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嗪酮生产废水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4498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三嗪酮生产废水处理工艺,主要包括如下步骤:一级化学分离、一级逆反应、碱回收相处理、二级化学分离、二级逆反应、酸回收相处理、络合处理、催化氧化处理等工序,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案通过对三嗪酮废水的分级处理,在处理的每一步中都会充分分离废水相,使废水最大化的得到分离,且分离出的杂质通过燃烧和农业沤肥的方式处理,达到了零排放的效果,完全符合国家政策要求,属于环境友好型处理工艺,适用于大规模推广使用。大规模推广使用。大规模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嗪酮生产废水处理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废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三嗪酮生产废水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0002]三嗪酮是合成除草剂嗪草酮的重要中间体,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具有特殊性,排放量大、浓度高、含盐量高、难生物降解的化合物含量高、气味大,若直接排放,对生态环境将构成明显的危害,含有大量的无机盐。现有的三嗪酮生产废水的处理工艺,很难达到充分处理,无法达到零排放,仍然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需要研发一种新工艺,将三嗪酮生产废水充分处理,达到零排放的标准,最大化的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三嗪酮生产废水处理工艺。
[0004]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三嗪酮生产废水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05](1)一级化学分离:
[0006]向pH<2的酸性三嗪酮生产废水中加入一级化学分离药剂,一级化学分离药剂与废水体积比为1:4

6,控制pH在2
>‑
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嗪酮生产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一级化学分离:向pH<2的酸性三嗪酮生产废水中加入一级化学分离药剂,一级化学分离药剂与废水体积比为1:4

6,控制pH在2

2.5之间反应时间至少30min,分离得到一级分离相;(2)一级逆反应:向一级分离相中加入浓度为15%

18%的液碱,一级分离相与液碱体积比例为4~5:1,在40

50℃温度下反应30

50min,得到碱回收相;此过程中通过增减液碱的方式,控制体系pH>10;然后过滤分离,得到一级分离废水和碱液回收相;(3)碱回收相处理:向碱回收相中加入浓度为31%的盐酸,边搅拌边加酸,调节pH=1

2,反应40

80min;反应结束后静置40

80min,上层油相进行焚烧处理,下层水相与原废水混合后再次进入一级化学分离工序;(4)二级化学分离:向一级分离废水中加入液碱调节pH=6~7,加入二级化学分离药剂,二级化学分离药剂与废水体积比例为1:6

8,反应时间至少30min,得到二级分离相;(5)二级逆反应:向二级分离相中加入浓度为12%的盐酸,二级分离相与盐酸体积比例为5

8:1,在40

60℃温度下反应至少30min,然后过滤分离,得到二级分离废水和酸回收相;(6)酸回收相处理:向酸回收相中加入浓度为32%的液碱,边搅拌边加液碱,调节pH=7,反应至少60min;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勇李明刘慧树浩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苏融达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