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青瓷杯无死角浸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4312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9: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青瓷杯无死角浸釉机,旨在解决传统浸釉装置会对杯体产生磨损且会存在死角,影响青瓷杯浸釉效果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青瓷杯无死角浸釉机,包括工作架,工作架上设置有浸釉区域,工作架上放置有若干青瓷杯体,工作架上设置有用于夹持青瓷杯体的夹持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青瓷杯无死角浸釉机,方便对青瓷杯体的夹持,同时改变青瓷杯体夹持位置来保证青瓷杯体浸釉的效率和效果。和效果。和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青瓷杯无死角浸釉机


[0001]本技术涉及青瓷杯浸釉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青瓷杯无死角浸釉机。

技术介绍

[0002]青瓷,是一种表面施有青色釉的瓷器,青瓷以瓷质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色泽纯洁而斑斓著称于世。目前的青瓷器皿多种多样,其中茶杯、碗具是常见的青瓷器皿。上釉,就是所谓在烧制陶、瓷器时,首先应该烧制毛胚,烧好后拿出来上釉,然后再烧的一种方式,釉有很多种以石英、长石、硼砂、黏土等为原料制成的物质,涂在瓷器的表面,烧制成有玻璃光泽可分为结晶釉裂纹釉等在烧制好的毛坯上涂覆上一层玻璃质的釉层,主要起到保护和装饰作用。目前,传统的浸釉方式多为人操作,不但费时费力,生产效率低,且对工人的业务水平要求高,而一般的机器浸釉往往因抓取装置使得杯体表面容易造成抓痕,同时抓取装置在浸釉过程中与杯面有接触面而造成杯面的浸釉死角,降低青瓷杯浸釉的效果。
[0003]针对上述问题,公开号为CN213674695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青瓷无死角浸釉机,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外部底端四角处均设有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底端设有第二固定板,第一支撑杆外部中部设有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四角处设有杆套,杆套位于第一支撑杆外部,第一支撑杆外部中部均开设有限位孔,杆套内部均开设有弹簧槽,弹簧槽内部均设有支撑板,支撑板在远离弹簧槽一侧均设有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外部均设有弹簧,第二支撑杆在远离支撑板一侧均设有限位扣,限位扣一端均位于限位孔内部。
[0004]上述方案在浸釉过程中不采用人工抓取,浸釉后的陶瓷表面不会有抓痕,浸釉的陶瓷倒置浸釉取出后陶瓷内部也不会有釉药残留,浸釉的陶瓷全部浸入釉药浸釉也不会产生死角,本结构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效果好的优点。
[0005]同时本技术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青瓷杯无死角浸釉机,方便对青瓷杯体的夹持,同时改变青瓷杯体夹持位置来保证青瓷杯体浸釉的效率和效果。
[0007]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青瓷杯无死角浸釉机,包括工作架,所述工作架上设置有浸釉区域,所述工作架上放置有若干青瓷杯体,所述工作架上设置有用于夹持青瓷杯体的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一伸缩气缸、固定连接在两个第一伸缩气缸上的夹紧块、固定连接在两个夹紧块之间的第一伸缩筒、固定连接在两个第一伸缩气缸上的第二伸缩气缸、固定连接在两个第二伸缩气缸之间的第二伸缩筒以及用于带动第二伸缩筒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工作架与第二伸缩筒之间,所述第二伸缩气缸远离第一伸缩气缸的一端设置在工作架上。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浸釉机正常使用时,需要使用到夹持组件来带动任一青瓷杯体浸入到浸釉区域内实现浸釉操作,首先启动两个第一伸缩气缸不断地伸长然后带动第二伸缩气缸以及夹紧块随着两个第一伸缩气缸的伸长而不断地靠近,同时第一伸缩筒和第二伸缩筒会随着两个夹紧块的靠近和两个第二伸缩气缸的靠近而缩短,然后再将夹紧块插入到青瓷杯体内,等到夹紧块完全插入在青瓷杯体内之后启动第一伸缩气缸缩短,使得第一伸缩气缸带动两个夹紧块相互远离,直至夹紧块与青瓷杯体内壁紧密贴合停止驱动第一伸缩气缸,此时第一伸缩筒以及第二伸缩筒会随着第一伸缩气缸的缩短而伸长,再启动第二伸缩气缸伸长而带动夹紧块以及被夹紧的青瓷杯体浸入到浸釉区域内实现浸釉,等到青瓷杯体浸釉一段时间之后启动第二伸缩气缸缩短,使得第二伸缩气缸带动第一伸缩气缸和青瓷杯体移出浸釉区域,然后将青瓷杯体进行放置,再驱动第一伸缩气缸伸出而实现夹紧块不再贴合青瓷杯体内壁,同时启动驱动组件带动整个夹持组件进行转动,而夹紧块与青瓷杯体的接触位置发生改变之后带动第一伸缩气缸缩短,再次实现夹紧块与青瓷杯体的贴合,最后再启动第二伸缩气缸缩短使得青瓷杯体再次浸入浸釉区域内实现浸釉,而通过二次浸釉以及更换夹紧块与青瓷杯体接触的位置,则能够实现青瓷杯体浸釉的无死角,且青瓷杯体的浸釉效率以及效果也会进一步地提高。