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立武专利>正文

生物质燃料热能转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2569 阅读:2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是生物质燃料热能转换装置。通过生物质燃料干馏气发生器和干馏气净化降温器及主、副燃烧器与气体配送管路构成,用于炊事、采暖、烧炕和加热热水,其热量能够完全转化并利用,具有热转换效率高,操作使用方便,卫生环保的特点。适宜以生物质颗粒燃料为燃料的加热装置使用。(*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提供的是生物质燃料热能转换装置
技术介绍
北京一些公司广泛推广的秸秆气化燃烧炉是将粉末状的农作物秸秆装入到燃气 发生器的腔体内,点火后,在空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并产生部分干馏效应。在干馏状态下, 秸秆粉末在不完全燃烧的状态下,产生干馏气体,点燃后进行加热使用。 目前的秸秆生物质气化燃烧炉基本结构是在一筒状的容器内底部设有清灰口, 内部下侧设有炉排,在炉排下部接通有鼓风机,在炉排上部到炉口之间为燃料填加与干馏 气化腔,炉口上部设有炉盖,在炉盖上设有干馏气排出口和排烟口 ,干馏气管路分别与燃气 炉具相连通。目前秸秆生物质气化燃烧炉存在的最大缺点是 1、灰尘、烟气与干馏气一并通过管路在燃气炉具燃烧与扩散,其中可燃气能够燃 烧,而灰尘和烟气则不能燃烧,但随着干馏器的燃烧扩散到环境空气中,产生污染和难闻的 有毒有害物质。尤其是干馏焦油在燃烧的同时,弥漫在燃烧炉具的周围,产生难闻的气味和 有害气体的挥发。 2、由于生物质燃料首先燃烧时需要大量的氧气,而后进入到不完全燃烧和干馏过程,所以,当氧气过量时,产生干馏气少,难以点燃和燃烧,当氧气缺乏到一定程度时,则不能维持生物质燃料的干馏过程,所以,容易出现断火的现象,并且也容易产生爆燃的危险。 3、粉末状的生物质燃料密度较小,其中所存在的空气较多,当部分燃烧时,所产生的灰尘容易阻挡气体的交换,限制了燃烧的继续,也容易产生断火现象。 4、由于粉末状的生物质燃料密度小,则达到同样的干馏气产出量和产气时间就需要较大的筒状容器,所以占用空间较大。 5、在同等容积状态下,所装入的燃料较少,要保持足够的产气时间就需要不断加 入燃料,给使用带来不便。 6、由于诸多制约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秸秆气化炉的推广由热到冷,众多使用者 惊呼上当受骗。 其实,生物质燃料燃烧利用有诸多优越之处,就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的技术方法, 也没有新的气化装置的问世。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生物质燃料燃烧炉的缺点,本技术提供了生物质燃料热能转换 装置。该装置通过生物质颗粒燃料干馏气发生器与净化器结合,解决生物质燃料气化与净 化和燃烧利用的技术问题。 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 生物质颗粒燃料干馏气发生器结构用金属板制成圆筒形或方形的生物质颗粒燃料干馏气发生器的壳体,为双层结构,其内层与外层具有间距,其间距成为干馏气冷却水 套,水套内设置有螺旋或上下布置的干馏气管,其下端与燃料腔相通,上部与集气腔汇合, 水套内壁之间作为燃料腔,燃料腔的上侧设有空气进口 ,其上连接有气体交换管,在通往空 气进口的近端的管上设有进排气阀,燃烧腔下部安装有排杆,上部设有双沿内槽的水封口, 在水封口上盖有盖,壳体下侧外部设有点火清灰门,从集气腔上连接干馏气连通管并与干 馏气净化降温器连通。