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多线束两头沾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5635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线束沾锡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全自动多线束两头沾锡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气动夹爪的下端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表面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通口,所述通口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贯穿其设置的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一端连接有移动块;通过防护机构的结构设计,在转动的过程中,当线束一端的液态锡发生甩溅时,会溅到移动板的表面,从而凝固在移动板的表面,因此移动板可以起到阻挡作用,防止高温的液态锡溅到工作台表面的电子元件上,从而造成电子元件被灼伤,进而导致电子元件损坏的问题产生。件损坏的问题产生。件损坏的问题产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多线束两头沾锡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线束沾锡
,具体是一种全自动多线束两头沾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为了便于线束的连接,需要对线束的两端进行沾锡,因此需要利用沾锡机对线束的两端进行沾锡,沾锡机主要由两个沾锡机构、一个切割机构,一个拿取机构构成,首先由沾锡机构将线束的一端进行沾锡,然后利用切割机构将一端沾有锡的线束切割指定的长度,然后利用另一沾锡机构将切割后的线束的另一端进行沾锡,最后利用拿取机构将两端沾有锡的线束进行拿取收纳即可。
[0003]现有的沾锡机构主要由电动转盘、气缸、气动夹爪构成,当需要对线束的一端进行沾锡时,初始时气动夹爪夹持有线束,首先转动电动转盘,从而通过气缸带动气动夹爪发生转动,将线束的一端对准锡盒的正上方,然后启动气缸带动线束的一端进入锡盒的内部,从而使得线束的一端接触锡,进而完成对线束的一端的沾锡工作,当沾锡完成时,启动气缸,从而通过气动夹爪带动线束沾有锡的一端向上运动,使其离开锡盒,然后转动电动转盘从而使得气缸呈水平位置,最后启动气缸,从而利用气动夹爪将线束沾有锡的一端水平运动,进而进入切割步骤。
[0004]当沾锡完成时,由于液态锡还未凝固,因此容易滴落,当电动转盘带着沾有锡的线束发生转动时,在离心力和重力的作用下线束一端的液态锡容易发生甩溅,由于机体的表面安装有繁杂的电子元件,当液态锡溅在电子元件的表面时,由于高温,会灼伤电子元件,从而造成电子元件产生损坏的情况发生。
[0005]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全自动多线束两头沾锡装置。<br/>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当沾锡完成时,由于液态锡还未凝固,因此容易滴落,当电动转盘带着沾有锡的线束发生转动时,在离心力和重力的作用下线束一端的液态锡容易发生甩溅,由于机体的表面安装有繁杂的电子元件,当液态锡溅在电子元件的表面时,由于高温,会灼伤电子元件,从而造成电子元件产生损坏的情况发生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全自动多线束两头沾锡装置。
[0007]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多线束两头沾锡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安装有电动转盘,所述电动转盘的转动端安装有L型板,所述L型板的表面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移动端贯穿L型板并与L型板滑动连接,所述气缸的移动端安装有气动夹爪,所述气动夹爪的下端安装有防护机构,所述工作台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锡盒,所述气动夹爪与锡盒对正设置;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安装板,所述气动夹爪的下端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表面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通口,所述通口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贯穿其设置的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一端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杆的另一端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杆的表面绕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移动块连接,所述
