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正专利>正文

调节逆温层温度,控制大气污染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74649 阅读:3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调节大气基本结构,治理大气污染环保技术领域。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防止逆温层造成的大气污染。提出的技术方案是根据气象卫星预报的区域气象资料,派遣小型无人驾驶气象飞机,进入对流层、特别是逆温层、平流层和中间层,专门监测与预报逆温层危害,测量出各层的温度、温差,测量出各层的风速和风向;用由初级能源、能量转换装置、脉冲调制装置、高功率微波源和发射天线构成的多台车载可移动式超高功率微波逆温层发射器,用高功率波源产生的微波束波长,通常在30-3厘米、频率为1~30吉赫、输出脉冲功率在吉瓦级,集中照射对流层中聚集逆温层的目标区,瞬间以1000-10000瓦/平方厘米的强度,将气温提高到3000-5000℃,通过人工调节逆温层的温度和密度,加速大气垂直对流运动,以达到消散逆温层,控制大气污染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控制大气污染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调节大气基本结构,治理大气污染环保
,特指专门用于监测与预报 逆温层危害,通过人工调节逆温层的温度和密度,加速大气垂直对流运动的方法,以达到消 散逆温层气团,促进烟尘、污染物、水汽凝结物扩散,控制大气污染的效果。
技术介绍
太阳作为一个炽热的球形体,表面温度约为5727摄氏度,它不断以电磁波方式向外辐射 能量。太阳辐射的波长大致可分为四个波段短于O. l微米的波段,其能量主要来自太阳的 色球层和日冕部分,该波段主要对大气起光致电离作用;大于0. 1微米的三个波段,其能量 主要来自太阳的光球层,其中0.1 0.2微米的辐射占太阳总辐射能的万分之一,有使氧分子 光致离解的作用;0.2 0.3微米的辐射占太阳总辐射能的1.75%,有使臭氧发生光致离解的 作用;波长大于0.3微米的能量,占太阳总辐射能量的98%,易被水汽和地面所吸收,有照 明和转化为热能的作用。太阳辐射中波长短于0. 1微米的部分可深入大气到距地表约90公里 以上,白天为约60公里以上,能使大气中的氮和氧等成分电离。在距地表100公里以下,分 子氧离子很多,原子氧离子很少。但在距地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调节逆温层温度,控制大气污染的方法,其特征是根据气象卫星预报的区域气象资料,派遣小型无人驾驶气象飞机,进入对流层、特别是逆温层、平流层和中间层,专门监测与预报逆温层危害,测量出各层的温度、温差,测量出各层的风速和风向;用多台车载可移动式超高功率微波逆温层发射器,集中照射对流层中聚集逆温层的目标区,增加直接来自地面的热辐射,利用对流层和中间层都是下热上冷的温度结构,通过调节逆温层的温度与密度,增高目标区气温,加速热空气的浮升。随着逆温层的热空气猛烈上升,能量不断地聚集,产生上升气流。当上升气流的风速达到每小时200千米时,逆温层目标区中央形成真空地带,对流层上部乃至中间层下部的冷空气急速下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正赵立萍
申请(专利权)人:杨正赵立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