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柔性压力传感器阵列的智能康养床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4933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柔性压力传感器阵列的智能康养床垫,包括床垫本体、充放气装置和控制模块,床垫本体从上到下包括传感层、海绵层、气囊层、支撑层,传感层上设有由多个传感单元组成的柔性压力传感器阵列;气囊层由多个相互独立的气囊组成,每个气囊分别与充放气装置连接;传感层与控制模块信号连接,控制模块与充放气装置控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精准反馈卧床人员身体各部分的受压情况,有针对性的提出建议和预警,并可改变智能康养床垫表面的形状,实现贴合卧床人员体型、抬高身体指定位置、帮助坐起或翻身等功能,起到放松肌肉群、促进血液循环作用,减轻卧床人员长期卧床带来的各种问题,操作智能,使用简单。使用简单。使用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柔性压力传感器阵列的智能康养床垫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家居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柔性压力传感器阵列的智能康养床垫。

技术介绍

[0002]在老年人、病人、残疾人等人群的日常看护中,部分人员因年龄、疾病或伤残情况需长期卧床,长期卧床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常因身体部分位置长期受压迫、透气通风不畅、未能及时翻身等问题而引发各种并发症,如常见于肘关节、足跟和骶尾部等躯体受压部位的褥疮等。这些并发症等问题不但会使卧床人员已有的病情进一步恶化,使卧床人员的身体情况变差,还可能给卧床人员带来不同程度的紧张、痛苦、恐惧、抑郁、焦虑、愤怒等负面情绪,严重影响卧床人员的身心健康,增大护理难度。
[0003]现有技术中,常使用可将部分位置升起的床具或床垫,方便卧床人员翻身或坐起,同时使用柔软、透气性较好的床垫,可一定程度上减轻卧床人员身体各部分所受的压力、增加身体部位的通风透气,但床垫自身仍是一个平面,形状固定,对于长期卧床人员来说身体各处受力依然不平衡,局部组织仍处于长期受压迫、通风不畅的环境中,各类并发症等问题的发生频率依旧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床垫形状固定、长期卧床人员易因身体各处受力不平衡、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迫、通风不畅而引发褥疮等并发症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柔性压力传感器阵列的智能康养床垫,通过柔性压力传感器阵列实时监测和反馈卧床人员身体各处的压力数据,并可根据数据反馈调整气囊层中的各个气囊状态进而使床垫形状做出适应性改变,实现对人体各处压力平衡、降低局部压力,并可根据需求抬高特定位置进行通风透气,可放松肌肉群,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减轻卧床人员长期卧床带来的并发症等各种问题,操作智能、使用简单。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柔性压力传感器阵列的智能康养床垫,包括床垫本体、充放气装置和控制模块,床垫本体从上到下包括传感层、海绵层、气囊层、支撑层,传感层上设有由多个传感单元组成的柔性压力传感器阵列;气囊层由多个相互独立的气囊组成,每个气囊分别与充放气装置相连;传感层与控制模块信号连接,控制模块与充放气装置控制连接。
[0006]进一步的,传感层包括介电层,介电层的上表面覆盖有上导电层,介电层的下表面覆盖有下导电层,上导电层包括若干在第一方向上排列的第一电极,下导电层包括若干在第二方向上排列的第二电极,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交叉处形成传感单元。
[0007]进一步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为导电纤维电极或涂层电极,导电纤维电极包括镀银化纤长丝、银纤维纱线、碳纤维长丝和不锈钢长丝的一种或组合;涂层电极为覆盖在织物
表面的金属涂层、碳材料涂层或化学镀电极。
[0008]进一步的,介电层的材质为柔性绝缘材料。
[0009]进一步的,柔性绝缘材料包括纺织材料、高分子材料的一种或组合。
[0010]进一步的,介电层与上导电层、下导电层为一体织造或通过缝合、纺织、热压、印刷的方式结合。
[0011]进一步的,控制模块包括通过导线电性连接的电源模块、输入模块、处理模块、输出模块、通信模块,输入模块与传感层相连,输入模块用于采集柔性压力传感器阵列中每个传感单元的反馈数据并反馈至处理模块;输出模块与充放气装置相连,输出模块接收处理模块下达的指令,根据指令控制充放气装置对气囊层中的每个气囊独立进行充气或放气;通信模块可与智能设备进行连接,将经处理模块处理后的反馈数据传输至智能设备中,并接收智能设备的指令,传输至处理模块。
