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副车架以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5179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副车架以及车辆,属于车辆制造领域,该副车架包括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一纵梁组件和第二纵梁组件,第一纵梁组件和第二纵梁组件间隔设置并均连接于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第一纵梁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以及调节组件,调节组件设置于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之间,且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边梁和第二边梁,第一边梁套设于第二边梁并与第二边梁连接;第一连接件连接于第一横梁与第一边梁,第二连接件连接于第二横梁与第二边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前副车架边梁发生碰撞时边梁会发生弯折,溃缩吸能性能较差的技术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副车架以及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制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副车架以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前副车架是底盘零部件系统中非常重要的构件,其主要连接车身、发动机悬置和悬架等零部件,可减少路面的振动及噪声等激励向车身传递。前副车架可提高车架(车身)的刚度,以便获得整车较好的操稳和舒适性。
[0003]目前,为了增加电池包容量,往往需要将电池包尽可能向前布置。但是,这种设置方式,造成副车架和电池包纵向距离减少。为了保护电池包,车辆碰撞时前副车架后端不能向后移动以保护电池包。因此,必须增强前副车架后端与车身的连接强度和刚度。
[0004]为了增加连接强度和刚度,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提出了一种现有前副车架,其边梁呈拱形,降低其X向刚度,能够对电池包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0005]但是,现有技术中,前副车架边梁发生碰撞时边梁会发生弯折,溃缩吸能性能较差。
[0006]基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副车架以及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前副车架边梁发生碰撞时边梁会发生弯折,溃缩吸能性能较差的技术问题。
[0008]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副车架,该副车架包括: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一纵梁组件和第二纵梁组件,第一纵梁组件和第二纵梁组件间隔设置并均连接于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第一纵梁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以及调节组件,调节组件设置于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之间,且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边梁和第二边梁,第一边梁套设于第二边梁并与第二边梁连接;第一连接件连接于第一横梁与第一边梁,第二连接件连接于第二横梁与第二边梁。
[0009]具体的,在本申请中,第一纵梁组件和第二纵梁组件间隔设置并均连接于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以组成一“口”字形结构,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护安装在副车架后的电池包。其中,第一纵梁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以及调节组件,调节组件第一边梁和第二边梁,第一边梁套设于第二边梁并与第二边梁连接,并且第一连接件分别与第一横梁和第一边梁焊接,第二连接件分别与第二横梁以及第二边梁焊接,当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或小重叠碰撞时,第一边梁首先受力,在第一边梁以及第二边梁之间的连接被破坏时,第一边梁受力向后退让,即沿轴线向后滑动,能够降低对副车架后部,也就是第二连接件的挤压力;而且第一边梁以及第二边梁套设的方式,在进行运动时,能够产生一定的摩擦力,从而通过摩擦力做功的方式吸收碰撞能力。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前副车架边梁发生碰撞时边梁会发生弯折,溃缩吸能性能较差的技术问题。
[0010]优选的,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中孔,第一中孔为中空腔体结构;第一边梁的一端收
容于第一中孔并与第一中孔连接,第一边梁的另一端套设于第二边梁并与第二边梁连接。
[0011]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中孔。其中,第一中孔为中空腔体结构,将第一边梁的一端焊接在中空腔体结构内,第一边梁的另一端套设且焊接在第二边梁上。通过这样设置的方式,能够在车辆受到碰撞时,第一连接件以及第一边梁之间连接被破坏,从而降低对第一连接件的挤压力,进而降低第一连接件对第二连接件的挤压力。
[0012]优选的,第一连接件还包括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分别突出于第一收容部的对应一个侧壁;第一延伸部设置有第一安装孔,第二延伸部设置有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用于与行人小腿保护横梁连接。
