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户外景观坐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5985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户外景观坐凳,其特征在于:包括凳体、雨水收集装置和水景观植物盆;凳体的凳面处设有水源存储槽,水源存储槽的上端滑动设有作为槽盖的凳体隔板,且相接处设有密封圈,水源存储槽的内部竖直设有压力伸缩杆;雨水收集装置包括凹面遮阳伞,凹面遮阳伞的上端凹面通过空心支撑杆与水源存储槽相连通;水景观植物盆包括盆体和种植桩,盆体的上端为开口,盆体分别设置在凳体的左右两侧,并通过第一单向阀相连通;种植桩设置在盆体的内腔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凹面遮阳伞作为雨水收集装置,凳体用于储水,通过本景观凳的日常使用进行浇水,实现雨水的收集、存储和利用,实现水景观植物的正常维护。水景观植物的正常维护。水景观植物的正常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户外景观坐凳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坐凳,具体涉及一种户外景观坐凳。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装饰性景观坐凳功能单一,大多需要人工定期进行持续性的保养呵护;特别是针对一些设有水景观植物的景观坐凳,则需要工作人员定时进行浇水养护,损耗大量人力,维护成本高。
[0003]而目前,一些现有的设有水景观植物的景观坐凳;并不具有水源的收集和存储功能,同时更无法做到将收集来的水源对水景观植物进行浇灌。在自然界中,雨水可以作为浇灌的主要水源;但是,日常的雨水仅能在下雨及雨后一段时间使得水景观植物得以浇灌,无法作为日后缓慢浇水的长期水源。
[0004]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将雨水进行收集和存储,并能够将其作为水源输送至水景观植物的景观坐凳结构;来避免设有水景观植物的景观坐凳中水景观植物的日常维护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户外景观坐凳,以解决兼具水景观植物的景观坐凳中水景观植物的日常维护不便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户外景观坐凳,其特征在于:包括凳体、雨水收集装置和水景观植物盆;所述凳体的凳面处设有水源存储槽,所述水源存储槽的上端设有作为槽盖的凳体隔板,所述凳体隔板可在水源存储槽内部进行竖向滑动,水源存储槽的内部竖直设有数个用于支撑凳体隔板的压力伸缩杆,所述凳体隔板与水源存储槽相接处设有密封圈;所述雨水收集装置包括凹面遮阳伞,所述凹面遮阳伞的上端凹面用于作为雨水的收集腔,凹面遮阳伞的上端凹面通过空心支撑杆与水源存储槽相连通;所述水景观植物盆包括盆体和种植桩,所述盆体的上端为开口,盆体分别设置在凳体的左右两侧,并通过第一单向阀相连通;所述种植桩设置在盆体的内腔中,种植桩用于种植水景观植物。
[0008]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0009]进一步地,所述水景观植物盆还包括盆体隔板,所述盆体隔板设置在盆体的内腔中,将盆体的内腔分为上下两部分;所述种植桩设置在盆体的内腔,并穿出盆体隔板。
[0010]进一步地,所述盆体的侧壁开设有水位观察窗,所述水位观察窗用于观察盆体隔板下方的水位情况。
[0011]进一步地,所述水位观察窗上设有刻度。
[0012]进一步地,所述种植桩包括透水桩体和海绵薄膜,所述海绵薄膜包裹在透水桩体的外围,所述透水桩体的内腔用于种植水景观植物。
[0013]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安装在空心支撑杆的空腔中。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单向阀连接水源存储槽内腔的最下端。
[0015]进一步地,所述凳体包括靠背和凳腿。
[0016]进一步地,所述凹面遮阳伞采用防水遮阳伞。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本技术通过凹面遮阳伞作为雨水收集装置,并将收集到的雨水输送至凳体的水源存储槽中,在通过本景观凳的日常使用,将水源存储槽内的水体通过使用者坐在凳体隔板上产生的压力被压入两端的水景观植物盆内,实现了雨水的收集、存储和利用,并可通过景观凳的日常使用实现水景观植物的正常维护;后利用海绵薄膜或者棉布对水分的吸附特性,可以使得水体通过海绵薄膜或者棉布持续不断的进入到土壤中,并能控制土壤湿度,保持景观植物良好的生存环境,进一步降低人工劳动成本。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所提出的一种户外景观坐凳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所提出的一种户外景观坐凳的水景观植物盆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所提出的一种户外景观坐凳的种植桩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所提出的一种户外景观坐凳的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1.凳体,2.水源存储槽,3.压力伸缩杆,4.水景观植物盆,5.盆体隔板,6.种植桩,601.透水桩体,602.海绵薄膜,7.水位观察窗,8.第一单向阀,9.空心支撑杆,10.凹面遮阳伞,11.第二单向阀,12.凳体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
