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外径的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5143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管道量具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管外径的测量装置,包括同轴设置且呈圆环状的固定盘和旋转盘,以及若干卡爪;旋转盘相对于固定盘同轴转动;卡爪呈偏心轮结构且设于固定盘与旋转盘之间;卡爪包括定轴;固定盘设有与定轴转动配合的定位孔;定位孔以固定盘的圆心为轴心周向分布于固定盘上;旋转盘通过驱动结构带动卡爪;转动旋转盘时驱动结构带动卡爪转动,并改变与旋转盘轴心的距离;固定盘和旋转盘设有用于显示管外径的读数部。旋转盘同步带动卡爪转动;卡爪的定轴装配于固定盘上的定位孔,卡爪可以绕定轴转动;转动旋转盘,在驱动结构的作用下,旋转盘驱动卡爪直至卡爪的端部与待测管的外壁抵接,即可测得该待测管的外径。的外径。的外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外径的测量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管道量具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管外径的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时间推移,城市基础设施逐渐老化,管网系统结构破坏的可能性越来越大。给水管道一般深埋地下,更换工程量巨大,成本高,同时会带来环境社会问题,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于是非开挖修复技术应运而生,其中管道内衬修复技术作为管道维修的有效手段,被广泛应用。工厂预制热压成型的“U”型折叠管,连续成型无接口,无需定型带缠绕,热态加工和复原无应力集中和材料性能折减,能够实现连续穿插修复,施工方便,效果显著。
[0003]折叠后的产品,外径大幅缩小可以进行穿插作业,随着通气加压升温,折叠结构回弹,最终完成复原成为圆形管状。为研究其复原情况,可根据其管道截面的外接圆直径与圆管直径的比值来判定,正常情况下,折叠管加压开始复原后,其截面外接圆直径先变大,折叠的上凹口松弛完成,之后开始变小,圆形结构填充,外接圆直接逐渐变小,最终趋于原管道外径尺寸。折叠产品复原后的效果直接影响管网修复效果,如果复原率低,则内衬管道与旧管道存在间隙,极易导致内衬管塌陷变形,影响管网正常使用。故折叠管复原外径应作为产品的重要指标,需进行严格的检测验证,目前行业内还暂时没有关于该产品复原后外径方面的检测手段。
[0004]如现有技术公开一种管道内外径测量装置,包括定位盘,所述定位盘上设置有测量机构,所述定位盘的周侧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杆、弹簧与定位块;所述定位杆的一端穿设于所述定位盘内与固定螺栓连接,另一端连接所述定位块;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定位杆上,所述弹簧的一端抵住所述定位盘的周侧面,另一端与所述定位块侧面接触;所述测量机构包括测量架、内径测量尺、外径测量尺;所述测量架设置在所述定位盘上;所述测量机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内径测量尺与所述外径测量尺穿设在所述安装孔内。该测量装置需要将定位装置固定在管内壁再进行测量,折叠管处于折叠状态时,一部分管壁向管的轴心内凹,此时该装置的定位杆不能安装于折叠管的内壁,因此该装置不适用于测量折叠管处于折叠状态的外径;而且该装置只能测量半径,对于处于折叠状态的折叠管而言,需要测量折叠状态时的外接圆,因此只测处一个半径不足以满足评价折叠管复原率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管外径的测量装置,通过旋转盘带动卡爪,使卡爪与管外壁抵接,根据旋转盘转动的角度配合读数部可以测量管的外径。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管外径的测量装置,包括同轴设置的固定盘和旋转盘,以及若干卡爪;所述旋转盘相对于所述固定盘同轴转动;所述卡爪呈偏心轮结构且设于所述固定盘与旋转盘之
间;所述卡爪包括定轴;所述固定盘设有与所述定轴转动配合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以所述固定盘的圆心为轴心周向分布于所述固定盘上;所述旋转盘通过驱动结构带动所述卡爪;转动所述旋转盘时所述驱动结构带动卡爪的一端靠近或远离待测管的外壁;所述固定盘和旋转盘设有用于显示管外径的读数部。
[0008]在本方案中,旋转盘相对于固定盘同轴转动,同时,旋转盘同步带动卡爪转动;卡爪呈偏心轮结构,卡爪的定轴装配于固定盘上的定位孔,卡爪可以绕定轴转动,旋转盘推动卡爪绕定轴转动时,可以改变卡爪端部与固定盘圆心之间的距离;初始状态下,卡爪缩回固定盘与旋转盘之间;转动旋转盘,在驱动结构的作用下,旋转盘驱动卡爪直至卡爪的端部与待测管的外壁抵接,此时读取读数部的读数即可得知该待测管的外径。对处于折叠状态的折叠管进行外接圆外径测量时,将该测量装置套于折叠管外壁,推动旋转盘使卡爪伸出直至抵接于折叠管的外壁,记录此时的读数;然后待折叠管复原后再将该测量装置套于折叠管的外壁对复原后的外径进行测量并记录读数,通过两个读数的比值可以评价该折叠管的复原率,间接评估折叠管修复管网的效果。
[0009]作为其中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驱动结构包括相滑动配合的活动轴和活动槽;所述活动轴、活动槽其中一个设于所述卡爪,另一个设于所述旋转盘;所述活动槽呈弧形且弧形开口朝向所述固定盘的外圆。