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工作架上的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伸缩筒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转动电机能够带动整个第二伸缩筒以及与第二伸缩筒连接在一起的两根固定杆和夹紧块在青瓷杯体内实现转动,而夹紧块与青瓷杯体的接触位置会发生改变,此时青瓷杯体与夹紧块的遮盖位置不再被遮盖则再通过第二伸缩气缸的伸长将青瓷杯体再次浸入浸釉区域内实现再次浸釉处理,从而能够实现青瓷杯体浸釉地更为全面,保证青瓷杯体浸釉的效果。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伸缩筒和第二伸缩筒均包括固定筒以及滑动连接在固定筒两端的伸缩节。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筒和两端的伸缩节能够形成第一伸缩筒和第二伸缩筒能够同时向两端实现伸长或者缩短,进而分别带动两端的物体进行移动,同时能够保证移动效率。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夹紧块相互远离的一端均设置有半球形凸块。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半球形凸块的设置能够减小夹紧块与青瓷杯体之间的接触面积,防止夹持组件与青瓷杯体接触面积过大而使得青瓷杯体产生较大的接触面,减小接触面积能够提高青瓷杯体的上釉效率。
[001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半球形凸块的外侧套设有橡胶套。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套的设置不仅能够增加半球形凸块与青瓷杯体之间的摩擦力,也能够防止半球形凸块在夹持青瓷杯体时青瓷杯体的表面产生较大的磨损。
[001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浸釉区域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储存青瓷杯体的放置区域,所述工作架上设置有用于将夹持组件和青瓷杯体从放置区域运输到浸釉区域的运输组件。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放置区域用于储存放置青瓷杯体,使得青瓷杯体浸釉之
前和浸釉之后均能够被放置在放置区域内,方便工作人员后续的操作,同时能够根据运输组件带动夹持组件以及青瓷杯体在放置区域和浸釉区域来回运输,进而能够方便青瓷杯体能够不断地实现浸釉操作,保证青瓷杯体生产的效率。
[001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运输组件包括设置在工作架上的驱动电机、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的丝杆以及通过螺纹连接设置在丝杆上的螺母座,两个所述第二伸缩气缸均滑动连接在螺母座上,所述转动电机固定连接在螺母座上。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驱动电机使得驱动电机带动丝杆在工作架上转动,而丝杆的转动便能够带动螺母座沿着丝杆的外壁实现转动,且驱动电机通过倒顺开关会顺时针和逆时针的转动,则螺母座会沿着丝杆外壁来回移动,进而螺母座能够带动整个夹持组件以及驱动组件在工作架上移动,而夹持组件便能够在放置区域的时候启动夹持青瓷杯体,然后随着运输组件的启动将夹持住的青瓷杯体运输到浸釉区域的位置实现浸釉处理,进而方便夹持组件夹取青瓷杯体以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青瓷杯无死角浸釉机,包括工作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架(1)上设置有浸釉区域(2),所述工作架(1)上放置有若干青瓷杯体,所述工作架(1)上设置有用于夹持青瓷杯体的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一伸缩气缸(8)、固定连接在两个第一伸缩气缸(8)上的夹紧块(9)、固定连接在两个夹紧块(9)之间的第一伸缩筒(11)、固定连接在两个第一伸缩气缸(8)上的第二伸缩气缸(13)、固定连接在两个第二伸缩气缸(13)之间的第二伸缩筒(12)以及用于带动第二伸缩筒(12)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工作架(1)与第二伸缩筒(12)之间,所述第二伸缩气缸(13)远离第一伸缩气缸(8)的一端设置在工作架(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青瓷杯无死角浸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工作架(1)上的转动电机(7),所述转动电机(7)的输出轴与第二伸缩筒(12)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青瓷杯无死角浸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筒(11)和第二伸缩筒(12)均包括固定筒以及滑动连接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慧珍
申请(专利权)人:龙泉市慧仙瓷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