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压感调节卧具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40765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3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智能压感调节卧具及其制作方法,属于卧具技术领域。一种智能压感调节卧具,包括内垫、充放气组件和固定座,内垫和充放气组件相连,且二者均设置在固定座中,内垫上开设有若干第一卡槽和若干第二卡槽,第二卡槽对称分布在第一卡槽的两侧,第一卡槽内设置有第一气囊,第二卡槽内设置有第二气囊,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均与充放气组件相连;内垫包括乳胶内芯和防水阻燃套,防水阻燃套包裹于乳胶内芯的外部,乳胶内芯为抗菌材质。该智能压感调节卧具不仅具有良好的支撑力,而且支撑软硬度可调,老少皆宜,同时还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和抗菌效果,功能多样,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求。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压感调节卧具及其制作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智能压感调节卧具及其制作方法,属于卧具


技术介绍

[0002]床垫,是为了保证消费者获得健康和舒适睡眠而使用的一种介于人体和床之间的物品,床垫材质繁多,不同材料制作的床垫能给人带来不同的睡眠效果;其中充气床垫为床垫的一种,睡起来非常舒服,且便于携带搬家;中国专利CN217429633U公开了一种气囊床垫,包括床垫本体(1)、支撑气囊(2)、充放气系统(3)、连接所述充放气系统(3)和所述支撑气囊(2)的气路管道(4)以及安装于所述床垫本体(1)上的气管固定机构(5);其中,所述气管固定机构(5)设有可供所述气路管道(4)插入的插管空间(501),以限制所述气路管道(4)脱离所述气管固定机构(5)。但是,该气囊床垫透气性差,没有具体结构支撑,使得老人和小孩不宜使用,且其一旦发生破损,修补起来也非常麻烦;此外该气囊床垫也无法对人体不同部位精准支撑,舒适性欠佳。
[0003]天然乳胶以高弹性、胶膜优异的耐屈挠性、抗震性和耐蠕变性能,以及天然无害、可自然分解以及绿色环保等特点,在现代家居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其不具有防火性,一旦室内发生火灾乳胶材质的床垫引火后会使火灾更加严重;此外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天然乳胶制品(例如卧具)的表面和里面各种细菌会越来越多,从而威胁人们的健康和影响人们的家居生活。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智能压感调节卧具及其制作方法,不仅具有良好的支撑力,而且支撑软硬度可调,老少皆宜,同时还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和抗菌效果,功能多样,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6]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压感调节卧具,包括内垫、充放气组件和固定座,所述内垫和所述充放气组件相连,且二者均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中,所述内垫上开设有若干第一卡槽和若干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一卡槽的两侧,所述第一卡槽内设置有第一气囊,所述第二卡槽内设置有第二气囊,所述充放气组件包括气泵和纤维传感器,所述第一气囊和所述第二气囊均与所述纤维传感器相连;
[0007]所述内垫包括乳胶内芯和防水阻燃套,所述防水阻燃套包裹于所述乳胶内芯的外部,所述乳胶内芯为抗菌材质;
[0008]所述智能压感调节卧具的使用方法,包括:
[0009]实时接收纤维传感器的压力数据,并将所述压力数据转换为压力矩阵;对所述压力矩阵进行分析计算,确定当前使用者的姿势;
[0010]根据所述当前使用者的姿势对所述压力矩阵进行区域划分,并计算得到每个分区的压力平衡值;
[0011]控制所述气泵对每个分区内的第一气囊或第二气囊分别进行充气或抽气处理,在每个第一气囊或第二气囊对应的压力值与所述压力平衡值的误差进入误差允许范围之后,获取相应的气体变化量。
[0012]可选地,所述充放气组件还包括电磁阀,所述气泵、所述电磁阀和所述纤维传感器依次连接。
[0013]根据本申请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上述智能压感调节卧具的制作方法,具体步骤包括:
[0014](1)将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分别放置于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内,然后使防水阻燃套包裹在乳胶内芯的外侧;
[0015](2)将气泵、电磁阀和纤维传感器通过气管依次连接,然后将气泵放置于固定座尾端;
[0016](3)将纤维传感器自下而上依次穿过防水阻燃套和乳胶内芯,并与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分别连接,然后使内垫填充于固定座剩余空间,即得智能压感调节卧具。
[0017]可选地,所述防水阻燃套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8](1)将癸二酸溶解于50

