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系统、电源控制系统及其方法。计算机系统包括存储模块、芯片组、电源模块及电源控制系统。电源模块供应电源信号。电源控制系统控制电源模块传输至存储模块及芯片组的电源信号,电源控制系统包括输入信号模块,输入一信号;控制模块,与输入信号模块电性连接;第一开关电路,与电源模块、控制模块及存储模块电性连接;及第二开关电路,与电源模块、控制模块及芯片组电性连接。输入信号模块输入信号后,控制模块控制第一开关电路及第二开关电路,以切断电源模块与存储模块及芯片组的电源信号传输,再将第一开关电路及第二开关电路导通以恢复电源信号传输。本发明专利技术不拆除计算机系统的硬件架构即可对存储模块及芯片组进行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计算机系统、电源控制系统及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完全切断 电源信号传输的计算机系统、电源控制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系统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计算机系统也发展 出允许远程管理或是修复网络的功能,即如Intel 公司的主动式管理技术(Active ManagementTechnology, AMT)。若是计算机系统支持主动式管理技术,则计算机系统在电路 设计上,必须要确保在计算机系统关机时部分电路仍可以正常工作。因此必须要仰赖连接 电源模块,包括连接外部电源、内部的电池模块或是供应实时时钟(Real Time Clock, RTC) 的备用电池。但在现有技术当中,若是计算机系统在开发过程或是产线测试时发生问题,可能 必须将计算机系统的电路的电源完全断开才能重新进行设定。以供应实时时钟的备用电源 信号而言,则必须要将主机板上的备用电池拆除才行。但如此一来,则会耗费大量的工作 量,并且拆开主机板也可能造成零件的损坏。因此,有必要专利技术一种新的控制系统,用来控制电源信号的传输,以解决现有技术 的缺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电源控制系统,用以控制电源模块传输至存储模 块及芯片组的电源信号。该电源控制系统包括输入信号模块、控制模块、第一开关电路以及 第二开关电路。输入信号模块用以输入一信号。控制模块与输入信号模块电性连接。第一 开关电路与电源模块、控制模块以及存储模块电性连接。第二开关电路与电源模块、控制模 块以及芯片组电性连接。其中输入信号模块输入信号后,控制模块控制第一开关电路及第 二开关电路,以切断电源模块与存储模块及芯片组的电源信号传输,再将第一开关电路及 第二开关电路导通以恢复电源信号传输。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主要目的是在一种电源控制方法。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电源控制系统用于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包括存 储模块、芯片组、电源模块以及所述电源控制系统。电源模块用以供应电源信号。本专利技术的电源控制方法用于一电源控制系统以控制一电源模块传输至一存储模 块及一芯片组的电源信号,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藉由该电源控制系统判断是否输入信 号;若是,则控制第一开关电路及第二开关电路断路,以切断电源信号;以及控制第一开关 电路及第二开关电路导通以恢复电源信号传输。本专利技术的电源控制系统及方法,即可在不拆除计算机系统的硬件架构下,对存储 模块及芯片组进行重置。尤其是对于将备用电源信号切断的流程而言,并不需要将备用电 池拆除。因此可节省下许多的工作量,亦可避免损坏到计算机系统的硬件。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计算机系统的架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电源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计算机系统1第二开关电路22电源控制系统10电源模块30控制模块11存储模块40输入信号模块12芯片组50第一开关电路2具体实施例方式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本专利技术的 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请先参考图1为本专利技术计算机系统的架构图。本专利技术的计算机系统1可为桌上型计算机或是笔记本型计算机等系统,但本专利技术 并不以此为限。计算机系统1包括电源控制系统10、电源模块30、存储模块40以及芯片组 50。电源模块30用以供应电源信号,并藉由电源控制系统10以决定是否能将电源信号传 输至存储模块40及芯片组50。电源模块30包括用以供应主电源信号,如利用外部电源及 电池供应,或是利用备用电池供应的备用电源信号。存储模块40为一互补式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Semiconductor, CMOS),用以储存数据以提供计算机系统1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 (Basiclnput Output System,BIOS)执行之用。