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厨污水处理系统及餐厨污水处理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74809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餐厨污水处理系统及餐厨污水处理方法,所述餐厨污水处理系统,包括PH调节装置、混凝装置、气浮装置、二次过滤装置、渗滤液调节池、污泥与浮渣回喷装置以及焚烧炉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核心构思是采用混凝、气浮装置来降低餐厨污水中悬浮物及油脂含量,将气浮出水喷至焚烧厂垃圾坑,并利用垃圾堆体形成的滤层来进一步吸附气浮产水中的部分悬浮物和动植物油,使其达到焚烧厂渗滤液系统的进水水质要求,同时将混凝气浮单元的污泥、浮渣收集后回喷至焚烧炉,将臭气收集至渗滤液除臭系统中,以此达到餐厨污水与渗滤液协同处理效果。以此达到餐厨污水与渗滤液协同处理效果。以此达到餐厨污水与渗滤液协同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餐厨污水处理系统及餐厨污水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垃圾处理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餐厨污水处理系统及餐厨污水处理方法,尤其的,涉及一种餐厨污水处理系统及餐厨污水与焚烧厂渗滤液协同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餐厨垃圾与焚烧厂协同处理技术,没有考虑到餐厨污水中具有较高的油脂含量,无法达到焚烧厂渗滤液处理系统的进水要求,若直接将餐厨污水与渗滤液混合处理,会产生较大的生物抑制作用,对渗滤液处理系统中厌氧及生化系统产水不利影响,严重的会导致膜处理系统污堵而无法运行。
[0003]专利文献CN211071254U公开了一种餐厨垃圾与生活垃圾焚烧协同处理装置,该方案的主要思路为:餐厨垃圾经过卸料斗、破碎机、固液分离机、三相分离机后,固渣通过管道输送至焚烧炉焚烧,油相收集至油脂暂存槽,液相送至渗滤液处理站处理。但该方案中描述的三相离心机液相是直接送至渗滤液处理站处置,没有考虑到餐厨污水中具有较高的油脂含量,无法达到焚烧厂渗滤液处理系统的进水要求,若直接将餐厨污水与渗滤液混合处理,会产生较大的生物抑制作用,对渗滤液处理系统中厌氧及生化系统产水不利影响,严重的会导致膜处理系统污堵而无法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餐厨污水处理系统及餐厨污水处理方法。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餐厨污水处理系统,包括PH调节装置、混凝装置、气浮装置、二次过滤装置、渗滤液调节池、污泥与浮渣回喷装置以及焚烧炉;
[0006]所述PH调节装置、混凝装置、气浮装置、二次过滤装置、渗滤液调节池依次相连;
[0007]所述混凝装置与气浮装置还与所述污泥与浮渣回喷装置连接;所述污泥与浮渣回喷装置连接所述焚烧炉。
[0008]优选的,还包括渗滤液除臭系统;所述PH调节装置、混凝装置、气浮装置均与所述渗滤液除臭系统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二次过滤装置包括气浮出水池与焚烧厂垃圾坑;所述浮出水池与焚烧厂垃圾坑依次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餐厨污水为外界餐厨垃圾预处理系统所具有的三相离心机出水或外界CSTR厌氧反应器出水。
[0011]优选的,所述气浮出水池至焚烧厂垃圾坑采用多点均匀布水的管道结构形式,以使气浮出水均匀喷至垃圾坑内垃圾层表面之上,利用垃圾堆体形成的滤层来进一步吸附餐厨污水中的部分悬浮物和动植物油。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餐厨污水处理方法,采用所述的餐厨污水处理系统,还包括如下步骤:
[0013]S1、餐厨污水经收集输送至PH调节装置中,将PH调节至预设范围;
[0014]S2、将经S1后的餐厨污水依次通入混凝装置、气浮装置中去除悬浮物和油脂;
[0015]S3、将混凝装置、气浮装置中产生的污泥及浮渣收集至浮渣回喷装置;
[0016]S4、将浮渣回喷装置中的污泥及浮渣的混合物送至焚烧厂焚烧炉内燃烧;
[0017]S5、将经S2处理后的餐厨污水,经气浮出水池喷至焚烧厂垃圾坑内,利用垃圾坑内所具有的垃圾堆体形成的滤层来进一步吸附餐厨污水中的部分悬浮物和动植物油;
[0018]S6、最后餐厨污水进入渗滤液调节池中进行协同处置。
[0019]优选的,还包括
[0020]S7、将PH调节装置、混凝装置、气浮装置产生的臭气收集后接入渗滤液除臭系统进行处置。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22]1、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PH调节装置,解决了餐厨污水酸度较高的问题,有利于后续工艺单元的运行。
[0023]2、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混凝装置,解决了餐厨污水悬浮物含量高的问题,减缓后端管道和设备的结垢或堵塞。
