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管防喷盒组件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72250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续管防喷盒组件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所述连续管防喷盒组件检测系统,包括液压系统和液压振动平台;所述液压振动平台的振动端上用以竖向安装连续管防喷盒组件;所述连续管防喷盒组件包括防喷盒和标准密封盒;所述防喷盒具有两个油口和两个侧油口,所述标准密封盒具有两个油口,所述液压振动平台具有上油口和下油口,所述液压振动平台的上油口和下油口、所述标准密封盒的两个油口以及所述防喷盒的两个油口和两个侧油口均与所述液压系统连通;所述液压系统用以驱动所述液压振动平台的振动端上下往复振动,并向所述防喷盒和标准密封盒供应液压油其结构简单,且检测效果好。检测效果好。检测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管防喷盒组件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油气开采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续管防喷盒组件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连续管作业是以当前的井口压力为工作压力,防喷盒是连续管作业的主要井控屏障,用于在起下连续管时隔离井筒压力,是在连续管运动状态下起密封井口作用。如果防喷盒密封不住井下的高压流体,设备就无法正常进行作业,流体的泄露也会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根据油田现场作业要求,防喷盒使用一定周期就要对其进行密封性能检测。目前国内对防喷盒密封性能的检测停留在静密封检测阶段,还没有一套完整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对其进行动密封检测,但静密封监测(即在检测过程中连续管防喷盒组件始终处竖直不动的状态下)的检测效果较差,其无法模拟防喷盒在井口上下振动时的密封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集成化程度高,且操控方便的连续管防喷盒组件检测系统。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连续管防喷盒组件检测系统,包括液压系统和液压振动平台;
[0005]连续管防喷盒组件安装在所述液压振动平台的振动端上;
[0006]所述连续管防喷盒组件包括防喷盒、标准密封盒以及连续管(24),所述连续管穿设在所述防喷盒以及标准密封盒上,所述防喷盒(21)和标准密封盒与所述液压系统连接并在液压系统提供的液压油作用下与所述连续管外壁密封接触;
[0007]所述液压系统为所述液压振动平台提供液压油,并使所述液压振动平台的振动端驱动连续管防喷盒组件上下往复振动;
[0008]其中,连续管防喷盒组件实际是油气开采常用的组件,现对其具体结构进行详细说明,以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方案,连续管防喷盒组件包括待检测的防喷盒、连续管、转换接头和标准密封盒(标准密封盒为密封性能无缺陷的密封盒),所述防喷盒具有两个油口和两个侧油口,所述标准密封盒具有两个油口,所述双头伸缩缸具有上油口和下油口,其中所述防喷盒的下端与所述转换接头的上端密封对接,所述标准密封盒的上端与所述转换接头的下端密封对接,所述连续管的下端依次穿过并穿出所述防喷盒、转换接头和标准密封盒,且连续管的两端的构成所述连续管防喷盒组件的两端,且所述连续管、防喷盒、转换接头和标准密封盒共同围合形成一个环形的腔室,而转换接头上具有一个贯穿其内外的注液口,在连续管、防喷盒、转换接头和标准密封盒组装完成后,分别通过防喷盒的油口和标准密封盒的油口向防喷盒和标准密封盒内注入液压油使得防喷盒和标准密封盒的内孔与连续管的外壁密封贴合(防喷盒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调节其内部的控制压力的大小,控制防喷盒内部密封件(胶芯)与连续管接触的松紧程度,从而实现防喷盒对运动中的连续管的密封效果,
而标准密封盒的工作原理与防喷盒的工作原理相当),此时所述连续管、防喷盒、转换接头和标准密封盒共同围合形成环形的腔室为密封的环形腔室,同时注液口与密封腔室连通,此时通过注液口可向密封腔室内注入检测液体并观察连续管防喷盒组件是否存在检测液体的泄露以检测密封盒的密封性。
[0009]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由液压系统向液压振动平台供应液压油,并带动液压振动平台上下振动,同时由液压系统向标准密封盒通入液压以使得标准密封盒与连续管之间进行密封,另外,由液压系统向防喷盒注入液压油以使得防喷盒与连续管之间进行密封,而液压系统向防喷盒的侧油口供油以使得防喷盒的侧门打开或关闭以便于更换其内部的胶芯,从而模拟连续管防喷盒组件在井口工作状态下的情景对防喷盒进行密封性能测试,其测试效果更佳。
[0010]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液压振动平台包括安装座、双头伸缩缸和两个连接板,
[0011]所述双头伸缩缸竖向设置且具有作为振动端的两个伸缩端,两个所述连接板均水平设置并上下间隔安装在所述双头伸缩缸的两个伸缩端;
[0012]两个所述连接板分别与所述连续管的上下两端连接,所述双头伸缩缸伸缩以带动所述连续管防喷盒组件上下往复振动;
[0013]所述双头伸缩缸与所述液压系统连接。
[0014]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可将连续管防喷盒组件竖向设置且其两端固定在两个连接板上,并由双头伸缩缸带动连接板和连续管防喷盒组件上下振动。
[0015]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双头伸缩缸设有多个;
[0016]多个所述双头伸缩缸环向间隔分布,并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
[0017]每个所述双头伸缩缸的两个伸缩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板连接;
[0018]多个所述双头伸缩缸同步伸缩以带动所述连续管防喷盒组件上下往复振动。
[0019]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使得两个连接板上下往复振动时的稳定性更佳。