[0025]需要注意的是,技术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前”、“后”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26]如附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户外景观坐凳,其特征在于:包括凳体1、雨水收集装置和水景观植物盆4;所述凳体1的凳面处设有水源存储槽2,所述水源存储槽2的上端设有作为槽盖的凳体隔板12,所述凳体隔板12可在水源存储槽2内部进行竖向滑动,水源存储槽2的内部竖直设有数个用于支撑凳体隔板12的压力伸缩杆3,所述凳体隔板12与水源存储槽2相接处设有密封圈;所述雨水收集装置包括凹面遮阳伞10,所述凹面遮阳伞10的上端凹面用于作为雨水的收集腔,凹面遮阳伞10的上端凹面通过空心支撑杆9与水源存储槽2相连通;所述水景观植物盆4包括盆体和种植桩6,所述盆体的上端为开口,盆体分别设置在凳体1的左右两侧,并通过第一单向阀8相连通;所述种植桩6设置在盆体的内腔中,种植桩6用于种植水景观植物。
[0027]以此,通过凹面遮阳伞10作为雨水收集装置,将雨水收集并存储至凳体1的水源存储槽2中,多余的水体会直接从凹面遮阳伞10的上端凹面溢流排出;当旅客游人坐在本装置的凳体隔板12上时,凳体隔板12因受力形成向下滑动的趋势;同时凳体隔板12在压力伸缩杆3和水源存储槽2内部水体的作用下缓慢下滑,并将水源存储槽2内部的水体通过第一单向阀8挤压至水景观植物盆4中,对水景观植物盆4中的水景观植物进行浇灌;当旅客游人起
身离开后,凳体隔板12在压力伸缩杆3的作用下缓慢回升,同时凹面遮阳伞10和空心支撑杆9中的水体可对水源存储槽2的水体进行补充,或在无水体时,在压力的作用下,摄入空气保持回升,等待下次继续使用水源存储槽2内的水体进行浇灌。
[002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水景观植物盆4还包括盆体隔板5,所述盆体隔板5设置在盆体的内腔中,将盆体的内腔分为上下两部分;所述种植桩6设置在盆体的内腔,并穿出盆体隔板5。以此,通过盆体隔板5将盆体的内腔分为上下两部分后,盆体的下部分内腔作为水源的留置槽,以供水景观植物的日常所需;盆体的上部分用于设置种植所需的种植土,可以留置从种植桩6中溢出的多余水体,并使其得以缓慢蒸发。
[0029]其中,所述盆体的侧壁开设有水位观察窗7,所述水位观察窗7用于观察盆体隔板5下方的水位情况;以此,避免作为水源的留置槽的盆体的下部分内腔中水源过少时,无法观测,以致工作人员无法进行判断并及时浇灌造成的损失。
[0030]其中,所述水位观察窗7上设有刻度,以此保证工作人员观察判断的精准性。
[003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种植桩6包括透水桩体601和海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户外景观坐凳,其特征在于:包括凳体(1)、雨水收集装置和水景观植物盆(4);所述凳体(1)的凳面处设有水源存储槽(2),所述水源存储槽(2)的上端设有作为槽盖的凳体隔板(12),所述凳体隔板(12)可在水源存储槽(2)内部进行竖向滑动,水源存储槽(2)的内部竖直设有数个用于支撑凳体隔板(12)的压力伸缩杆(3),所述凳体隔板(12)与水源存储槽(2)相接处设有密封圈;所述雨水收集装置包括凹面遮阳伞(10),所述凹面遮阳伞(10)的上端凹面用于作为雨水的收集腔,凹面遮阳伞(10)的上端凹面通过空心支撑杆(9)与水源存储槽(2)相连通;所述水景观植物盆(4)包括盆体和种植桩(6),所述盆体的上端为开口,盆体分别设置在凳体(1)的左右两侧,并通过第一单向阀(8)相连通;所述种植桩(6)设置在盆体的内腔中,种植桩(6)用于种植水景观植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户外景观坐凳,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景观植物盆(4)还包括盆体隔板(5),所述盆体隔板(5)设置在盆体的内腔中,将盆体的内腔分为上下两部分;所述种植桩(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莎葛鑫杨涛王立志夏家伟张秋月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兴华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