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污染的菌种保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3371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9: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生物酶生产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酶生产用防污染的菌种保藏装置,降低了菌种被污染或菌种污染操作环境的概率。一种防污染的菌种保藏装置,包括管身,管身的顶部可拆卸安装有对接管,对接管的顶部可拆卸连接的管盖,对接管和管身的外壁上以及管盖的内壁上均开设有相配合的螺纹,对接管的外壁上以及管身的内壁上均开设有相配合的螺纹,对接管和管身之间、管身和管盖之间以及对接管和管盖之间均可通过相配合的螺纹旋合连接,对接管包括连接管且连接管呈锥管形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可拆卸的对接管避免了管身与移液器直接接触而剐蹭到液态菌种的问题,有效降低了菌种被污染或菌种污染操作环境的概率。菌种被污染或菌种污染操作环境的概率。菌种被污染或菌种污染操作环境的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污染的菌种保藏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生物酶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生物酶生产用防污染的菌种保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生产生物酶的过程中,需要将向原料中加入发酵用菌种,原料充分发酵后才可从中提取处生物酶,因此,在生物酶的生产过程包含有菌种的培养和保藏过程,由于菌种的保藏条件要求低温,因此,需要利用菌种保藏管分装菌种,再将菌种保藏管批量冷冻保存,分装菌种时,需要利用移液器吸取处理呈液态的菌种并输入保藏管中,此过程中,操作人员双手均处于悬空状态,且需要将移液器的输出端伸入保藏管内输出并在完成后抽出,而移液器在吸取菌种的过程中也需要浸入液态菌种,因此移液器的外壁上也会附着有液态菌种,则在操作人员悬空将移液器的输出端伸入并抽出保藏管的过程中,移液管与保藏管的管壁接触导致移液管外壁上的液态菌种被剐蹭留存在保藏管管口的概率较大,而旋合管盖则会导致管口的液态菌种渗出污染保藏管或污染操作人员的手部而扩大污染范围,甚至会增大管内的菌种被污染的概率,针对以上菌种污染场景,可提出一种防污染的菌种保藏装置,降低菌种被污染或菌种污染操作环境的概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污染的菌种保藏装置,降低了菌种被污染或菌种污染操作环境的概率。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防污染的菌种保藏装置,包括管身,管身的顶部可拆卸安装有对接管,对接管的顶部可拆卸连接的管盖,对接管和管身的外壁上以及管盖的内壁上均开设有相配合的螺纹,对接管的外壁上以及管身的内壁上均开设有相配合的螺纹,对接管和管身之间、管身和管盖之间以及对接管和管盖之间均可通过相配合的螺纹旋合连接。
[0006]优选的,管身和对接管均为透明材质。
[0007]优选的,对接管包括连接管且连接管呈锥管形结构,连接管的顶部连通有宽管且宽管的外壁尺寸与管身的外壁尺寸相同,连接管的底部连通有窄管,窄管的外壁尺寸与管身的内壁尺寸相配合。
[0008]优选的,连接管的内侧设置有定位套,定位套与连接管通过若干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连杆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定位套与连接管的中轴重合。
[0010]优选的,定位套呈锥管形结构。
[0011]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2]通过管盖、对接管以及管身的配合,使得在利用移液器将液态菌种分钟到多个保藏装置的过程中,仅仅对接管可能会与移液器发生直接接触,而管身和管盖的外侧或接口
处不会由于与移液器接触而剐蹭到液态菌种,确保了管身和管盖连接而成的整体以及内部的菌液的洁净度,有效降低了菌种被污染或菌种污染操作环境的概率。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为本技术整体外观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结构拆分示意图;
[0016]图3为对接管与定位套配合示意图。
[0017]图中:1、管身;2、对接管;3、管盖;4、连接管;5、宽管;6、窄管;7、定位套;8、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9]参照图1

3,一种防污染的菌种保藏装置,包括管身1,管身1的顶部可拆卸安装有对接管2,对接管2的顶部可拆卸连接的管盖3,对接管2和管身1的外壁上以及管盖3的内壁上均开设有相配合的螺纹,对接管2的外壁上以及管身1的内壁上均开设有相配合的螺纹,对接管2和管身1之间、管身1和管盖3之间以及对接管2和管盖3之间均可通过相配合的螺纹旋合连接。
[0020]本方案具备以下工作过程:
[0021]使用此保藏装置时,首先旋转拆卸下管盖3,再用移液器吸取液体态的菌种,将移液器的输出端伸入对接管2的内侧,再将移液器中的菌种输入管身1中,最后旋转拆卸下对接管2,最后将管盖3旋转安装在管身1上即可,以上操作过程中,会与移液器发生直接接触的只有对接管2,且在菌种分装完成后可直接拆卸下对接管2。
[0022]根据上述工作过程可知:
[0023]在将菌种转移到此保藏装置中的过程中,移液器全程与管身1和管盖3无接触,可有效避免管身1和管盖3的外侧或接口处剐蹭到移液器上的液态菌种的问题,有效降低了菌种被污染或菌种污染操作环境的概率。
[0024]进一步的,管身1和对接管2均为透明材质,便于观察管身1内的液态菌种量。
[0025]进一步的,对接管2包括连接管4且连接管4呈锥管形结构,连接管4的顶部连通有宽管5且宽管5的外壁尺寸与管身1的外壁尺寸相同,连接管4的底部连通有窄管6,窄管6的外壁尺寸与管身1的内壁尺寸相配合,液态菌种从对接管2内输入管身1内,不会辅佐在管身1的管口,保持了管口洁净度。
[0026]进一步的,连接管4的内侧设置有定位套7,定位套7与连接管4通过若干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连杆8固定连接,移液管的输出端伸入定位套7内再输出可确保输出的稳定性,并防止移液管与对接管2直接接触,进一步降低了污染概率。
[0027]进一步的,定位套7与连接管4的中轴重合。
[0028]进一步的,定位套7呈锥管形结构,便于移液器输出端对准定位套7。
[0029]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内。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污染的菌种保藏装置,包括管身(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身(1)的顶部可拆卸安装有对接管(2),所述对接管(2)的顶部可拆卸连接的管盖(3),所述对接管(2)和管身(1)的外壁上以及管盖(3)的内壁上均开设有相配合的螺纹,所述对接管(2)的外壁上以及管身(1)的内壁上均开设有相配合的螺纹,所述对接管(2)和管身(1)之间、管身(1)和管盖(3)之间以及对接管(2)和管盖(3)之间均可通过相配合的螺纹旋合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污染的菌种保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身(1)和对接管(2)均为透明材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污染的菌种保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管(2)包括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连义武运佐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埃斯腾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