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用人工晶状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3118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9: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动物用人工晶状体,能够提高植入的恢复性和安全性。动物用人工晶状体包括光学部,所述光学部包括中心区与环纹区,所述环纹区位于所述中心区外侧,包括在所述光学部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围绕所述中心区设置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具有第一侧表面,所述第一侧表面从所述中心区侧向外周侧朝凹进方向延伸。向延伸。向延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物用人工晶状体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动物用人工晶状体。

技术介绍

[0002]在兽医临床中,白内障是导致犬类、猫类失明最高的眼科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高严重影响犬类、猫类的视力。此外,也可经常可见到马等动物的白内障。
[0003]按发病年龄,犬的白内障可分为老年性白内障和先天性白内障。老年性白内障主要见于8岁以上的老龄犬。先天性白内障,主要见于大型品种的犬,比如美国可卡、松狮、萨摩耶、柯利、拉布拉多、澳大利亚牧羊犬等100个品种犬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0004]猫、犬动物晶状体的度数偏高,马眼部尺寸也大于人眼,所以动物晶状体在厚度、尺寸会明显偏大,动物在植入手术过程中,手术切口的大小决定了植入操作的恢复和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动物用人工晶状体,能够提高植入的恢复性和安全性。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动物用人工晶状体,包括光学部,所述光学部包括中心区与环纹区,所述环纹区位于所述中心区外侧,包括在所述光学部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围绕所述中心区设置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具有第一侧表面,所述第一侧表面从所述中心区侧向外周侧朝凹进方向延伸。
[0007]采用如上结构,由于光学部在中心区外具有环纹区,环纹区包括围绕中心区设置的环形槽,环形槽具有第一侧表面,第一侧表面从中心区侧向外周侧朝凹进方向延伸,因此,光线在入射到环纹区时,在第一侧表面处产生折射,该折射与中心区处的折射作用相同,从而可以使得,本技术的动物用人工晶状体能够获得与现有的人工晶状体大致相等的屈光能力,在此基础上,本技术的动物用人工晶状体的光学部的中心厚度小于现有的人工晶状体。也就是说,采用如上结构,能够减小动物用人工晶状体的光学部的中心厚度、体积、重量,以较小的眼球切口即可实现植入操作,从而能够提高植入的恢复性和安全性。
[0008]所述第一侧表面可以是球面形或非球面形。
[0009]所述环纹区在径向上占所述光学部直径的比例可以为5%

45%、15%

35%或者20%

30%。
[0010]作为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光学部的两个表面上都设有所述环纹区。
[0011]如此,可以有效地降低中心厚度,提高植入的恢复性、安全性。
[0012]作为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环形槽还具有第二侧表面,所述第二侧表面从外周侧向所述中心区侧朝凹进方向延伸。
[0013]采用如上结构,由于第二侧表面从外周侧向所述中心区侧朝凹进方向延伸,即倾斜于光轴方向,与平行于光轴方向的方式相比,能够使加工容易。
[0014]作为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环形槽还具有弧形部,所述弧形部连接在所述第一侧表面部和第二侧表面部之间。
[0015]采用如上结构,由于第一侧表面部和第二侧表面部之间具有过渡的弧形部,从而能够便于加工。
[0016]作为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环形槽深度为0.1

0.2mm。
[0017]环形槽深度小于0.1mm的话,难以充分发挥减薄厚度的作用,大于0.2mm的话,容易对成像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因此,环形槽深度为0.1

