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晶圆衬底外延全自动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2624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6: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晶圆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晶圆衬底外延全自动检测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顶部设置有密封机罩,所述机架的上表面通过支撑柱固定有机械臂,所述机械臂的一侧设置有自动检测机构,晶圆料框和校准框均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机械臂的另一侧设置有双面扫码组件,所述机械臂的活动端设置有晶圆夹爪和晶圆传感组件。该晶圆衬底外延全自动检测设备,通过密封机罩的设置,使该设备的工作空间采用密封设计,可以避免外部脏污进入工作区域,再通过机械臂、晶圆夹爪和晶圆传感组件的设置,来对晶圆进行自动取料,不仅可以保证取放的准确性,还提高了取料效率,同时避免人工拿取晶圆而造成表面脏污,影响产品质量的情况发生。发生。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晶圆衬底外延全自动检测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晶圆检测
,具体为一种晶圆衬底外延全自动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半导体,指常温下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材料,半导体在收音机、电视机以及测温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半导体是指一种导电性可受控制,范围可从绝缘体至导体之间的材料,无论从科技或是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半导体的重要性都是非常巨大的,而晶圆是指硅半导体集成电路制作所用的硅晶片,由于其形状为圆形,故称为晶圆,在硅晶片上可加工制作成各种电路元件结构,而成为有特定电性功能之IC产品,晶圆的原始材料是硅,而地壳表面有用之不竭的二氧化硅,二氧化硅矿石经由电弧炉提炼,盐酸氯化,并经蒸馏后,制成了高纯度的多晶硅,而随着集成电路日趋复杂化,人们对半导体测试设备功能、精度和响应速度的要求随之提高。
[0003]但目前大多数晶圆检测设备基本采用半自动化形式,需要大量人工来完成晶圆上下料,且使用的晶圆料盒一次只能人工上两个,需要不停地上下料,导致检测上料麻烦,影响检测效率,而且人工放置无法保证放置到位,从而影响检测效果,同时现有的晶圆检测设备,为了人工更好的上料,会采用开放式的检测设备,会存在外部脏污接触晶圆,而造成产品的脏污的风险,无法满足目前日益提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晶圆衬底外延全自动检测设备,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晶圆衬底外延全自动检测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顶部设置有密封机罩,所述机架的上表面通过支撑柱固定有机械臂,所述机械臂的一侧设置有自动检测机构,晶圆料框和校准框均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机械臂的另一侧设置有双面扫码组件,所述机械臂的活动端设置有晶圆夹爪和晶圆传感组件。
[0008]可选的,所述自动检测机构包括减震支腿、底座、XY轴精密运动模组、检测平台、安装立柱和检测相机,所述减震支腿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表面设置有XY轴精密运动模组,所述XY轴精密运动模组的活动端通过螺栓连接有检测平台,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安装立柱,所述安装立柱的一侧设置有检测相机。
[0009]可选的,所述晶圆料框的内部设置有放置层,所述晶圆料框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检测晶圆放置情况的对射传感组件。
[0010]可选的,所述晶圆料框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晶圆料框呈环形阵列的形式分布在所述机械臂的周向。
[0011]可选的,所述底座和安装立柱的材质均为大理石材质,所述检测相机的表面设置有保护板。
[0012]可选的,所述减震支腿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减震支腿呈矩形阵列的形式分布在所述底座的底部。
[0013](三)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晶圆衬底外延全自动检测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该晶圆衬底外延全自动检测设备,通过密封机罩的设置,使该设备的工作空间采用密封设计,可以避免外部脏污进入工作区域,再通过机械臂、晶圆夹爪和晶圆传感组件的设置,来对晶圆进行自动取料,不仅可以保证取放的准确性,还提高了取料效率,同时避免人工拿取晶圆而造成表面脏污,影响产品质量的情况发生,通过对射传感组件的设置,来对放置的晶圆进行检测感应,提醒操作人员放置到位。