70%乙醇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铝,并于70

90℃下冷凝回流6

10h,抽滤、洗涤和干燥,即得产物;
[0019](2)将步骤(1)得到产物、聚丙交酯和三氧化二锑混合,并在真空度0.03

0.07MPa和温度235

275℃条件下预缩聚反应20

40min;然后在温度270

280℃和真空度0.006

0.01MPa条件下缩聚搅拌2

4h,得到共聚酯溶液;
[0020](3)将棉织物置于含有3

7%的交联剂EH溶液中,浴比1:(25

40),二浸二轧,再浸渍于步骤(2)得到的共聚酯溶液中,二浸二轧,带液率为60

80%,60

80℃烘干,100

120℃焙烘2

5min;最后将无氟防水剂均匀喷涂在棉织物表面,干燥后即得防水阻燃套。
[0021]可选地,共聚酯溶液的分子量为30000

100000。
[0022]可选地,癸二酸和氢氧化铝的质量比为1:(1.8

2.5);
[0023]产物、聚丙交酯和三氧化二锑的质量比为(100

300):(180

320):1;
[0024]无氟防水剂为无氟防水剂ECO或无氟防水剂HG

ST,无氟防水剂的浓度为30~60g/L。
[0025]可选地,所述乳胶内芯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天然乳胶100

120份、蓖麻油酸钾2

10份、油酸钾2

8份、硫磺2

10份、焦磷酸钾1

5份、亚磷酸类抗氧化剂2

3份、硫化促进剂2

10份、活性剂氧化锌2

6份和离子掺杂型抗菌剂5

12份。
[0026]可选地,所述离子掺杂型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7]将正硅酸乙酯、无水乙醇和硝酸按照1:(3

5):(0.05

0.08)质量比均匀混合,并于25

35℃时搅拌3

5h,得到二氧化硅溶胶;然后将硝酸银、硝酸锌、柠檬酸和硝酸溶于无水乙醇中,并逐滴加入二氧化硅溶胶中,避光继续搅拌2

4h,即得离子掺杂型抗菌剂。
[0028]可选地,硝酸银、硝酸锌、柠檬酸和硝酸的质量比为(0.5

1):(0.5

0.8):1:(0.04

0.06);
[0029]硝酸银和硝酸锌的添加量均为正硅酸乙酯的0.8

2wt%。
[0030]可选地,所述乳胶内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1](1)将天然乳胶、蓖麻油酸钾、油酸钾、硫磺、焦磷酸钾和亚磷酸类抗氧化剂混合均
匀,加入硫化促进剂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压感调节卧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垫、充放气组件和固定座,所述内垫和所述充放气组件相连,且二者均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中,所述内垫上开设有若干第一卡槽和若干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一卡槽的两侧,所述第一卡槽内设置有第一气囊,所述第二卡槽内设置有第二气囊,所述充放气组件包括气泵和纤维传感器,所述第一气囊和所述第二气囊均与所述纤维传感器相连;所述内垫包括乳胶内芯和防水阻燃套,所述防水阻燃套包裹于所述乳胶内芯的外部,所述乳胶内芯为抗菌材质;所述智能压感调节卧具的使用方法,包括:实时接收纤维传感器的压力数据,并将所述压力数据转换为压力矩阵;对所述压力矩阵进行分析计算,确定当前使用者的姿势;根据所述当前使用者的姿势对所述压力矩阵进行区域划分,并计算得到每个分区的压力平衡值;控制所述气泵对每个分区内的第一气囊或第二气囊分别进行充气或抽气处理,在每个第一气囊或第二气囊对应的压力值与所述压力平衡值的误差进入误差允许范围之后,获取相应的气体变化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压感调节卧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气组件还包括电磁阀,所述气泵、所述电磁阀和所述纤维传感器依次连接。3.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压感调节卧具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包括:(1)将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分别放置于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内,然后使防水阻燃套包裹在乳胶内芯的外侧;(2)将气泵、电磁阀和纤维传感器通过气管依次连接,然后将气泵放置于固定座尾端;(3)将纤维传感器自下而上依次穿过防水阻燃套和乳胶内芯,并与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分别连接,然后使内垫填充于固定座剩余空间,即得智能压感调节卧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压感调节卧具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阻燃套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癸二酸溶解于50

70%乙醇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铝,并于70

90℃下冷凝回流6

10h,抽滤、洗涤和干燥,即得产物;(2)将步骤(1)得到产物、聚丙交酯和三氧化二锑混合,并在真空度0.03

0.07MPa和温度235

275℃条件下预缩聚反应20

40min;然后在温度270

280℃和真空度0.006

0.01MPa条件下缩聚搅拌2

4h,得到共聚酯溶液;(3)将棉织物置于含有3

7%的交联剂EH溶液中,浴比1:(25

40),二浸二轧,再浸渍于步骤(2)得到的共聚酯溶液中,二浸二轧,带液率为60

80%,60

80℃烘干,100

120℃焙烘2

5min;最后将无氟防水剂均匀喷涂在棉织物表面,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国芳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楷模家居用品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