[0010]在本方案中,活动槽可为弧形滑槽,也可以为直滑槽;其中,活动槽的开设路径需要满足当旋转盘转动时能够同步带动卡爪伸出或缩回。优选地,活动槽设于旋转盘上,且位于滑槽与旋转盘内圆之间,活动槽向内凹,开口朝向固定盘的外圆。进一步地,驱动结构可以是连杆的形式,利用连杆将卡爪与旋转盘连接以实现转动旋转盘时可以带动卡爪的一端靠近或远离固定盘的圆心。
[0011]作为其中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旋转盘设有与所述定轴滑动配合的滑槽;所述滑槽与所述旋转盘同心。
[0012]在本方案中,滑槽呈弧形且与旋转盘同心,由于旋转盘与固定盘的大小一致,而定轴突出一定的高度,使旋转盘与固定盘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因此需要开设径向宽度与定轴直径相配合的滑槽来减少固定盘与旋转盘之间的间隙,提高测量装置的稳定性。旋转盘以固定盘的圆心为轴心旋转,而定轴同样以固定盘的圆心为轴心均匀装配于固定盘上,因此滑槽的弧形结构需要与固定盘同心。同时滑槽还可以为定轴提供径向上的限位,提高定轴的稳定性。
[0013]作为其中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读数部包括第一刻度和第二刻度;所述第一刻度位于所述固定盘,所述第二刻度位于所述旋转盘。
[0014]在本方案中,读数部的第一刻度和第二刻度与游标卡尺的读数相似,其中,第一刻度相当于游标卡尺主尺的刻度,第二刻度相当于游标卡尺游标的刻度;或固定盘相当于主尺,旋转盘相当于游标。第一刻度和第二刻度根据旋转盘转动角度对卡爪伸出长度的规律进行制作,在旋转盘转动角度相同的情况下,活动槽的位置及弧度直接影响卡爪伸出的长度。通过第一刻度和第二刻度配合可以提高外径测量的精确度。
[0015]作为其中一种优选的方案,还包括呈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的圆环状的第一护盘;所述第一护盘的外沿设有护板;所述护板位于开口端一侧设有用于将所述固定盘和旋转盘限制在所述第一护盘内的限位结构;所述固定盘与所述第一护盘固定连接。
[0016]在本方案中,圆环状的第一护盘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固定盘和旋转盘依次从第一护盘的开口端装入第一护盘,且固定盘与第一护盘固定连接,通过胶水等进行粘接,或在第一护盘和固定盘上设置相配合的限位部,使固定盘与第一护盘相对静止。将固定盘装入第一护盘后再安装旋转盘,第一护盘的护板上设有用于将旋转盘卡在第一护盘内的限位结构;限位结构为指向圆心且带弧面的凸起,在材料弹性的作用下将旋转盘卡进第一护盘,完成装配。
[0017]作为其中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刻度位于所述固定盘的侧壁,所述第二刻度位于所述旋转盘的侧壁;所述护板设有与所述读数部位置重合的开口结构。
[0018]在本方案中,第一护盘与读数部重合的位置设有开口结构作为读数的观察口,观察口的周向长度比第一刻度和第二刻度的周向长度之和略大,使观察口能够完全观察到第一刻度和第二刻度的全部。
[0019]作为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外径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轴设置且呈环形的固定盘(1)和旋转盘(2),以及若干卡爪(3);所述旋转盘(2)相对于所述固定盘(1)同轴转动;所述卡爪(3)呈偏心轮结构且设于所述固定盘(1)与旋转盘(2)之间;所述卡爪(3)包括定轴(31);所述固定盘(1)设有若干与所述定轴(31)转动配合的定位孔(11);若干所述定位孔(11)以所述固定盘(1)的圆心为轴心周向分布于所述固定盘(1)上;所述旋转盘(2)通过驱动结构带动所述卡爪(3)的一端靠近或远离待测管的外壁;所述固定盘(1)和旋转盘(2)设有用于显示管外径的读数部(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管外径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包括相滑动配合的活动轴(32)和活动槽(22);所述活动轴(32)、活动槽(22)其中一个设于所述卡爪(3),另一个设于所述旋转盘(2);所述活动槽(22)呈弧形且弧形开口朝向所述固定盘(1)的外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管外径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盘(2)设有与所述定轴(31)滑动配合的滑槽(21);所述滑槽(21)为弧形槽、且所述弧形槽与所述旋转盘(2)同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管外径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读数部(4)包括第一刻度(41)和第二刻度(42);所述第一刻度(41)位于所述固定盘(1),所述第二刻度(42)位于所述旋转盘(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管外径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呈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聪周刚刚王禹张慰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