在一般的情况下,计算机系统1关机时,存 储模块40藉由备用电池的备用电源信号,使其实时时钟(Real Time Clock,RTC)组件仍可 持续作用。如此一来,计算机系统1开机时即可读取正确的时间。芯片组50可为计算机系 统1的南桥芯片,但本专利技术并不以此为限。在一般的情况下,计算机系统1关机时,主电源 信号仍会提供芯片组50些许的电源。此时即称为系统电源状态S5。电源控制系统10用以控制传输至存储模块40及芯片组50的电源信号。电源 控制系统10包括控制模块11、输入信号模块12、第一开关电路21以及第二开关电路 22。控制模块11可为嵌入式控制器(Embedded controller)或是键盘控制器(Keyboard Controller),但本专利技术并不以此为限。输入信号模块12与控制模块11电性连接,用以输入 信号至控制模块11。输入信号模块12所输入的信号可为利用组合键持续按压所键入的信 号。如此一来,即可避免使用者误触。其组合键是先利用控制模块11作设定。举例而言, 可藉由控制模块11设定使用者需先按压下Fn及C键,同时按压下电源开关键一段时间后, 才会输入信号。但本专利技术并不以上述的按压方式为限。第一开关电路21与控制模块11、电源模块30以及存储模块40电性连接。当第 一开关电路21导通时,能够同时供应存储模块40电源信号,包括主电源信号及备用电源信 号。控制模块11控制第一开关电路21的断路或导通,以决定存储模块40是否能够接收其 电源信号。同样地,第二开关电路22与控制模块11、电源模块30以及芯片组50电性连接。当第二开关电路22导通时,能够供应芯片组50主电源信号。控制模块11控制第二开关电 路22的断路或导通,以决定芯片组50是否能够接收主电源信号。接着请参考图2关于本专利技术电源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此处需注意的是,以下虽以 具有电源控制系统10的计算机系统1为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电源控制的方法,但本专利技术的电源 控制方法并不以使用在电源控制系统10为限。首先进行步骤201 藉由电源控制系统判断是否输入一信号。首先电源控制系统10先判断输入信号模块12是否有输入一信号。例如控制模块 11利用扫描键盘阵列的方式来判断是否有组合键被按压,或者是组合键是否有依照特定顺 序被按压。若是,则进行步骤202 判断是否持续输入达到一第一特定时间。控制模块11再判断此信号是否持续输入达到第一特定时间。例如组合键被持续 按压超过八秒以上。第一特定时间可藉由控制模块11进行设定。若是,则进行步骤203。若没有持续输入到第一特定时间,则有可能为使用者误触 到组合键,因此电源控制系统10就不会动作。步骤203 控制一第一开关电路及一第二开关电路,以切断电源信号。控制模块11即控制第一开关电路21及第二开关电路22,使其断路。如此一来,存 储模块40及芯片组50即完全无法接收到电源信号,包括在系统电源状态S5下的主电源信 号及备用电源信号。最后进行步骤204 等待一第二特定时间后,再恢复电源信号。控制模块11经过第二特定时间后,例如等待三秒钟后,再控制第一开关电路21及 第二开关电路22,使其导通。如此一来即恢复供电,存储模块40及芯片组50可接收到主电 源信号及备用电源信号。经由上述的步骤203断电及步骤204恢复供电的流程,存储模块 40及芯片组50即可重新启动。此处需注意的是,本专利技术的电源控制方法并不以上述的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计算机系统,包括:一存储模块;一芯片组;一电源模块,用以供应一电源信号;以及一电源控制系统,用以控制所述电源模块传输至所述存储模块及所述芯片组的所述电源信号,所述电源控制系统包括:一输入信号模块,用以输入一信号;一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输入信号模块电性连接;一第一开关电路,所述第一开关电路与所述电源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及所述存储模块电性连接;以及一第二开关电路,所述第二开关电路与所述电源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及所述芯片组电性连接;其中所述输入信号模块输入所述信号后,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及所述第二开关电路,以切断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存储模块及所述芯片组的所述电源信号传输,再将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及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导通以恢复所述电源信号传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勇,唐浩,施卫东,纪明星,
申请(专利权)人: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纬创资通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