[0012]进一步的,控制模块还包括控制面板,控制面板用于显示经处理模块处理后的反馈数据,及接受外部指令并向处理模块下达指令。
[0013]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当人坐、卧在智能康养床垫上时,传感层实时监测柔性压力传感器阵列上各传感单元受到的压力数据,并将数据反馈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收到各传感单元受到的压力数据后,对压力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判断人体各部分受到的压力以及受压时间,并将分析结果通过通信模块传输至与控制模块连接的智能设备上,同时可显示于控制面板上。若某处受压过大、受压时间过长,控制模块将向与之连接的智能设备发送预警,同时于控制面板上显示预警信息;卧床人员或陪护人员可通过智能设备或控制面板对智能康养床垫下达指令,控制充放气装置对气囊层中的各个气囊独立的进行充气或放气,进而使智能康养床垫表面形状改变,实现表面贴合人体形状进而平衡全身压力、减轻部分组织受压,抬高身体指定位置透风、缓解久卧危害,抬起整片区域帮助卧床人员坐起或翻身等功能,起到放松肌肉群、促进血液循环作用,减轻使用者长期卧床带来的各种问题;同时智能康养床垫搭载多种预设模式,可通过智能设备或控制面板设定预设模式,使智能康养床垫根据卧床人员的状态自动进行各种功能的切换。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柔性压力传感器阵列的智能康养床垫,在传感层中设置柔性压力传感器阵列,可配合控制模块实时监测每个传感单元所受压力及受压时间,进而精准反馈卧床人员身体各部分的受压情况,有针对性的提出建议和预警;
[0016]本技术气囊层中的气囊相互独立,每个气囊可由充放气装置进行单独充放气,可实现对某一部位或区域的气囊进行单独充放气操作,进而可以配合传感层收集和反馈的数据实现将智能康养床垫调整为更贴合卧床人员形状平衡全身压力、减轻部分组织受压,或实现抬高身体指定位置透风、缓解久卧危害,抬起整片区域帮助卧床人员坐起或翻身等功能,起到放松肌肉群、促进血液循环作用,减轻卧床人员长期卧床带来的并发症等各种问题;
[0017]本技术可连接智能设备监测并控制或使用控制面板直接控制,同时搭载多种预设模式,可通过智能设备或控制面板设定预设模式,使智能康养床垫根据卧床人员的状态自动进行各种功能的切换,操作智能,使用简单。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实施例1中智能康养床垫的床垫本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实施例2中传感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实施例2中智能康养床垫的控制模块电路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

传感层,2

海绵层,3

气囊层,4

支撑层,5

传感单元,6

上导电层,7

介电层,8

下导电层,9

第一电极,10

第二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柔性压力传感器阵列的智能康养床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床垫本体、充放气装置和控制模块,床垫本体从上到下包括传感层、海绵层、气囊层、支撑层,传感层上设有由多个传感单元组成的柔性压力传感器阵列;气囊层由多个相互独立的气囊组成,每个气囊分别与充放气装置连接;传感层与所述控制模块信号连接,控制模块与充放气装置控制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康养床垫,其特征在于,传感层包括介电层,介电层的上表面覆盖有上导电层,介电层的下表面覆盖有下导电层,上导电层包括若干在第一方向上排列的第一电极,下导电层包括若干在第二方向上排列的第二电极,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交叉处形成传感单元。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康养床垫,其特征在于,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为导电纤维电极或涂层电极,导电纤维电极包括镀银化纤长丝、银纤维纱线、碳纤维长丝和不锈钢长丝的一种或组合;涂层电极为覆盖在织物表面的金属涂层、碳材料涂层或化学镀电极。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康养床垫,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红霞宋海英李美慧曹学通李金财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魏桥嘉嘉家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