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防盗警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5841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载防盗警报器,包括主体、设置于主体表面的喇叭、设置于主体内部的传感器,所述主体由壳体A、壳体B组成,所述壳体A设置于壳体B的表面,所述壳体A与壳体B为卡合状态,所述壳体A的两侧与壳体B的两侧连接处均设置有限位组件;通过设计的限位组件,改善原先车载防盗警报器在使用过程中,壳体A与壳体B之间仅通过卡合的方式进行固定,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反复拆装过程中,存在卡合后出现松动的现象,通过对壳体A与壳体B的两侧连接处均设置限位组件,在原先的卡合基础上增加限位结构,从而使壳体A与壳体B之间的安装更加稳固,确保车载防盗警报器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定性。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防盗警报器


[0001]本技术属于警报器
,具体涉及一种车载防盗警报器。

技术介绍

[0002]车载防盗警报器是一种为防止或预防车辆发生偷盗,且以声音、光、气压等形式来提醒或警示偷盗人员的电子产品。
[0003]现有的车载防盗警报器在使用过程中,根据需求将主体进行组装,组成主体的壳体A、壳体B之间采用卡合的方式进行固定,在车载防盗警报器的长期使用过程中,仅通过卡合使壳体A与壳体B之间进行连接的方式,存在不稳固的现象,造成使用过程中壳体A与壳体B发生分离的问题,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车载防盗警报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防盗警报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壳体A与壳体B之间通过卡合的方式,存在不稳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载防盗警报器,包括主体、设置于主体表面的喇叭、设置于主体内部的传感器,所述主体由壳体A、壳体B组成,所述壳体A设置于壳体B的表面,所述壳体A与壳体B为卡合状态,所述壳体A的两侧与壳体B的两侧连接处均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由连接组件、卡槽、卡块、固定组件组成,所述卡槽均开设于壳体A的内侧与壳体B的内侧连接处,所述卡块设置于卡槽的内侧,所述连接组件设置于卡块的一端与卡槽的一端连接处,所述固定组件设置于卡槽的另一端与卡块的另一端连接处。
[0006]优选的,所述卡块的宽度尺寸与卡槽的宽度尺寸一致,所述卡块的横截面呈长方形结构。
[0007]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由扭簧、横杆组成,所述横杆贯穿于卡块的一端内侧,所述扭簧套于横杆的表面。
[0008]优选的,所述横杆的两端分别与卡槽的一端两侧固定,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与卡块的一端内壁两侧固定。
[0009]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由限位槽、限位块组成,所述限位槽开设于卡槽的另一端,所述限位块设置于限位槽的内侧,所述限位块的底端与卡块的另一端侧面固定。
[0010]优选的,所述限位块的表面与限位槽的内壁呈贴合状态,所述限位块的横截面呈长方形结构。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通过设计的限位组件,改善原先车载防盗警报器在使用过程中,壳体A与壳体B之间仅通过卡合的方式进行固定,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反复拆装过程中,存在卡合后出现松动的现象,通过对壳体A与壳体B的两侧连接处均设置限位组件,在原先的卡合基础上增加限位结构,从而使壳体A与壳体B之间的安装更加稳固,确保车载防盗警报器在长期使用过
程中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图1中的A部区域放大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限位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主体;11、壳体A;12、壳体B;121、连接组件;1211、扭簧;1212、横杆;122、卡槽;123、卡块;124、固定组件;1241、限位槽;1242、限位块;2、喇叭。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车载防盗警报器,包括主体1、设置于主体1表面的喇叭2、设置于主体1内部的传感器,传感器的型号为:CJMCU90393,采用三维位移传感器和算法,识别偷盗行为,减少误报噪音干扰,主体1由壳体A11、壳体B12组成,使车载防盗警报器在使用时出现异常后,通过将车载防盗警报器进行拆分,便于对车载防盗警报器的内部进行检修,壳体A11设置于壳体B12的表面,壳体A11与壳体B12为卡合状态,壳体A11的两侧与壳体B12的两侧连接处均设置有限位组件,限位组件由连接组件121、卡槽122、卡块123、固定组件124组成,在壳体A11与壳体B12原先的卡合基础上增加限位结构,确保车载防盗警报器在长期使用时的稳定性,卡槽122均开设于壳体A11的内侧与壳体B12的内侧连接处,卡块123设置于卡槽122的内侧,连接组件121设置于卡块123的一端与卡槽122的一端连接处,固定组件124设置于卡槽122的另一端与卡块123的另一端连接处,通过设计的限位组件,改善原先车载防盗警报器在使用过程中,壳体A11与壳体B12之间仅通过卡合的方式进行固定,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反复拆装过程中,存在卡合后出现松动的现象,通过对壳体A11与壳体B12的两侧连接处均设置限位组件,在原先的卡合基础上增加限位结构,从而使壳体A11与壳体B12之间的安装更加稳固,确保车载防盗警报器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卡块123的宽度尺寸与卡槽122的宽度尺寸一致,卡块123的横截面呈长方形结构,连接组件121由扭簧1211、横杆1212组成,横杆1212贯穿于卡块123的一端内侧,扭簧1211套于横杆1212的表面,通过扭簧1211使呈旋转状态的卡块123自动回弹,确保卡块123与卡槽122卡合时,固定于卡块123表面的限位块1242与限位槽1241为卡合状态,横杆1212的两端分别与卡槽122的一端两侧固定,扭簧1211的两端分别与卡块123的一端内壁两侧固定。
[0019]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固定组件124由限位槽1241、限位块1242组成,限位槽1241开设于卡槽122的另一端,通过限位槽1241与限位块1242之间的卡合,使壳体A11与壳体B12之间在原先的基础上增加限位结构,从而对壳体A11与壳体B12之间的连接达到二次固定的作用,限位块1242设置于限位槽1241的内侧,限位块1242的底端与卡块123的另一端侧面固定,限位块1242的表面与限位槽1241的内壁呈贴合状态,限位块1242的横截面呈长方形结
构。
[0020]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该车载防盗警报器使用过程中,通过将车载防盗警报器安装于车体的需求处位置,当偷盗人员对车体进行触碰、移动等操作时,车载防盗警报器自动发出警报;当需要将车载防盗警报器进行拆分时,通过对壳体A11与壳体B12两侧连接处的限位组件进行操作,在操作过程中,通过对限位块1242进行按动,当限位块1242受到抵压后,使限位块1242与限位槽1241分离,且同步使卡块123以贯穿的横杆1212为中心向内侧旋转,接着将壳体A11与壳体B12分离,完成对车载防盗警报器的拆分操作。
[002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防盗警报器,包括主体(1)、设置于主体(1)表面的喇叭(2)、设置于主体(1)内部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由壳体A(11)、壳体B(12)组成,所述壳体A(11)设置于壳体B(12)的表面,所述壳体A(11)与壳体B(12)为卡合状态,所述壳体A(11)的两侧与壳体B(12)的两侧连接处均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由连接组件(121)、卡槽(122)、卡块(123)、固定组件(124)组成,所述卡槽(122)均开设于壳体A(11)的内侧与壳体B(12)的内侧连接处,所述卡块(123)设置于卡槽(122)的内侧,所述连接组件(121)设置于卡块(123)的一端与卡槽(122)的一端连接处,所述固定组件(124)设置于卡槽(122)的另一端与卡块(123)的另一端连接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防盗警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123)的宽度尺寸与卡槽(122)的宽度尺寸一致,所述卡块(123)的横截面呈长方形结构。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宗银张照成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龙科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