[0024]3、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气浮装置,解决了餐厨污水油脂含量高的问题,避免对厌氧、生化、膜处理系统的运行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
[0025]4、本专利技术通过利用焚烧厂垃圾坑内垃圾堆体形成的滤层,进一步吸附餐厨废水中的部分悬浮物和动植物油,降低对渗滤液系统的影响。
附图说明
[0026]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示意图;
[0028]图中示出:
[0029]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3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餐厨污水处理系统,参考图1所示,所述餐厨污水为外界餐厨垃
圾预处理系统所具有的三相离心机出水或外界CSTR厌氧反应器(全混合厌氧反应器)出水;所述餐厨污水处理系统包括PH调节装置1、混凝装置2、气浮装置3、二次过滤装置、渗滤液调节池6、污泥与浮渣回喷装置7、焚烧炉8以及渗滤液除臭系统9;所述PH调节装置1、混凝装置2、气浮装置3、二次过滤装置、渗滤液调节池6依次相连;所述混凝装置2与气浮装置3还与所述污泥与浮渣回喷装置7连接;所述污泥与浮渣回喷装置7连接所述焚烧炉8。所述PH调节装置1、混凝装置2、气浮装置3均与所述渗滤液除臭系统9连接。
[0032]所述二次过滤装置包括气浮出水池4与焚烧厂垃圾坑5;所述浮出水池4与焚烧厂垃圾坑5依次连接。所述气浮出水池4至焚烧厂垃圾坑5采用多点均匀布水的管道结构形式,以使气浮出水均匀喷至垃圾坑内垃圾层表面之上,利用垃圾堆体形成的滤层来进一步吸附餐厨污水中的部分悬浮物和动植物油。
[003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餐厨污水处理方法,如图1所示,采用所述的餐厨污水处理系统,还包括如下步骤:
[0034]S1、餐厨污水经收集输送至PH调节装置1中,将PH调节至预设范围,这样利于混凝效果;在一个优选例中,PH调节范围视所述混凝装置中的混凝沉淀药剂而定,混凝沉淀药剂采用不同的药剂,PH调节范围也不同,如混凝沉淀药剂采用PAC(聚合氯化铝)时,可采将PH调至6.0~8.5。
[0035]S2、将经S1后的餐厨污水依次通入混凝装置2、气浮装置3中去除悬浮物和油脂;
[0036]S3、将混凝装置2、气浮装置3中产生的污泥及浮渣收集至浮渣回喷装置7;在一个优选例中,是通过刮板和管道,将混凝装置2、气浮装置3中产生的污泥及浮渣收集至回喷装置中的收集池或箱内;
[0037]S4、将浮渣回喷装置7中的污泥及浮渣的混合物送至焚烧厂焚烧炉8内燃烧。在一个优选例中,是采用螺杆泵污泥及浮渣的混合物送至焚烧厂焚烧炉8内;
[0038]S5、将经S2处理后的餐厨污水,其悬浮物及油脂含量以及得到有效降低,经气浮出水池4喷至焚烧厂垃圾坑5内,利用垃圾坑5内所具有的垃圾堆体形成的滤层来进一步吸附餐厨污水中的部分悬浮物和动植物油,此时餐厨污水已经达到了渗滤液系统的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餐厨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PH调节装置(1)、混凝装置(2)、气浮装置(3)、二次过滤装置、渗滤液调节池(6)、污泥与浮渣回喷装置(7)以及焚烧炉(8);所述PH调节装置(1)、混凝装置(2)、气浮装置(3)、二次过滤装置、渗滤液调节池(6)依次相连;所述混凝装置(2)与气浮装置(3)还与所述污泥与浮渣回喷装置(7)连接;所述污泥与浮渣回喷装置(7)连接所述焚烧炉(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厨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渗滤液除臭系统(9);所述PH调节装置(1)、混凝装置(2)、气浮装置(3)均与所述渗滤液除臭系统(9)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厨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过滤装置包括气浮出水池(4)与焚烧厂垃圾坑(5);所述浮出水池(4)与焚烧厂垃圾坑(5)依次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厨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餐厨污水为外界餐厨垃圾预处理系统所具有的三相离心机出水或外界CSTR厌氧反应器出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厨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出水池(4)至焚烧厂垃圾坑(5)采用多点均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晋康雷东喻本宏杨川刘有君徐代平冯星汤伟王晓华何春蕾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三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