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南能专利>正文

一种龙头阀芯座及面盆龙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5143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龙头阀芯座及面盆龙头,包括阀芯座主体和塞头,阀芯座主体采用塑料材质一体成型;阀芯座主体包括阀芯安装座、连接管和出水座,阀芯安装座下端一体连接有第一进水接头,出水座下端一体连接有第二进水接头;阀芯安装腔的内腔底部设置有第一进水孔、第二进水孔和混合水出水孔;连接管内形成有沿着连接管长度方向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接通道和第二连接通道,第一连接通道和第二连接通道分别形成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塞头能够塞入并封堵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塑料材质的龙头阀芯座设置在龙头壳体内,代替了在龙头壳体内一体浇注形成流道,使得水龙头产品生产更加简单,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生产成本。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龙头阀芯座及面盆龙头


[0001]本技术涉及卫浴
,具体涉及的是一种龙头阀芯座及面盆龙头。

技术介绍

[0002]双孔面盆水龙头作为面盆龙头的一种,广泛应用于家庭、酒店等场合;双孔面盆水龙头下方独立设置有两个进水端,两个进水端分开并位于龙头壳体的下端左右两侧,两个进水端分别用于连接冷水管和热水进水管,龙头壳体的上端一侧设置有阀芯、手柄。另一侧设置有出水管。现有的双孔面盆水龙头,如中国专利CN305287302S所示(出水嘴略有不同)。
[0003]传统这种双孔面盆龙头的采用金属一体成型而成,内部需要设计复杂的流道,生产工艺复杂,成本较高。中国专利CN210566523U(公开日为2020.05.19)早于本申请的申请日,针对水龙头结构工艺复杂加工难度大,成本比较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双孔面盆水龙头。壳体采用不锈钢拉伸制造成型,生产简单,生产效率高,成本低,避免浇铸产生沙孔,加工难度高,成本高;通过阀体、阀芯、壳体底板和手柄的协同作用,方便进行组装使用,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该专利中使用到一个独立的部件:阀体,由于流道集成在阀体中,阀体在生产过程中较为麻烦。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龙头阀芯座及面盆龙头,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龙头加工难度高,成本高;阀体流道复杂生产麻烦的问题。
[0006]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
[0007]一种龙头阀芯座,其中,包括阀芯座主体和塞头,所述阀芯座主体采用塑料材质一体成型;所述阀芯座主体包括阀芯安装座、连接管和出水座,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阀芯安装座连接,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水座连接并横穿过所述出水座;所述阀芯安装座下端一体连接有第一进水接头,所述出水座下端一体连接有第二进水接头;
[0008]所述阀芯安装座内形成有阀芯安装腔,所述阀芯安装腔的内腔底部设置有第一进水孔、第二进水孔和混合水出水孔;所述连接管内形成有沿着连接管长度方向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接通道和第二连接通道,所述第一连接通道和第二连接通道在连接管伸出于出水座的端面上分别形成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塞头能够塞入并封堵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进水孔与所述第一进水接头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二进水接头通过第一过水孔与第一连接通道连通,所述第二进水孔与所述第一连接通道连通;所述混合水出水孔与所述第二连接通道连通,所述出水座的内腔通过第二过水孔与所述第二连接通道连通。
[0009]进一步,所述塞头包括第一封堵塞、第二封堵塞和连接端盖,所述连接端盖与所述第一封堵塞和第二封堵塞的尾部一体连接;所述第一封堵塞、第二封堵塞和连接端盖采用塑料材质一体成型而成;所述第一封堵塞和第二封堵塞分别塞入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中。
[0010]进一步,所述第一封堵塞和第二封堵塞上形成有环形密封槽,所述环形密封槽上设置有密封圈。
[0011]进一步,所述第一进水接头和第二进水接头内均分别形成有用于与供水管连接的第一内螺纹。
[0012]进一步,所述出水座的内腔侧壁上形成用于与出水管连接的第二内螺纹。
[0013]进一步,所述阀芯安装座的外侧壁上部形成有外螺纹。
[0014]进一步,所述外螺纹的大径小于阀芯安装座的外侧壁直径,所述阀芯安装座上形成有位于外螺纹根部与阀芯安装座外侧壁之间的限位台阶。
[0015]一种面盆龙头,包括龙头壳体、冷水进水管、热水进水管、出水管、阀芯开关、把手和龙头阀芯座;所述龙头阀芯座固定安装在所述龙头壳体内,所述冷水进水管与第一进水接头连接,所述热水进水管与第二进水接头连接;所述阀芯开关固定安装在所述阀芯安装腔内,所述把手与所述阀芯开关的阀杆连接;所述出水管与所述出水管连接。
[0016]进一步,所述阀芯安装座的外侧壁上部形成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上螺纹连接有金属套筒,所述金属套筒与所述龙头壳体的材质相同。
[0017]进一步,所述龙头壳体和金属套筒均为不锈钢材质。