[0013]在第一中孔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延伸部以及第二延伸部;第一延伸部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第二延伸部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其中,第一安装孔以及第二安装孔用于连接行人小腿保护横梁。通过这样设置的方式,能够对行人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0014]优选的,第一连接件还包括第三延伸部,第三延伸部连接于第一收容部的顶壁并突出于侧壁,第三延伸部及第二延伸部均突出于侧壁的方向,且第三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以及对应的侧壁一起围成安装槽;第一横梁安装于安装槽并与第一连接件连接。
[0015]第一连接件还包括第三延伸部,第三延伸部设置在第一收容部的顶壁上,且突出于第一中孔的侧壁,第三延伸部及第二延伸部均突出于侧壁的方向,以使第三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之间围成一个安装槽,能够使得第一横梁固定连接在安装槽内,适配于车辆复杂的安装环境,通过这样设置的方式,能够大量的节省安装空间。
[0016]优选的,第一连接件还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连接于第一中孔的顶壁并突出于第一中孔,且第一连接部设置有第三安装孔。
[0017]第一连接件还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设置在第一中孔的顶壁上,且突出于第一中孔的侧壁,第一连接部突出于第一中孔的侧壁方向和第一延伸部突出于对应侧壁的方向相同;在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三安装孔,用于将副车架安装于车身上。
[0018]优选的,第二连接件包括主体部、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均突出于主体部;第二边梁的一端收容于第一边梁、另一端安装于第一安装部并与第一安装部连接;第二横梁安装于第二安装部并与第二安装部连接。
[0019]第二连接件包括主体部、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其中,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均突出于主体部的侧壁,第二边梁的一端收容于第一边梁、另一端安装于第一安装部并与第一安装部连接,第二横梁安装于第二安装部并与第二安装部连接,通过这样设置的方式,能够保证第二连接件与第二横梁之间连接地更稳定,而且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减少第二边梁向后传递的碰撞能量,从而保护电池包。
[0020]优选的,第二连接件还包括两个第四延伸部,两个第四延伸部均突出于主体部并间隔设置,第四延伸部用于与下控制臂连接。
[0021]在第二连接件与第二安装部相对的侧壁上设置有两个第四延伸部,第四延伸部分别突出于主体部,并间隔设置,适配于车辆其它部件(比如:下控制臂)的安装。
[0022]优选的,副车架还包括安装支架,安装支架连接于第一连接件和第一边梁。
[0023]副车架还包括安装支架,安装支架分别与第一连接件和第一边梁焊接,对副车架也起到一定加强作用,极大程度地保证车辆在碰撞后先由第一边梁与第二边梁焊接处破坏滑动。
[0024]优选的,安装支架包括:第一竖板、第二竖板;以及分别与第一竖板固定连接的第一翼板和第二翼板;第二竖板与第二翼板固定连接;第二竖板与第一边梁固定连接;第一竖板与第一边梁和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
[0025]安装支架包括:第一竖板、第二竖板、第一翼板以及第二翼板。其中,第一竖板竖直放置,第一翼板以及第二翼板分别沿同方向向副车架外侧延伸,以使第一翼板以及第二翼板以及第一竖板围成一槽状结构,第二竖板与第一翼板固定连接,第二竖板与第一边梁固定连接,第一竖板与第一边梁和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通过这样的设置方式,能够更好地适配于车辆其它部件(控制臂衬套)的安装,也能够保证安装支架更稳定地固定在第一连接件以及第一边梁上。
[0026]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一纵梁组件和第二纵梁组件,所述第一纵梁组件和所述第二纵梁组件间隔设置并均连接于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所述第一纵梁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以及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且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边梁和第二边梁,所述第一边梁套设于所述第二边梁并与所述第二边梁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第一横梁与所述第一边梁,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第二横梁与所述第二边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中孔,所述第一中孔为中空腔体结构;所述第一边梁的一端收容于所述第一中孔并与所述第一中孔连接,所述第一边梁的另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二边梁并与所述第二边梁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还包括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分别突出于所述第一中孔的对应一个侧壁;所述第一延伸部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延伸部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用于与行人小腿保护横梁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还包括第三延伸部,所述第三延伸部连接于所述第一中孔的顶壁并突出于所述侧壁,所述第三延伸部及所述第二延伸部均突出于所述侧壁的方向,且所述第三延伸部与所述第二延伸部以及对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雷高海龙和冀垚
申请(专利权)人: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