干馏气净化降温器结构干馏气净化降温器也为圆筒形或方形的结构,其内部分别设有过滤腔、降尘腔和冷却腔,其腔体外壳设有干馏气净化降温器降温水套,其内装有冷却水;干馏气接入到过滤腔内,从其底部进入到降尘腔扩散降尘,经过过滤和降尘的干馏气从冷却腔底部进入到冷却腔内冷却,在冷却腔上设有风口 ,风泵的吸入口接在风口上,经过冷却的干馏气从风泵的排气口输送到干馏气主输送管内,其管上安装有干馏气主输送管控制阀,干馏气吹入到主燃烧器进行燃烧;在过滤腔、降尘腔和冷却腔的底部连接有焦油排出管阀和灰尘排出管阀,在干馏气主输送管连通有废气排放管阀并与气体交换管连通。 副燃烧器体结构副燃烧器体为圆筒形或方形的金属板结构,其外围为外壁,外壁内设有加热水套,上部设有烟气排出口 ,在燃烧器腔体的下部安装有副燃烧器,副燃烧器的一侧与干馏气副输送管相连通,输送管上安装有干馏气副输送管阀,干馏气副输送管的上端与干馏气主输送管相连通。 散热器的连接当使用干馏气作为燃料燃烧通过散热器取暖时,其副燃烧器体的 水套上端通过管路接在散热器的上端,副燃烧器体的水套的下端通过管路接在散热器的下 端,构成水路循环。副燃烧器燃烧所生成的烟气通过烟气排出口通过炕体排出,或对用热器 进行低温加热。 热水交换器的连接当使用副燃烧器进行燃烧时,能够加热热水换热器,在热水换 热器内装入水,在热水换热器的下部连接有换热器进水管,上端连接有换热器热水出管。热 水换热器安装在副燃烧器体或散热器的外部与上部。 干馏气冷却降温水的连接从生物质颗粒燃料干馏气发生器的干馏气冷却水套的 下部和干馏气净化降温器的过滤腔、降尘腔及冷却腔的干馏气净化降温器降温水套的下部 分别接出管路与回流管相连通,并接入到回水管上,从散热器上端所连接的热水管上通过 管路分别接到干馏气净化降温器的上端,同时接入到生物质颗粒燃料干馏气发生器的干馏 气冷却水套的上部,构成干馏气降温水的循环降温和热能综合利用。 积极效果是本技术具有燃料利用率与转化率高、无有害气体和焦油的空气 扩散、能够充分利用所产生的热量、设计完善、无粉尘及有害气体排放、操作管理方便和使 用周期长的特点,能够进行炊事、采暖、烧炕和加热热水。适宜以生物质颗粒燃料为燃料的 加热装置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图 图中,O.气体交换管,1.生物质颗粒燃料干馏气发生器 1. 1.点火清灰门,1. 2.排 杆,1.3.燃料腔,1.4.干馏气冷却水套,1.5.干馏气管,1.6.空气进口,1.7.空气阀, 1.8.水封槽,1.9.盖,2.干馏气连通管,3.干馏气净化降温器,3.0.过滤腔,3. 1.降尘腔,3.2.冷却腔,3.3.风泵,3.4.吸气口,3.5.焦油排出管阀,3.6.灰尘排出管阀,3.7.废气排 放管阀,4.干馏气主输送管,4. 1.干馏气主输送管控制阀,5.主燃烧器,6.干馏气副输送 管,6. 1.干馏气副输送管控制阀,7.副燃烧器,8.副燃烧器体,8. 1.烟气排出口,8.2.加热 水套,9.散热器,9.0.回流管,9. 1.回水管,9.2.热水管,IO.热水换热器,IO. 1.换热器进 水管,IO. 2.换热器热水出管。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l进行说明 生物质颗粒燃料干馏气发生器结构用金属板制成圆筒形或方形的生物质颗粒燃 料干馏气发生器1的壳体,为双层结构,其内层与外层具有间距,其间距成为干馏气冷却水 套1.4,水套内设置有螺旋或上下布置的干馏气管1.5,其下端与燃料腔相通,上部与集气 腔汇合,水套内壁之间作为燃料腔1.3,燃料腔的上侧设有空气进口 1.6,其上连接有气体 交换管O,在通往空气进口的近端的管上设有进排气阀1. 