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范裕雄专利>正文

一种能供不同物件连接的连接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5821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能供不同物件连接的连接座装置,主要包括至少为一重物单元、一固定单元、以及一连接单元。该固定单元是结合于该连接单元底部,并同时将该重物单元局部区域夹紧固定。该连接单元顶面具有一光滑的吸附面,并于吸附面的中央区域具有一结合槽,该结合槽能供其它物件结合于此,当该结合槽未使用时,则能让具有吸盘的物件吸附于该吸附面处;由此让不同的物件皆能连接于该连接座装置处。(*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为一种连接座装置的
,尤其指一种能让各种不同 型式的物件与的连接,由此提高产品所能适用的范围。
技术介绍
本文所称的"连接座装置"为一种能提供其它物件与的结合的平台。 该连接底装置本身具有相当的重量,能任意放置于车内仪表板上方的平台 或其它位置,在车辆行驶中的颠簸振动环境下,该连接底座装置不会任意 移动,让电子产品能由此该装置安装于车内使用。该连接座装置的另一项 优点是不会破坏车内原有的装潢。相关专利如中国专利申请案号第200820009074. 1号。当电子产品,例如卫星定位导航器(GPS)、个人数字助理器(PDA)或影 音播放器欲安装于该连接座装置时,须配合使用另外一夹持支架组,由该 夹持支架组与该连接座装置作直接的连接固定,因此在该连接座装置必须 形成有相对的扣合结构或锁固结构。目前各种连接座装置都只是提供单一 型式,以供同一型式的夹持支架组配合使用。如果使用者原本的夹持支架 组并非相同的型式,就必须被迫重新购买新的连接座装置,造成使用者不 必要的金钱支出。另外当使用者欲购买新的夹持支架组,也必须牵就旧有 的连接座装置的型式。因此本技术人即为解决此问题,即设计了此种 能供不同物件连接的连接座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供不同物件连接的连接座装置, 除了基本上能让物件采直接旋紧、扣合或卡紧的方式结合固定外,也能提供给具有吸盘的物件采吸附式结合固定。如此能让电子产品配合其它物件 安装于该连接座装置处使用。本技术的次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成本低的连接座装置。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技术主要包括有至少一重物单元、 一固定单 元以及一连接单元。该重物单元包含有一包覆件、 一防滑件、以及至少一 配重物,该防滑件及包覆件边缘大部份是结合在一起,前述配重物是设置 于该防滑件与该包覆件之间所形成的空间内。该固定单元则结合于前述连 接单元底部,两者并将该重物单元的局部区域夹紧而固定在一起。该连接 单元顶面具有一光滑的吸附面,另外于该吸附面的中央区域具有一结合 槽,该结合槽能供其它物件直接结合于此。该结合槽除了与吸附面相接处 有形成开口外,槽壁与槽底面完全密封,无与外界相通的空隙,当该结合 槽未作使用时,才能让具有吸盘的物件吸附于该吸附面处。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能供不同物件连接的连接座装置,除了基本上能让 物件采直接旋紧、扣合或卡紧的方式结合固定外,也能提供给具有吸盘的 物件采吸附式结合固定。如此能让电子产品配合其它物件安装于该连接座 装置处使用。同时具有使用方便、成本低的优点。附图说明为使审查员清楚了解本技术的详细流程及
技术实现思路
,以下配合附 图及详细的解说,以求审査员清楚了解本技术的精神所在,其中 图l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图3为本技术实际使用型态(一)的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实际使用型态(二)的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第二种实施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l、图2所示,为本技术连接座装置的立体图与剖面图,该 连接座100主要包括至少一重物单元2、一固定单元3、以及一连接单元4。该重物单元2包含有一包覆件21、 一防滑件22、以及至少一配重物23。 