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剪力墙柱模板加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72335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剪力墙柱模板加固系统,包括:前后相对设置的两模板;多个竖向钢制背楞;多个横向钢制背楞,分别设置于两模板的各竖向钢制背楞外侧;以及多个加固件,每一加固件包括通丝螺杆、套管、两锥形胶杯和两紧固件,套管套设于通丝螺杆中部,通丝螺杆两端分别与两锥形胶杯螺纹连接,两锥形胶杯分别抵紧两模板内侧面,且通丝螺杆两端分别穿过两模板并连接两紧固件,每一紧固件压紧一横向钢制背楞组的两横向钢制背楞,以使横向钢制背楞压紧竖向钢制背楞。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有效控制模板的变形减少涨模,且可以节省木方背楞,精准有效的控制模板截面净控尺寸,解决了传统加固方式中因水泥衬块或顶模棍歪斜,剪力墙柱截面尺寸偏差过大的问题。过大的问题。过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剪力墙柱模板加固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剪力墙柱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剪力墙柱模板加固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剪力墙柱施工过程中发现,传统的普通剪力墙柱木模板加固形式存在以下弊端有:模板抗弯性能较差,木方背楞的抗弯刚度较小,容易出现涨模,为保证剪力墙混凝土不涨模,竖向钢制背楞和横向钢制背楞的间距一般较密,浪费材料;剪力墙中间的模板净控尺寸完全依靠水泥衬块和钢筋顶模棍控制,现在住宅追求高品质和高质量,很多业主处于混凝土整体强度和抗渗漏的考虑,已不允许使用水泥衬块,而且水泥衬块和钢筋顶模棍在放置和合模过程中容易歪斜,合模后无法调整,会造成剪力墙截面尺寸出现较大的负偏差,且钢筋顶模棍无法重复利用造成钢筋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为了解决剪力墙柱容易涨模、以及导致剪力墙截面尺寸偏差过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剪力墙柱模板加固系统。
[0004]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剪力墙柱模板加固系统,包括:
[0005]前后相对设置的两模板;
[0006]多个竖向钢制背楞,分别设置于两所述模板侧背面,每一所述模板上各所述竖向钢制背楞沿着所述模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0007]多个横向钢制背楞,分别设置于两所述模板的各所述竖向钢制背楞外侧,每一所述模板上两所述横向钢制背楞组成一横向钢制背楞组,每一所述模板上各所述横向钢制背楞组沿着高度方向间隔设置;
[0008]以及多个加固件,分别设置于各组横向钢制背楞组上,每一所述加固件包括通丝螺杆、套管、两锥形胶杯和两紧固件,所述套管套设于所述通丝螺杆中部,所述通丝螺杆两端分别与两所述锥形胶杯螺纹连接,两所述锥形胶杯分别抵紧两所述模板内侧面,且所述通丝螺杆两端分别穿过两所述模板并连接两所述紧固件,每一所述紧固件压紧一横向钢制背楞组的两横向钢制背楞,以使所述横向钢制背楞压紧所述竖向钢制背楞。
[0009]进一步地,所述紧固件为燕尾卡,所述燕尾卡设有两弧形抱耳,所述燕尾卡中部与所述通丝螺杆螺纹连接,两所述弧形抱耳抱紧一横向钢制背楞组的两横向钢制背楞。
[0010]进一步地,所述锥形胶杯一端插入所述套管内、另一端与所述模板的内侧面相抵。
[0011]进一步地,各所述加固件均匀排列为多行多列。
[0012]进一步地,所述竖向钢制背楞为方钢,所述横向钢制背楞为钢管。
[0013]进一步地,所述模板为黑模板。
[0014]进一步地,所述套管为PVC管。
[0015]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0016]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剪力墙柱模板加固系统,通过竖向钢制背楞和横向钢制背楞对模
板进行加固,提升背楞的抗弯刚度,能有效控制模板的变形减少涨模,且可以节省木方背楞。
[0017]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剪力墙柱模板加固系统,采用通丝螺杆和锥形胶杯螺纹连接,可将两个锥形胶杯之间的距离调节至与剪力墙柱同厚,精准有效的控制模板截面净控尺寸,解决了传统加固方式中因水泥衬块或顶模棍歪斜,剪力墙柱截面尺寸偏差过大的问题。
[0018]3、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剪力墙柱模板加固系统,通过套管和锥形胶杯防止混凝土进入套管粘结通丝螺杆,使通丝螺杆和胶杯可重复利用。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剪力墙柱模板加固系统的平面图;
[0020]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剪力墙柱模板加固系统的剖视图;
[0021]图3是加固件的安装示意图。
[0022]图中:1