7,燃烧腔下部安装有排杆1. 2,上 部设有双沿内槽的水封口 1.8,在水封口上盖有盖1.9,壳体下侧外部设有点火清灰门1.1, 从集气腔上连接干馏气连通管并与干馏气净化降温器连通。 干馏气净化降温器结构干馏气净化降温器也为圆筒形或方形的结构,其内部分 别设有过滤腔3. 0、降尘腔3. 1和冷却腔3. 2,其腔体外壳设有干馏气净化降温器降温水套, 其内装有冷却水;干馏气接入到过滤腔内,从其底部进入到降尘腔扩散降尘,经过过滤和降 尘的干馏气从冷却腔底部进入到冷却腔内冷却,在冷却腔上设有风口,风泵3. 3的吸入口 3. 4接在风口上,经过冷却的干馏气从风泵的排气口输送到干馏气主输送管4内,其管上安 装有干馏气主输送管控制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生物质燃料热能转换装置,其特征是:生物质颗粒燃料干馏气发生器结构:用金属板制成圆筒形或方形的生物质颗粒燃料干馏气发生器(1)的壳体,为双层结构,其内层与外层具有间距,其间距成为干馏气冷却水套(1.4),水套内设置有螺旋或上下布置的干馏气管(1.5),其下端与燃料腔相通,上部与集气腔汇合,水套内壁之间作为燃料腔(1.3),燃料腔的上侧设有空气进口(1.6),其上连接有气体交换管(0),在通往空气进口的近端的管上设有进排气阀(1.7),燃烧腔下部安装有排杆(1.2),上部设有双沿同时接入到生物质颗粒燃料干馏气发生器(1)的干馏气冷却水套(1.4)的上部,构成干馏气降温水的循环降温和热能综合利用。内槽的水封口(1.8),在水封口上盖有盖(1.9),壳体下侧外部设有点火清灰门(1.1),从集气腔上连接干馏气连通管并与干馏气净化降温器连通;干馏气净化降温器结构:干馏气净化降温器也为圆筒形或方形的结构,其内部分别设有过滤腔(3.0)、降尘腔(3.1)和冷却腔(3.2),其腔体外壳设有干馏气净化降温器降温水套,其内装有冷却水;干馏气接入到过滤腔内,从其底部进入到降尘腔扩散降尘,经过过滤和降尘的干馏气从冷却腔底部进入到冷却腔内冷却,在冷却腔上设有风口,风泵(3.3)的吸入口(3.4)接在风口上,经过冷却的干馏气从风泵的排气口输送到干馏气主输送管(4)内,其管上安装有干馏气主输送管控制阀(4.1),干馏气吹入到主燃烧器(5)进行燃烧;在过滤腔、降尘腔和冷却腔的底部连接有焦油排出管阀(3.5)和灰尘排出管阀(3.6),在干馏气主输送管连通有废气排放管阀(3.7)并与气体交换管连通;副燃烧器体结构:副燃烧器体为圆筒形或方形的金属板结构,其外围为外壁,外壁内设有加热水套(8.2),上部设有烟气排出口(8.1),在燃烧器腔体的下部安装有副燃烧器(7),副燃烧器的一侧与干馏气副输送管相连通,输送管上安装有干馏气副输送管阀(6.1),干馏气副输送管的上端与干馏气主输送管相连通;散热器的连接:当使用干馏气作为燃料燃烧通过散热器(9)取暖时,其副燃烧器体的水套上端通过管路接在散热器的上端,副燃烧器体的水套的下端通过管路接在散热器的下端,构成水路循环,副燃烧器燃烧所生成的烟气通过烟气排出口通过炕体排出,或对用热器进行低温加热;热水交换器的连接:当使用副燃烧器(8)进行燃烧时,能够加热热水换热器(10),在热水换热器内装入水,在热水换热器的下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立武
申请(专利权)人:何立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