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3229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具体地,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包括具有前光学表面和后光学表面的光学部分,其中前光学表面或后光学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为复曲面;和在光学部分的边缘处与光学部分相连接的支撑襻;其中,光学部分的边缘在4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人工晶状体,尤其地涉及一种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

技术介绍

[0002]这里提供的
技术介绍
描述用于总体上介绍本申请的背景。当前所署名申请人的在本
技术介绍
部分中所描述的程度上的工作,以及本描述中在申请时不构成现有技术的各方面,既非明示也非默示地被承认为与本申请相抵触的现有技术。
[0003]人工晶状体(IOL)是一种可以植入眼内的人工透镜,用来取代人眼的例如因白内障而变浑浊的自然晶状体,起到恢复视力的作用。人工晶状体被广泛应用于白内障医疗领域,白内障术后摘除了浑浊的晶状体,将人工晶状体植入眼内替代原来的晶状体,使外界物体聚焦成像在视网膜上,从而达到能够看清楚周围景物的目的。
[0004]眼睛屈光不正是能够明显影响成像质量的原因之一,而散光是眼睛屈光不正的一种状态。造成散光的原因是角膜或晶状体表面弯曲度不一致,如橄榄球状,导致相互垂直的两条子午线的屈光力不同,从而无法在视网膜上聚焦在一点,造成不清晰或重叠的影像。散光分为规则散光和不规则散光两种。屈光力差别最大的两条子午线为主子午线,两条主子午线相互垂直,为规则散光,这可通过镜片来矫正。各子午线的散光弯曲度不一致,为不规则散光。
[0005]老年性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是一种常见的屈光不正。在存在角膜散光的人眼中,单纯植入单焦非球面人工晶状体虽然能够解决白内障问题,但患者依然会受到散光对视力的影响而存在视力不佳的情况,无法实现脱镜目的。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Toric IOL)就是用于解决白内障且伴随有散光问题的一种人工晶状体,其在实现正常屈光的同时可以矫正角膜散光。
[0006]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对IOL散光轴与角膜散光轴的对准有严格的要求,因此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因其具有特殊轴位而对于晶状体植入后的旋转稳定性有很高的要求,否则将会影响散光的矫正效果。
[0007]鉴于此,本领域一直希望获得具有高旋转稳定性的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以同时矫正散光和实现良好的屈光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概要提供用于以简化形式介绍构思的选择,这些构思在下面的详细说明中将进一步描述。本概要不旨在辨识所要求保护主题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作在确定所要求保护主题的范围时的帮助。
[0009]在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包括:一种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包括:具有前光学表面和后光学表面的光学部分,其中所述前光学表面或后光学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为复曲面;和在所述光学部分的边缘处与所述光学部分相连接的支撑襻;其中所述光学部分的边缘在45
°
子午线处具有0.18mm

0.38mm的边缘厚度,并且所述光
学部分的边缘在全部子午线上的边缘厚度的差为0.02mm

0.22mm。
[0010]优选地,所述前光学表面或后光学表面中的一个为复曲面,并且所述前光学表面或后光学表面中的另一个为非球面。
[0011]优选地,其中所述前光学表面和后光学表面均为复曲面。
[0012]优选地,在所述复曲面所在的光学表面上均设置有以不连续的等间距分布的点或连续短线或点划线作为标记,以指示所述复曲面屈光度最小的子午线。
[0013]优选地,所述标记位于所述光学表面4.5mm的孔径外。
[0014]优选地,所述标记位于所述光学表面4.7mm的孔径外。
[0015]优选地,所述复曲面满足:,其中C
x
为屈光力最大的子午面的曲率,C
y
为与所述屈光力最小的子午面垂直的子午面的曲率,K
x
,K
y
,A
i
,B
i
分别为屈光力最大的子午面和屈光力最小的子午面上的圆锥系数和高阶非球面系数,X,Y分别为对应子午面上的坐标。
[0016]优选地,所述人工晶状体的等效球镜度为10D至30D,并且柱镜度为0.75D至10D。
[0017]优选地,所述光学部分的有效通光直径大于等于6mm。
[0018]优选地,所述襻为L型襻或C型襻,并且接触角为45
°
至70
°

[0019]优选地,所述襻以均分所述光学部分的圆周的方式设置。
[0020]优选地,所述人工晶状体由疏水性丙烯酸酯材料制成。
[0021]本申请的上述特征和优点以及其他特征和优点将从下面结合附图和随附权利要求对为实施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和最优模式的详细描述中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0022]在实施例的以下详细描述中仅通过示例方式呈现其它特征、优点和细节,详细描述参考附图,在附图中:
[0023]图1是根据本申请的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的示意图。
[0024]图2是根据本申请的不同柱镜度下各子午面处的边缘厚度分布。
[0025]图3是根据本申请的同一柱镜度下不同等效球镜度范围的边缘厚度分布。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的描述本质上仅是示范性的并且不旨在限制本申请、应用或使用。此外,无意于受到在前面的

技术介绍

技术实现思路
或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所呈现的任何明示或默示理论的限制。应当理解在整个附图中,相应的参考标记标识相似或相应的部件或特征。
[0027]现在将会进一步进行阐述本技术。在下面的段落中,更详细地限定本申请的不同方面。除非明显地相反指示,如此限定的每一方面可与任何其他(多个)方面进行结合。特别地,指示为优选或有利的任何特征可与指示为优选或有利的任何其它(多个)特征相结合。
[0028]参考图1,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Toric IOL)6通常由光学部分1和支撑襻2组成。光学部分1具有前光学表面3和后光学表面4,用于产生不同的光焦度;支撑襻2在光学部分
的边缘处与光学部分1相连接,用于IOL植入囊袋后对光学部分的机械支撑。如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在这里,“光学部分的边缘”指的是人工晶状体6的光学部分1的外缘5对人工晶状体的光学特性不产生影响的区域。人工晶状体光焦度的大小主要由前光学表面的曲率半径、后光学表面的曲率半径及中心厚度决定,其中前、后光学表面的曲率半径起主要决定因素。
[0029]人工晶状体的光学部分1和支撑襻2可以由同种材料制成,比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PMMA、硅胶、水凝胶、丙烯酸酯等。特别地,丙烯酸酯材料分为亲水型和疏水型,疏水型丙烯酸酯因为其具有高折射率、高延展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目前的人工晶状体材料。有利地,本申请的人工晶状体采用疏水型丙烯酸酯材料来制成。
[0030]在本申请的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IOL中,光学设计采用复曲面设计。换句话说,光学部分1的前光学表面3和后光学表面4中的至少一个为复曲面设计。例如,在根据本申请原理设计的一种人工晶状体中,光学部分1的前光学表面3可以为复曲面设计,后光学表面4可以为非球面设计;在根据本申请原理设计的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前光学表面和后光学表面的光学部分,其中所述前光学表面或后光学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为复曲面;和在所述光学部分的边缘处与所述光学部分相连接的支撑襻;其中,所述光学部分的边缘在45
°
子午线处具有0.18mm

0.38mm的边缘厚度,并且所述光学部分的边缘在全部子午线上的边缘厚度的差为0.02mm

0.22mm。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光学表面或后光学表面中的一个为复曲面,并且所述前光学表面或后光学表面中的另一个为非球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前光学表面和后光学表面均为复曲面。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复曲面所在的光学表面上均设置有以不连续的等间距分布的点或连续短线或点划线作为标记,以指示所述复曲面屈光度最小的子午线。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位于所述光学表面4.5mm的孔径外。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位于所述光学表面4.7mm的孔径外。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昭赵亚史宝娜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赛美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