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车辆的后悬置组件及车辆
[0001]本申请涉及车辆悬置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后悬置组件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中高端乘用车型发动机的后悬置多采用拉杆式橡胶结构,以此提升整车驾驶舒适性。拉杆式橡胶后悬置因结构简单且技术成熟,被广泛应用。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的拉杆式橡胶后悬置是利用螺栓和螺母的配合,将内芯固定安装在副车架中,并通过副车架对内芯的夹紧力,来确保后悬置安装的稳固和减震功能。为了获得更大的夹紧力,通常将内芯设计得较大,使得内芯与副车架有更大的接触面积,因而使得主簧体积减小,导致缓震性能较差;并且后悬置通过螺栓与副车架夹紧配合,存在夹紧力不足的现象,进而导致产生异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后悬置组件及车辆,通过将悬置内芯与第一双头螺柱相集成,使得后悬置组件能够更稳固与车身相连接,减小后悬置组件整体体积,还提升了后悬置组件的隔振性能。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后悬置组件,包括:支架主体和悬置隔振组件;所述支架主体包括与车身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辆的后悬置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主体(10)和悬置隔振组件(20);所述支架主体(10)包括与车身相连接的第一端部(11)以及与车辆的动力总成相连接的第二端部(12);所述悬置隔振组件(20)设置于开设在所述第一端部(11)的第一通孔(110)中,并与所述支架主体(10)相固定连接;所述悬置隔振组件(20)包括橡胶主簧(21)和设置在所述橡胶主簧(21)中间的悬置内芯(22),所述橡胶主簧(21)通过其端面与所述第一通孔(110)的内壁相连接;所述悬置内芯(22)的中心开设有沿其中心轴线方向的第二通孔(220),第一双头螺柱(3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通孔(220)相连接,所述第一双头螺柱(30)的另一端与车身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悬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部(12)上设置有第三通孔(120),第二双头螺柱(40)的一端与所述第三通孔(120)相连接,所述第二双头螺柱(40)的另一端与所述车辆的动力总成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悬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立芳,杨林,李占钊,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