0.2mm,能够在减薄厚度的同时,保证成像质量。
[0018]作为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环形槽的数量为5个以下。
[0019]环形槽数量大于5的话,设定得过多,容易对对成像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因此,环形槽数量在5以下,能够保证成像质量。
[0020]作为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环形槽的数量为至少3个,相邻的所述环形槽之间的间距从内周侧向外周侧逐渐减小。
[0021]另外,作为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环形槽包括第一环形槽、第二环形槽和第三环形槽,所述第二环形槽相邻设置于所述第一环形槽和所述第三环形槽之间,所述第一环形槽和所述第二环形槽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二环形槽和所述第三环形槽的间距。
[0022]采用如上结构,能够容易地使环形槽的底部处于同一垂直于所述光学部的光轴方向的直线上,从而能够使整体保持一致,结构稳定。
[0023]作为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环形槽为多个,多个所述环形槽的底部处于同一垂直于所述光学部的光轴方向的直线上。
[0024]采用如上结构,从而能够使整体保持一致,结构稳定。
[0025]另外,动物活动方式较为剧烈,因此在晶状体植入后,晶状体在眼内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甚至会影响到安全性。因此,提供一个动物人工晶状体整体稳定性结构,保证晶状体植入后的稳定与安全,是本领域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技术中还提供如下可能的实现方式。
[0026]作为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光学部的中心厚度与光学部直径之比满足如下关系:犬类,1:8~1:7;猫类,1:5.5~1:4.5;马类,1:8~1:7。
[0027]通过将光学部的中心厚度与光学部直径之比设定在上述范围,如后面的实施例所证实的,能够提高动物用人工晶状体的稳定性。
[0028]作为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动物用人工晶状体的光焦度为:犬类,41D;猫类,53.5D;马类,18.5D。如此,可以在提供相对良好的光学成像性能的同时简化设计。
[0029]作为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动物用人工晶状体还包括从所述光学部向外延伸的支撑部,所述光学部的直径与所述动物用人工晶状体的包含所述支撑部在内的总直径之比为1:2.1~1:1.9、1:2.3~1:1.7或者1:2.5~1:1.5。
[0030]通过将光学部的直径与所述动物用人工晶状体的包含所述支撑部在内的总直径之比设定在上述范围,如后面的实施例所证实的,能够提高动物用人工晶状体的稳定性。
[0031]作为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动物用人工晶状体的支撑部径向长度与所述光学部的光学部直径之比为1:2.1~1:1.9、1:2.3~1:1.7或者1:2.5~1:1.5,其中,支撑部径向长度是指,沿着所述光学部的光轴方向看,以所述光学部的中心点为中心通过所述光学部
的外周边缘的第一圆和通过支撑部的最外侧端点的第二圆间在径向上的距离。
[0032]通过将支撑部径向长度与所述光学部的光学部直径之比设定在上述范围,如后面的实施例所证实的,能够提高动物用人工晶状体的稳定性。
[0033]作为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动物用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从所述光学部向外周侧弯曲延伸的一对L形支撑部。
[0034]作为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支撑部的端点过光学部中心线距离和所述光学部的光学部直径之比为1:7.1~1:6.9、1:7.3~1:6.7或者1:7.5~1:6.5,其中,所述支撑部端点过光学部中心线距离定义为,所述支撑部的周向端点到通过所述光学部的中心点和所述支撑部的最外侧端点的直线的距离,或者所述光学部的中心点到所述支撑部的周向端点处的切线的垂直距离。
[0035]通过将支撑部的端点过光学部中心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物用人工晶状体,包括光学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部包括中心区与环纹区,所述环纹区位于所述中心区外侧,包括在所述光学部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围绕所述中心区设置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具有第一侧表面,所述第一侧表面从所述中心区侧向外周侧朝凹进方向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物用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表面是球面或非球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物用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纹区在径向上占所述光学部直径的比例为5%

4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物用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纹区在径向上占所述光学部直径的比例为15%

3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物用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纹区在径向上占所述光学部直径的比例为20%

3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物用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光学部的两个表面上都设有所述环纹区。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物用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槽还具有第二侧表面,所述第二侧表面从外周侧向所述中心区侧朝凹进方向延伸。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物用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槽还具有弧形部,所述弧形部连接在所述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侧表面之间。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物用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槽深度为0.1

0.2mm。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物用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槽的数量为5个以下。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物用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槽的数量为至少3个,相邻的所述环形槽之间的间距从内周侧向外周侧逐渐减小。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物用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槽为多个,多个所述环形槽的底部处于同一垂直于所述光学部的光轴方向的直线上。13.根据权利要求1

12中任一项所述的动物用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部的中心厚度与光学部直径之比满足如下关系:犬类,1:8~1:7;猫类,1:5.5~1:4.5;马类,1:8~1:7。14.根据权利要求1

12中任一项所述的动物用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物用人工晶状体的光焦度为:犬类,41D;猫类,53.5D;马类,18.5D。
15.根据权利要求1

12中任一项所述的动物用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物用人工晶状体还包括从所述光学部向外延伸的支撑部,所述光学部的直径与所述动物用人工晶状体的包含所述支撑部在内的总直径之比为1:2.1~1:1.9。16.根据权利要求1

12中任一项所述的动物用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物用人工晶状体还包括从所述光学部向外延伸的支撑部,所述光学部的直径与所述动物用人工晶状体的包含所述支撑部在内的总直径之比为1:2.3~1:1.7。17.根据权利要求1

12中任一项所述的动物用人工晶状体,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甄彦杰郭淑艳李宁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爱博诺德医用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