可以有效地提高行车安全性。可以有效地提高行车安全性。可以有效地提高行车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三轮车前后互联的碟刹制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制动器,具体是电动三轮车前后互联的碟刹制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电动三轮车脚刹踏板仅对后刹车分泵产生作用,前刹车为单独系统,其制动效果不好,正常刹车时需要手动控制前轮刹车,用脚踩踏板控制后轮刹车,一旦需要急刹车时可能会出现踩下后轮刹车忘记手动控制前轮刹车,或者手动控制前轮刹车,忘记踩下后轮刹车,导致顾此失彼,进而导致行车过程中需要紧急刹车,但是制动系统却无法全力制动的安全隐患,造成难以预料的严重后果。
[0003]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专利号为CN1621303A的自动三轮车的刹车装置只是简单的将左右刹车握把通过钢丝绳进行联动,而对载重三轮车的前后脚刹刹车联动问题没有很好的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电动三轮车前后互联的碟刹制动装置,可以使前后刹车联通,使驾驶员踩下刹车时前后轮能够同时刹车,可以有效地提高行车安全性。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电动三轮车前后互联的碟刹制动装置,包括前轮碟刹、前轮刹车泵油管、刹车主泵、刹车顶针、刹车踏板、后刹车泵油管、后刹车分泵、车架主体、后轮碟刹、前刹车泵和后刹车泵,所述的车架主体前部的车轮上安装前轮碟刹以及配套的前刹车泵,前刹车泵通过前轮刹车泵油管连接刹车主泵,刹车主泵通过支架连接刹车踏板,刹车踏板下端的顶头通过刹车顶针连接刹车主泵;车架主体后部的两个车轮上分别安装后轮碟刹以及配套的后刹车泵;刹车主泵通过后刹车泵油管连接后刹车分泵,后刹车分泵分别通过管路连接后刹车泵。驾驶员用过踩踏刹车踏板,通过刹车顶针给予刹车主泵压力,刹车主泵的油压通过前轮刹车泵油管和后刹车泵油管将压力传导至前刹车泵和后刹车泵,使前刹车泵和后刹车泵同时动作并卡紧前轮碟刹和后轮碟刹.从而实现前后互联制动。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的车架主体配备通过钢丝绳直连车轮卡钳的手刹拉杆。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的车架主体配备车轮卡钳独立于前刹车泵和后刹车泵,直接卡在后轮碟刹的碟盘上。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的前轮刹车泵油管和后刹车泵油管外部包裹胶套并由卡扣和支架固定在车架主体表面。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的刹车主泵通过支架安装在车架主体前部。
[0010]借由上述方案,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相较于老产品所使用的是前后制
动分开,通过刹车主泵使前后轮能够同时制动,使制动效果明显优于老产品,更好的保证了安全性,而且更加符合国家标准。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电动三轮车前后互联的碟刹制动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电动三轮车前后互联的碟刹制动装置的俯视结构图;
[0013]图中:1、前轮碟刹,2、前轮刹车泵油管,3、刹车主泵,4、刹车顶针,5、刹车踏板,6、后刹车泵油管,7、后刹车分泵,8、车架主体,9、后轮碟刹,10、前刹车泵,11、后刹车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5]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电动三轮车前后互联的碟刹制动装置,包括前轮碟刹1、前轮刹车泵油管2、刹车主泵3、刹车顶针4、刹车踏板5、后刹车泵油管6、后刹车分泵7、车架主体8、后轮碟刹9、前刹车泵10和后刹车泵11,所述的车架主体8前部的车轮上安装前轮碟刹1以及配套的前刹车泵10,前刹车泵10通过前轮刹车泵油管2连接刹车主泵3,刹车主泵3通过支架连接刹车踏板5,刹车踏板5下端的顶头通过刹车顶针4连接刹车主泵3;车架主体8后部的两个车轮上分别安装后轮碟刹9以及配套的后刹车泵11;刹车主泵3通过后刹车泵油管6连接后刹车分泵7,后刹车分泵7分别通过管路连接后刹车泵11。驾驶员用过踩踏刹车踏板5,通过刹车顶针4给予刹车主泵3压力,刹车主泵3的油压通过前轮刹车泵油管2和后刹车泵油管6将压力传导至前刹车泵10和后刹车泵11,使前刹车泵10和后刹车泵11同时动作并卡紧前轮碟刹1和后轮碟刹9.从而实现前后互联制动。
[0016]为了降低单个部件的复杂性,进而控制整体成本,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的车架主体8配备通过钢丝绳直连车轮卡钳的手刹拉杆,使驻车系统和刹车系统独立。
[0017]为了使刹车更加有效的同时独立于驻车系统,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的车架主体8配备车轮卡钳独立于前刹车泵10和后刹车泵11,直接卡在后轮碟刹9的碟盘上。
[0018]为了确保前轮刹车泵油管2和后刹车泵油管6的使用寿命,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的前轮刹车泵油管2和后刹车泵油管6外部包裹胶套并由卡扣和支架固定在车架主体8表面。
[0019]为了使刹车主泵3能够承受刹车时的踩踏力,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的刹车主泵3通过支架安装在车架主体8前部。
[0020]使用时将电动三轮车前后互联的碟刹制动装置安装,并填充适量的刹车油,设备即可投入使用。
[0021]本技术在使用时,具体工作如下:
[0022]驾驶员用过踩踏刹车踏板5,通过刹车顶针4给予刹车主泵3压力,刹车主泵3的油压通过前轮刹车泵油管2和后刹车泵油管6将压力传导至前刹车泵10和后刹车泵11,使前刹车泵10和后刹车泵11同时动作并卡紧前轮碟刹1和后轮碟刹9.从而实现前后互联制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动三轮车前后互联的碟刹制动装置,包括前轮碟刹(1)、前轮刹车泵油管(2)、后刹车泵油管(6)、后轮碟刹(9)、前刹车泵(10)和后刹车泵(11),其特征在于,车架主体(8)前部的车轮上安装前轮碟刹(1)以及配套的前刹车泵(10),前刹车泵(10)通过前轮刹车泵油管(2)连接刹车主泵(3),刹车主泵(3)通过支架连接刹车踏板(5),刹车踏板(5)下端的顶头通过刹车顶针(4)连接刹车主泵(3);车架主体(8)后部的两个车轮上分别安装后轮碟刹(9)以及配套的后刹车泵(11);刹车主泵(3)通过后刹车泵油管(6)连接后刹车分泵(7),后刹车分泵(7)分别通过管路连接后刹车泵(11)。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宗申车业有限公司徐州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