该包覆件21位于重物单元2的上半部,而下半部则为该防滑件22,该防 滑件22及包覆件21边缘大部份是结合在一起,前述配重物2是设置于该 防滑件22与该包覆件21之间所形成的空间内。在本实施例中该重物单元 2的数量为一个,但中央区域并未封闭,该重物单元2接近中央区域的裙 边则是被该连接单元4与固定单元3相互夹紧固定,如此使得各构件不容 易分离。该连接单元4与固定单元3之间的固定方式但并不仅限单一种型 式,例如采用粘胶、铆钉、螺丝…等固定皆可。在本实施例中该固定单元 3为环状的圆盘,但尺寸较该连接单元4小。另外该固定单元3底部也可 再粘贴一防滑布31,以增加整个连接座100的防滑效果。本技术主要改良的处是于该连接单元4顶面所形成特殊的结构。 如图1所示,该连接单元4顶面形成有一吸附面41及一结合槽42。该吸 附面41为一光滑的表面,该表面须能供吸盘吸附。该结合槽42位于该吸 附面41的中央区域,呈向下凹陷的空间。该结合槽42除了与该吸附面41 相接处形成有开口外,槽壁与槽底面是完全密封,无任何与外界相通的空 隙。该结合槽42的形状是配合欲连接于此的物件而定。在本实施例中, 该结合槽42的槽壁形成有一对彼此相对的导轨421 ,该导轨421似螺旋状。 另外该槽底面具有定位突块422。此结构是配合本实施欲连接的物件。本技术的连接单元4是以该结合槽42供其它物件采用直接卡合 旋紧方式来结合。当该结合槽42未使用时,该吸附面41则提供给具有吸 盘的物件来吸附固定。如此能让至少两种不同的物件皆能与该连接座100 相结合。在本实施例中该连接单元4是呈圆形,但并不以此为限,该连接单元 4也可为椭圆形、长方型、菱形或不规则形状…等。另在本实施例中该吸 附面41的面积形状及大小是与连接单元4相似,但并不以此为限。该吸 附面41也可以仅形成于连接单元4顶面的局部区域,而此面积形状与连 接单元4外形不同也可以,例如该面积轮廓形状可似正方形、圆形、椭圆 形、长方型、菱形或不规则形状…等。该吸附面41面积形状仅有一个限 制,尺寸须大于欲吸附于此的吸盘的大小。如图3所示,为本技术实际使用型态(一)的示意图。图中可调式支架组5为多关节的连接结构,能作多角度的调整。该连接支架组5另外具有一扣合组件51,该扣合组件51是以螺丝51固定于该可调式支架组5 最下方构件的底面,该扣合组件51具有呈相对设置的弹性卡块511。组装 时该可调式支架组5是由上而下将该扣合组件51置入该结合槽42内,再 作小角度的旋转,利用结合槽42内的导轨421及固定突块422与该扣合 组件51的弹性卡块511相配合,即可将该可调式支架组5结合于连接单 元4处。之后,该可调式支架组5再结合一夹持固定座(图中未示),由该 夹持固定座夹持固定各种电子产品。如图4所示,为本技术实际使用型态(二)的示意图。此时所配合 的物件为吸盘式夹持组6。此时该连接单元4的结合槽42是未作连接使用 的状态。该吸盘式夹持组6在欲安装于该连接座100时,是以吸盘61吸 附于该连接单元4的吸附面41处,此时吸盘61的中心位置是在该结合槽 42上方,底面是直接贴附于该结合槽42周围区域的吸附面41处。当吸盘 61在使用时,因该结合槽42内也是一封闭的空间,故吸盘61的吸附时不 会漏气,使吸盘61仍具有极佳的吸附效果,因此本技术能供具吸盘 的物件结合于该连接单元4处。在本实施例中该吸盘式夹持组6则同时结 合着一夹持固定座62。图5所示,为本技术的第二种实施例图。本实施例中主要是改变 该连接单元4的结合槽42A的形状。在本实施例中该结合槽42A为一内螺 纹孔。另外具有一连接式支架组7能安装于此处,该连接式支架组7中间 区段的杆71是可被挠性弯曲,该杆71的底端具有外螺纹72,利用该外螺 纹71旋紧于该结合槽42处,就能达到使该连接式支架组7固定于该连接 座100的连接单元4的目的。由此可知,本技术的连接单元4的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能供不同物件连接的连接座装置,包括有至少一重物单元、一连接单元以及一固定单元,其中: 该重物单元包含有一包覆件、一防滑件、以及至少一配重物,该包覆件位于重物单元的上半部,而下半部则为该防滑件,前述配重物设置于该防滑件与该包覆件之间 所形成的空间内; 该固定单元结合于前述连接单元底部,两者并将重物单元的局部区域夹持固定; 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单元顶面具有一光滑的吸附面,另外于该吸附面的中心区域具有一结合槽,该结合槽能供其它物件连接于此,该结合槽除了与吸附面相接 处有形成开口外,槽壁与槽底面完全密封,当该结合槽未使用时,能让具有吸盘的物件吸附于该吸附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裕雄
申请(专利权)人:范裕雄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