[0020]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座为水平设置的环形件,所述连续管防喷盒组件竖向穿过所述安装座的内孔。
[0021]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此时多个双头伸缩缸的安装更佳方便,同时便于连续管防喷盒组件的放置和安装。
[0022]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液压系统包括油箱、供油泵和四个换向阀;
[0023]所述防喷盒具有两个油口和两个侧油口,所述标准密封盒具有两个油口,所述液压振动平台具有上油口和下油口,所述液压振动平台的上油口和下油口、所述标准密封盒的两个油口以及所述防喷盒的两个油口和两个侧油口均与所述液压系统连通;
[0024]所述供油泵的进油口与所述油箱连通;
[0025]所述换向阀具有进油口、回油口和两个工作油口,且四个所述换向阀分别为第一换向阀、第二换向阀、第三换向阀和第四换向阀;
[0026]所述第一换向阀的两个工作油口分别与所述标准密封盒的两个油口连通,所述第二换向阀的两个工作油口分别与所述防喷盒的两个油口连通,所述第三换向阀的两个工作油口分别与所述防喷盒的两个侧油口连通;
[0027]所述液压振动平台的上油口与所述第四换向阀的一个工作油口连通,所述液压振
动平台的下油口与所述第四换向阀的另一个工作油口连通;
[0028]四个所述换向阀的进油口均通过供油总管与所述供油泵的出油口连通,四个所述换向阀的回油口均与回油管的一端连通,所述回油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油箱内连通。
[0029]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可通过四个换向阀分别控制防喷盒、标准密封盒和双头伸缩缸的工作状态,同时四个换向阀共用供油泵和油箱等液压元件,如此使得液压系统的集成性高,从而降低成本。
[0030]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液压系统还包括两个过滤器,其中一个过滤器设置在所述供油泵的进油口处,另一个所述过滤器设置在所述回油管上。
[0031]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可由两个过滤器分别进入供油泵的液压油和由回流管回流至油箱内的液压油进行过滤,以避免液压油中的渣滓进入到防喷盒、标准密封盒或双头伸缩缸中,进而避免造成设备磨损或损坏。
[0032]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液压系统还包括单向阀;
[0033]所述单向阀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管防喷盒组件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系统和液压振动平台;连续管防喷盒组件安装在所述液压振动平台的震动端上;所述连续管防喷盒组件包括防喷盒(21)、标准密封盒(22)以及连续管(24),所述连续管(24)穿设在所述防喷盒(21)以及标准密封盒(22)上,所述防喷盒(21)和标准密封盒(22)与所述液压系统连接并在液压系统提供的液压油作用下与所述连续管(24)外壁密封接触;所述液压系统为所述液压振动平台提供液压油,并使所述液压振动平台的振动端驱动连续管防喷盒组件上下往复振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管防喷盒组件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振动平台包括安装座(11)、双头伸缩缸(12)和两个连接板(13),所述双头伸缩缸(12)竖向设置且具有作为振动端的两个伸缩端,两个所述连接板(13)均水平设置并上下间隔安装在所述双头伸缩缸(12)的两个伸缩端;两个所述连接板(13)分别与所述连续管(24)的上下两端连接,所述双头伸缩缸(12)伸缩以带动所述连续管防喷盒组件上下往复振动;所述双头伸缩缸(12)与所述液压系统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续管防喷盒组件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头伸缩缸(12)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双头伸缩缸(12)环向间隔分布,并安装在所述安装座(11)上;每个所述双头伸缩缸(12)的两个伸缩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板(13)连接;多个所述双头伸缩缸(12)同步伸缩以带动所述连续管防喷盒组件上下往复振动;所述安装座(11)为水平设置的环形件,所述连续管防喷盒组件竖向穿过所述安装座(11)的内孔。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连续管防喷盒组件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系统包括油箱(31)、供油泵(32)和四个换向阀(33);所述防喷盒(21)具有两个油口和两个侧油口,所述标准密封盒(22)具有两个油口,所述液压振动平台具有上油口和下油口,所述液压振动平台的上油口和下油口、所述标准密封盒(22)的两个油口以及所述防喷盒(21)的两个油口和两个侧油口均与所述液压系统连通;所述供油泵(32)的进油口与所述油箱(31)连通;所述换向阀(33)具有进油口、回油口和两个工作油口,且四个所述换向阀(33)分别为第一换向阀、第二换向阀、第三换向阀和第四换向阀;所述第一换向阀的两个工作油口分别与所述标准密封盒(22)的两个油口连通,所述第二换向阀的两个工作油口分别与所述防喷盒(21)的两个油口连通,所述第三换向阀的两个工作油口分别与所述防喷盒(21)的两个侧油口连通;所述液压振动平台的上油口与所述第四换向阀的一个工作油口连通,所述液压振动平台的下油口与所述第四换向阀的另一个工作油口连通;四个所述换向阀(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富强刘菲杨高袁进平周忠城颜家福袁文才郝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石油江汉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北京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