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工作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2640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6:25
一种装配式工作井,包括设置在底部的刃脚环、设置于中部的首节井壁及设置在顶部自下而上分布的多组装配式井壁,首节井壁及装配式井壁采用分块装配结构,其中,首节井壁由1块S1型首节井壁块、2块S2型首节井壁块及3块S3型首节井壁块组成,装配式井壁由1块A型井壁块、2块B型井壁块及多块C型井壁块组成,每组装配式井壁的高度设置为2m,S1型首节井壁块上还设置有预留洞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大幅度减少现场施工时间和施工围蔽时间,降低对市政交通及周边环境的影响,实现安全、高效、绿色的装配施工。绿色的装配施工。绿色的装配施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工作井


[0001]本技术涉及盾构隧道和顶管隧道工程
,特别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工作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地铁隧道以及城市电力、雨水、污水顶管隧道的大规模建设,盾构隧道或顶管隧道常在建筑物密集的城区进行敷设,受周边环境限制,盾构或顶管隧道的工作井规模不宜太大,且工作井施工周期不宜过长,以尽量降低对周边建筑、道路等环境的影响。
[0003]现有技术中,第一类是采用地下连续墙或灌注桩的围护结构设置混凝土或钢内支撑,采用逐层开挖基坑,完成基坑施工后再施工内衬主体结构,最后进行盾构或顶管隧道施工;该方案围护结构和主体结构施工均需要较长工期,相应施工围蔽及交通疏解周期长,对周边环境影响大,工程综合造价高;且因围护结构为临时性结构,工程建造完毕后,围护结构承担的作用降低,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工程浪费;第二类是完全现场浇筑制作的沉井结构,采用现场分节制作、分节下沉方案,该方案因工作井结构全部在现场制作完成,需要较大的材料堆放及施工场地,造成临时用地范围大的问题,致使在建筑密集的城区难以实施,同时,工作井井壁结构现场分节制作,受施工工序及混凝土龄期限制,需要较长的施工工期,相应的施工围蔽及交通疏解周期长,对周边环境影响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盾构隧道或顶管隧道工作井规模大、施工工期长、对周边环境影响大、工程综合造价高、用地范围大等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工作井,可大幅度减少现场施工时间和施工围蔽时间,降低对市政交通及周边环境的影响,实现安全、高效、绿色的装配施工。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5]一种装配式工作井,包括设置在底部的刃脚环、设置于中部的首节井壁及设置在顶部自下而上分布的多组装配式井壁,所述首节井壁及装配式井壁采用分块装配结构,所述首节井壁由1块S1型首节井壁块、2块S2型首节井壁块及3块S3型首节井壁块组成,所述装配式井壁由1块A型井壁块、2块B型井壁块及多块C型井壁块组成,每组所述装配式井壁的高度设置为2m,所述S1型首节井壁块上还设置有预留洞门。
[0006]优选的,所述S1型首节井壁块的两侧设置S2型首节井壁块,所述S2型首节井壁块之间设置S3型首节井壁块;所述A型井壁块的两侧设置B型井壁块,所述B型井壁块之间设置C型井壁块。
[0007]优选的,所述S1型首节井壁块、S2型首节井壁块及S3型首节井壁块之间采用类H型钢构件连接;所述A型井壁块、B型井壁块及C型井壁块之间也通过类H型钢构件连接;所述装配式井壁之间通过竖向螺栓连接,所述类H型钢构件和竖向螺栓的外侧均设置止水条。
[0008]优选的,所述刃脚环为内壁楔形截面的圆环型结构。
[0009]优选的,所述首节井壁的直径小于刃脚环的直径,所述装配式井壁的直径小于首
节井壁的直径,
[0010]优选的,最后一组所述装配式井壁高出地面0.4

0.6m。
[0011]优选的,最后一组所述装配式井壁高出地面0.5m。
[0012]优选的,所述A型井壁块为双侧楔形截面,所述B型井壁块为单侧楔形截面,
[0013]优选的,所述刃脚环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制成,所述S1型首节井壁块、S2型首节井壁块及S3型首节井壁块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制成;所述A型井壁块、B型井壁块及C型井壁块同样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制成。
[0014]优选的,所述工作井采用圆形设计实现圆形受力优势以达到在工作井内无需设置内支撑结构的作用。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可用于盾构或顶管隧道施工的工作井,尤其在城区建设场地条件紧张、交通疏解压力大的情况下,本实用的装配式工作井结构工期短、质量高,可大幅度减少现场施工时间和施工围蔽时间,降低对市政交通及周边环境的影响,实现安全、高效、绿色的装配施工,同时因井壁结构兼做临时围护及主体结构,可明显节约土建工程造价,完美解决现有盾构隧道或顶管隧道工作井规模大、施工工期长、对周边环境影响大、工程综合造价高、用地范围大等各种问题。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装配式工作井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装配式工作井的剖面结构图;
[0019]图3为本技术首节井壁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装配式井壁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装配式井壁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上下侧装配式井壁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本技术首节井壁或装配式井壁的井壁块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4]图8为本技术预留洞门在沉井下沉施工期间采用临时封堵结构图;
[0025]图9为本技术装配式工作井施工完成示意图。
[0026]图中:1、刃脚环;2、首节井壁;3、装配式井壁;4、预留洞门、5、肋板、6、螺栓;7、40mm厚钢板;8、加筋钢板;9、翼缘板;3

1、A型井壁块、3

2、B型井壁块、3

3、C型井壁块;3

4、S1型首节井壁块;3

5、S2型首节井壁块、3

6、S3型首节井壁块;4

1、类H型钢构件;4

2、块间止水槽;4

3、类H型钢构件连接槽;4

4、壁间止水槽;4

5、竖向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保护的范围。
[0028]在本实用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
便于描述本实用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中的具体含义。下面根据本实用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0029]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做进一步描述:...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工作井,包括设置在底部的刃脚环、设置于中部的首节井壁及设置在顶部自下而上分布的多组装配式井壁,其特征在于,所述首节井壁及装配式井壁采用分块装配结构,所述首节井壁由1块S1型首节井壁块、2块S2型首节井壁块及3块S3型首节井壁块组成,所述装配式井壁由1块A型井壁块、2块B型井壁块及多块C型井壁块组成,每组所述装配式井壁的高度设置为2m,所述S1型首节井壁块上还设置有预留洞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工作井,其特征在于,所述S1型首节井壁块的两侧设置S2型首节井壁块,所述S2型首节井壁块之间设置S3型首节井壁块;所述A型井壁块的两侧设置B型井壁块,所述B型井壁块之间设置C型井壁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工作井,其特征在于,所述S1型首节井壁块、S2型首节井壁块及S3型首节井壁块之间采用类H型钢构件连接;所述A型井壁块、B型井壁块及C型井壁块之间也通过类H型钢构件连接;所述装配式井壁之间通过竖向螺栓连接,所述类H型钢构件和竖向螺栓的外侧均设置止水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相宇于清平邓嘉宁梁禹张箭吴雪光晏志禹杜子真韦锦呈陈志健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