[0016]2、该晶圆衬底外延全自动检测设备,通过多个晶圆料框存放晶圆的设置,扩大了该设备的储料功能,使该设备一次可以上更多的晶圆,来节省上料时间,进而提高检测效率,而通过自动检测机构中的底座和安装立柱采用大理石材质,同时再配合减震支腿使用,使该设备在对晶圆检测时,晶圆移动更加稳定,大大提高了该设备的检测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密封机罩内部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晶圆料框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自动检测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机械臂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机架;2、密封机罩;3、机械臂;4、自动检测机构;401、减震支腿;402、底座;403、XY轴精密运动模组;404、检测平台;405、安装立柱;406、检测相机;5、晶圆料框;6、双面扫码组件;7、校准框;8、晶圆夹爪;9、晶圆传感组件;10、对射传感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4]请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晶圆衬底外延全自动检测设备,包括机架1,机架1的顶部设置有密封机罩2,机架1的上表面通过支撑柱固定有机械臂3,机械臂3的一侧设置有自动检测机构4,自动检测机构4包括减震支腿401、底座402、XY轴精密运动模组403、检测平台404、安装立柱405和检测相机406,减震支腿401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底座402,底座402的表面设置有XY轴精密运动模组403,XY轴精密运动模组403的活动端通过螺栓连接有检测平台404,通过XY轴精密运动模组403对检测平台404进行XY轴向的移动,使检测平台404带着晶圆移动到检测相机406正对处,来提高检测相机406的检测效果,底座402的顶部设置有安装立柱405,安装立柱405的一侧设置有检测相机406,底座402和安装立柱405的材质均为大理石材质,检测相机406的表面设置有保护板,来对检测相
机406进行保护,减震支腿401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减震支腿401呈矩形阵列的形式分布在底座402的底部,通过减震支腿401来减轻XY轴精密运动模组403移动检测平台404时产生的震动;
[0025]晶圆料框5和校准框7均设置于机架1上,机架1上设置有放置座,晶圆料框5与放置座卡接在一起,来方便晶圆料框5带着晶圆放置在机架1上,在晶圆夹爪8取料时出现位置偏移的情况下,放到校准框7重新取一下,进行取料校准,提高取料的精确度,晶圆料框5的内部设置有放置层,晶圆料框5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检测晶圆放置情况的对射传感组件10,对射传感组件10可以对放置在晶圆料框5内的晶圆进行位置感应检测,使晶圆放置到位,晶圆料框5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晶圆料框5呈环形阵列的形式分布在机械臂3的周向,机械臂3的另一侧设置有双面扫码组件6,机械臂3的活动端设置有晶圆夹爪8和晶圆传感组件9。
[0026]本技术中,该装置的工作步骤如下:
[0027]1、操作人员先把晶圆片放到晶圆料框5里面,当晶圆料框5装满后,再将10个晶圆料框5依次放入机架1上的放置座,当晶圆料框5放好后按启动按钮设备开始工作;
[0028]2、然后机械臂3带着晶圆传感组件9来到第一个晶圆料框5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晶圆衬底外延全自动检测设备,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顶部设置有密封机罩(2),所述机架(1)的上表面通过支撑柱固定有机械臂(3),所述机械臂(3)的一侧设置有自动检测机构(4),晶圆料框(5)和校准框(7)均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机械臂(3)的另一侧设置有双面扫码组件(6),所述机械臂(3)的活动端设置有晶圆夹爪(8)和晶圆传感组件(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晶圆衬底外延全自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检测机构(4)包括减震支腿(401)、底座(402)、XY轴精密运动模组(403)、检测平台(404)、安装立柱(405)和检测相机(406),所述减震支腿(401)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底座(402),所述底座(402)的表面设置有XY轴精密运动模组(403),所述XY轴精密运动模组(403)的活动端通过螺栓连接有检测平台(404),所述底座(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巍徐礼翔王权湛思陈超科吴林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智立方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