[0018]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涉及的一种龙头阀芯座及面盆龙头,其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一、通过在塑料材质的阀芯座主体内完成流道的设置,这在阀芯座主体的注塑模具中完成,加工非常方便。为了方便完成第一连接通道和第二连接通道的成型,通过将第一连接通道和第二连接通道在连接管的端面上形成工艺需要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在注塑完毕后,通过塞头将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进行堵塞制备得到龙头阀芯座成品。
[0020]以冷水接入第一进水接头,热水接入第二进水接头为例,由于第一进水孔与所述第一进水接头连通,冷水能够直接通过第一进水孔进入阀芯;第二进水接头中的热水通过第一过水孔进入至第一连接通道中,由于第二进水孔与所述第一连接通道连通,热水能够通过第二进水孔进入阀芯开关;通过阀芯开关混合后的混合水进入至所述混合水出水孔中并进入至所述第二连接通道,混合水随之通过第二过水孔与所述出水座的内腔进行连通完成出水。
[0021]二、所述塞头上一体连接有两个封堵塞,在一次注塑中即可完成生产。安装时也能够使得第一封堵塞和第二封堵塞同时分别安装在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内;所述第一封堵塞和第二封堵塞之间通过连接端盖连接,使得第一封堵塞和第二封堵塞相互辅助限位。为了进一步增加封堵的密封效果,所述第一封堵塞和第二封堵塞上设置有密封圈。
[0022]三、所述阀芯安装座的外侧壁的上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用于与金属套筒连接。由于金属套筒位于外螺纹的外侧,起到对阀芯安装座箍紧作用。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塑料材质的龙头阀芯座设置在龙头壳体内,代替了在龙头壳体内一体浇注形成流道,使得水龙头产品生产更加简单,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涉及一种龙头阀芯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龙头阀芯座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3和图4为不同角度的阀芯座主体与塞头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俯视视角的龙头阀芯座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0028]图6为本技术涉及的一种面盆龙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
[0030]阀芯座主体100;阀芯安装座1;外螺纹11;限位台阶111;阀芯安装腔12;第一进水孔121;第二进水孔122;混合水出水孔123;连接管2;第一连接通道21;第一开口211;第二连接通道22;第二开口221;出水座3;第二过水孔31;第二内螺纹32;第一进水接头41;第二进水接头42;第一过水孔421;第一内螺纹422;
[0031]塞头5;第一封堵塞51;环形密封槽511;第二封堵塞52;连接端盖53;龙头壳体6;冷水进水管71;热水进水管72;出水管8;阀芯开关91;把手92;金属套筒93。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龙头阀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阀芯座主体和塞头,所述阀芯座主体采用塑料材质一体成型;所述阀芯座主体包括阀芯安装座、连接管和出水座,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阀芯安装座连接,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水座连接并横穿过所述出水座;所述阀芯安装座下端一体连接有第一进水接头,所述出水座下端一体连接有第二进水接头;所述阀芯安装座内形成有阀芯安装腔,所述阀芯安装腔的内腔底部设置有第一进水孔、第二进水孔和混合水出水孔;所述连接管内形成有沿着连接管长度方向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接通道和第二连接通道,所述第一连接通道和第二连接通道在连接管伸出于出水座的端面上分别形成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塞头能够塞入并封堵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进水孔与所述第一进水接头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二进水接头通过第一过水孔与第一连接通道连通,所述第二进水孔与所述第一连接通道连通;所述混合水出水孔与所述第二连接通道连通,所述出水座的内腔通过第二过水孔与所述第二连接通道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龙头阀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塞头包括第一封堵塞、第二封堵塞和连接端盖,所述连接端盖与所述第一封堵塞和第二封堵塞的尾部一体连接;所述第一封堵塞、第二封堵塞和连接端盖采用塑料材质一体成型而成;所述第一封堵塞和第二封堵塞分别塞入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中。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龙头阀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堵塞和第二封堵塞上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南能
申请(专利权)人:郑南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