模板、2

竖向钢制背楞、3

横向钢制背楞、4

通丝螺杆、5

紧固件、6

套管、7

锥形胶杯。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下面介绍的是本专利技术的多个可能实施例中的较优的一个,旨在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基本了解,但并不旨在确认本专利技术的关键或决定性的要素或限定所要保护的范围。
[0024]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0025]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
[0026]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
[0027]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中涉及到电路和电子元器件以及模块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专利技术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于内部结构和方法的改进。
[0028]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9]请参考图1和2,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剪力墙柱模板1加固系统,应用于剪力墙柱的混凝土模板1的加固,该剪力墙柱模板1加固系统主要包括两模板1、多个竖向钢制背楞2、多个横向钢制背楞3、以及多个加固件。
[0030]两所述模板1均竖直设置,且前后相对,两所述模板1分别为剪力墙柱的两侧模板1。优选的,所述模板1为黑模板1,减少模板1拼缝错台,提高混凝土表面成型质量。
[0031]多个竖向钢制背楞2分别设置于两所述模板1侧背面,每一所述模板1上各所述竖向钢制背楞2沿着所述模板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每一所述模板1上各所述竖向钢制背楞2沿着所述模板1长度方向等间距间隔设置。优选的,所述竖向钢制背楞2为方钢,所述竖向钢制背楞2一侧与所述模板1背门贴合且固定连接。
[0032]多个横向钢制背楞3分别设置于两所述模板1的各所述竖向钢制背楞2外侧,每一所述模板1上两所述横向钢制背楞3组成一横向钢制背楞3组,每一所述模板1上各所述横向钢制背楞3组沿着高度方向间隔设置。如图2所示,每一所述模板1上各所述横向钢制背楞3组沿着高度方向等间距间隔设置,且各所述横向钢制背楞3与各所述竖向钢制背楞2垂直设置且将各所述竖向钢制背楞2压住。优选的,所述横向钢制背楞3为钢管。
[0033]以及多个加固件,分别设置于各组横向钢制背楞3组上。如图*所示,各所述加固件均匀排列为多行多列,以便均匀作用于各组横向钢制背楞3组。
[0034]然后如图3所示,每一所述加固件包括通丝螺杆4、套管6、两锥形胶杯7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剪力墙柱模板加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后相对设置的两模板;多个竖向钢制背楞,分别设置于两所述模板侧背面,每一所述模板上各所述竖向钢制背楞沿着所述模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横向钢制背楞,分别设置于两所述模板的各所述竖向钢制背楞外侧,每一所述模板上两所述横向钢制背楞组成一横向钢制背楞组,每一所述模板上各所述横向钢制背楞组沿着高度方向间隔设置;以及多个加固件,分别设置于各组横向钢制背楞组上,每一所述加固件包括通丝螺杆、套管、两锥形胶杯和两紧固件,所述套管套设于所述通丝螺杆中部,所述通丝螺杆两端分别与两所述锥形胶杯螺纹连接,两所述锥形胶杯分别抵紧两所述模板内侧面,且所述通丝螺杆两端分别穿过两所述模板并连接两所述紧固件,每一所述紧固件压紧一横向钢制背楞组的两横向钢制背楞,以使所述横向钢制背楞压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康李维蒋继萱宁欢苏王超张杰邱峰张雷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华中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