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嗪酮生产废水处理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废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三嗪酮生产废水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0002]三嗪酮是合成除草剂嗪草酮的重要中间体,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具有特殊性,排放量大、浓度高、含盐量高、难生物降解的化合物含量高、气味大,若直接排放,对生态环境将构成明显的危害,含有大量的无机盐。现有的三嗪酮生产废水的处理工艺,很难达到充分处理,无法达到零排放,仍然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需要研发一种新工艺,将三嗪酮生产废水充分处理,达到零排放的标准,最大化的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三嗪酮生产废水处理工艺。
[0004]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三嗪酮生产废水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05](1)一级化学分离:
[0006]向pH<2的酸性三嗪酮生产废水中加入一级化学分离药剂,一级化学分离药剂与废水体积比为1:4
‑
6,控制pH在2 >‑
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嗪酮生产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一级化学分离:向pH<2的酸性三嗪酮生产废水中加入一级化学分离药剂,一级化学分离药剂与废水体积比为1:4
‑
6,控制pH在2
‑
2.5之间反应时间至少30min,分离得到一级分离相;(2)一级逆反应:向一级分离相中加入浓度为15%
‑
18%的液碱,一级分离相与液碱体积比例为4~5:1,在40
‑
50℃温度下反应30
‑
50min,得到碱回收相;此过程中通过增减液碱的方式,控制体系pH>10;然后过滤分离,得到一级分离废水和碱液回收相;(3)碱回收相处理:向碱回收相中加入浓度为31%的盐酸,边搅拌边加酸,调节pH=1
‑
2,反应40
‑
80min;反应结束后静置40
‑
80min,上层油相进行焚烧处理,下层水相与原废水混合后再次进入一级化学分离工序;(4)二级化学分离:向一级分离废水中加入液碱调节pH=6~7,加入二级化学分离药剂,二级化学分离药剂与废水体积比例为1:6
‑
8,反应时间至少30min,得到二级分离相;(5)二级逆反应:向二级分离相中加入浓度为12%的盐酸,二级分离相与盐酸体积比例为5
‑
8:1,在40
‑
60℃温度下反应至少30min,然后过滤分离,得到二级分离废水和酸回收相;(6)酸回收相处理:向酸回收相中加入浓度为32%的液碱,边搅拌边加液碱,调节pH=7,反应至少60min;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勇,李明,刘慧,树浩,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苏融达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