弹簧的另一端与安装板连接,所述移动板的端面固定连接有抵板;抵板接触锡盒的上端,由于气动夹爪向下运动,因此配合锡盒可以对抵板进行挤压,从而使得移动板、移动杆保持静止,而安装板与气动夹爪相对于移动杆共同发生向下运动,弹簧被拉伸,气动夹爪则进入锡盒的内部,从而使得线束的一端接触锡,进而完成对线束的一端的沾锡工作,当沾锡完成时,启动气缸,从而通过气动夹爪带动线束沾有锡的一端向上运动,使其离开锡盒,此时在弹簧回复力的作用下,通过移动杆带动移动板向前运动,从而使得移动板完全复位,然后转动电动转盘从而使得气缸呈水平位置,在转动的过程中,当线束一端的液态锡发生甩溅时,会溅到移动板的表面,从而凝固在移动板的表面,因此移动板可以起到阻挡作用,防止高温的液态锡溅到工作台表面的电子元件上,从而造成电子元件被灼伤,进而导致电子元件损坏的问题产生,最后启动气缸,从而利用气动夹爪将线束沾有锡的一端水平运动,进而进入切割步骤。
[0008]优选的,所述移动板的表面设置有一层耐高温层;通过在移动板的表面设置有一层耐高温层,可以避免由于移动板的表面溅有高温的液态锡,从而导致移动板被灼伤的问题发生,进而提高了移动板的使用寿命。
[0009]优选的,所述抵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层橡胶层;通过在抵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层橡胶层,橡胶层可以起到保护的作用,防止由于抵板在碰撞锡盒的上端时,抵板与锡盒的上端发生相互划伤的问题产生。
[0010]优选的,所述移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表面螺纹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螺钉,所述连接板通过螺钉与移动板螺纹连接;通过拧卸螺钉可以将移动板与连接板进行分离,从而对移动板进行拆卸,从而方便了使用者对移动板表面的锡进行清理。
[0011]优选的,所述锡盒的上端铰接有铰接翻盖,所述铰接翻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的表面设置有一层防滑纹;当此装置的工作结束时,通过把手可以对铰接翻盖进行翻转,从而对锡盒进行密封,进而避免了灰尘进入锡盒的内部。
[0012]优选的,所述工作台的表面安装有照明灯;通过开启照明灯可以提高此机构工作时的环境亮度,从而方便了使用者观察此机构的工作状况。
[0013]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
[0014]1.本技术通过防护机构的结构设计,由于动夹爪向下运动,因此配合锡盒可以对抵板进行挤压,从而使得移动板、移动杆保持静止,而安装板与气动夹爪相对于移动杆共同发生向下运动,弹簧被拉伸,气动夹爪则进入锡盒的内部,从而使得线束的一端接触锡,进而完成对线束的一端的沾锡工作,当沾锡完成时,启动气缸,从而通过气动夹爪带动线束沾有锡的一端向上运动,使其离开锡盒,此时在弹簧回复力的作用下,通过移动杆带动移动板向前运动,从而使得移动板完全复位,然后转动电动转盘从而使得气缸呈水平位置,在转动的过程中,当线束一端的液态锡发生甩溅时,会溅到移动板的表面,从而凝固在移动板的表面,因此移动板可以起到阻挡作用,防止高温的液态锡溅到工作台表面的电子元件上,从而造成电子元件被灼伤,进而导致电子元件损坏的问题产生。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6]图1为实施例一的工作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实施例一的防护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实施例一的防护机构的一侧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实施例一的防护机构的另一侧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实施例二的安装板的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工作台;2、电动转盘;3、L型板;4、气缸;5、气动夹爪;6、锡盒;7、防护机构;71、安装板;72、通口;73、移动杆;74、移动块;75、弹簧;76、移动板;77、抵板;78、耐高温层;79、橡胶层;791、连接板;792、螺钉;793、滚珠;8、铰接翻盖;9、把手;10、照明灯。
具体实施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多线束两头沾锡装置,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上安装有电动转盘(2),所述电动转盘(2)的转动端安装有L型板(3),所述L型板(3)的表面安装有气缸(4),所述气缸(4)的移动端贯穿L型板(3)并与L型板(3)滑动连接,所述气缸(4)的移动端安装有气动夹爪(5),所述气动夹爪(5)的下端安装有防护机构(7),所述工作台(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锡盒(6),所述气动夹爪(5)与锡盒(6)对正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7)包括安装板(71),所述气动夹爪(5)的下端安装有安装板(71),所述安装板(71)的表面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通口(72),所述通口(7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贯穿其设置的移动杆(73),所述移动杆(73)的一端连接有移动块(74),所述移动杆(73)的另一端连接有移动板(76),所述移动杆(73)的表面绕接有弹簧(75),所述弹簧(75)的一端与移动块(74)连接,所述弹簧(75)的另一端与安装板(7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铁云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科维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