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锤振动过滤式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2070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锤振动过滤式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主体、设置于反应釜主体内部的搅拌装置及过滤装置、设置于反应釜主体底部且部分外露于反应釜主体的气锤振动装置;气锤振动装置包括气锤、与气锤顶部连接的铁芯、套设在铁芯外部的套管,套管的上半部及铁芯的上半部伸入到反应釜主体内部,套管的顶面封闭,套管的顶面固定于过滤装置的底部,套管的顶面内壁与铁芯的顶面相接触但不固定相连,套管的底部密封固定于气锤的顶部,套管与反应釜主体的连接处密封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气锤的振动避免过滤装置堵塞,气锤振动装置的主体部分位于反应釜外部,方便了气锤振动装置的拆装维护,铁芯及套管伸入反应釜内,避免刚性接触磨损。避免刚性接触磨损。避免刚性接触磨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锤振动过滤式反应釜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锤振动过滤式反应釜。

技术介绍

[0002]固定化酶,即用人工方法固定在载体上的酶,在一定空间内呈闭锁状态,能连续地进行反应,反应后的酶可以回收重复使用。固定化酶与游离酶相比,既保留了酶的催化特性,又克服了游离酶的不足,具有稳定性强、环境敏感度小、可反复或连续使用、易于和反应产物分开、适用于多酶反应等优点。目前,固定化酶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已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并在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0003]传统工艺中,固定化酶在反应器(密封的反应釜)内反应完成后,需将反应产物和酶载体颗粒输送至过滤器进行两者的过滤分离,然后再将分离出来的酶载体颗粒输送回反应器内继续下批次反应。传统工艺设备中,反应器和过滤器是分开的两个设备,当两个设备布设较远时,人工搬运非常不便,转运过程中也可能会造成过滤物的被污染问题。为克服此问题,有设备厂家将过滤器与反应器功能合二为一,即在反应器内设置过滤装置,如过滤网,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过滤网上的过滤孔容易发生堵塞,对于安装在反应器内部的过滤网而言,通过频繁拆洗方式来进行清理十分不便,会影响反应器的密封性。
[0004]公告号为CN209348625U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枧油的制备装置,其在反应罐体内设置了搅拌器,搅拌器下方设置过滤网,过滤网底部设有振捣器,通过振捣器的振动带动产物通过过滤网漏入出料腔室中,避免对过滤网孔造成堵塞。该专利中的振捣器完全设置在反应罐体内部,振捣器需要通过电驱方式驱动,不利于振捣器的维护,也影响其运行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气锤振动过滤式反应釜,在反应釜内设置过滤装置,将气锤振动装置的主体部分设置于反应釜外部,将气锤振动装置的铁芯伸入反应釜内,并以柔性连接方式安装于过滤装置的底部,方便了气锤振动装置的拆装维护,也避免了气锤振动过程中与过滤装置刚性接触而造成磨损以及影响反应釜密封性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气锤振动过滤式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主体、设置于反应釜主体内部的搅拌装置及过滤装置、设置于反应釜主体底部的气锤振动装置;气锤振动装置包括气锤、与气锤顶部连接的铁芯、套设在铁芯外部的套管,套管上设有以可拆分方式固定连接的套管上法兰和套管下法兰,上套管底部敞口且顶面封闭,上套管的顶面固定于过滤装置的底部,上套管的底部固定于套管上法兰上,上套管的顶面内壁与铁芯的顶面相接触但不固定相连,下套管的顶部敞口端固定于套管下法兰上,下套管的底部敞口端固定于气锤的顶部,上套管及铁芯的一部分伸入到反应釜主体内部,套管上法兰、套管下法兰、下套管、气锤均位于反应釜主体外部,伸入反应釜主体内部的上套管上设有膨胀节,上套管与反应釜主体的连接处
密封固定。
[0007]进一步,所述反应釜主体的底面上分别开设出料口及出料管口,出料管口中插入出料管,过滤装置上开设贯通孔,出料管的顶部从贯通孔中穿出,出料管的外壁与贯通孔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
[0008]进一步,所述出料管的顶部周向设置凸缘,凸缘位于过滤装置上部对出料管进行限位。
[0009]进一步,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滤网上法兰、上压环、过滤网、第二支撑筋、滤网下法兰、下压环,过滤网铺设于第二支撑筋的顶面上,过滤网和第二支撑筋上对称开设圆孔,滤网上法兰和滤网下法兰分列于过滤网的两侧且彼此固定相连形成对过滤网边缘的夹持,上压环和下压环分列于过滤网的两侧且彼此固定形成对圆孔边缘过滤网的夹持。
[0010]进一步,所述第二支撑筋为不锈钢材质,上套管的顶面固定于第二支撑筋的底面上。
[0011]进一步,所述第二支撑筋包括同圆心的支撑盘和环形主筋,支撑盘与环形主筋之间通过多个周向排布的连接筋相连,支撑盘的中心开设圆孔,环形主筋外侧沿周向设置多个加强筋,加强筋的一端与环形主筋相连,上套管的顶面固定在环形主筋的底面上。
[0012]进一步,所述气锤振动装置设置多个,多个气锤振动装置环形排布。
[0013]进一步,所述环形主筋为六边形结构,每条边的底部各安装一个气锤振动装置。
[0014]进一步,所述过滤装置的周向边缘与反应釜主体的内壁不固定。
[0015]本专利技术利用气锤的振动避免过滤装置上的滤网孔被堵塞,并且将气锤振动装置的主体部分设置于反应釜外部,将气锤振动装置的铁芯伸入反应釜内,铁芯外部套设套管,通过带膨胀节的套管以柔性连接方式安装于过滤装置的底部,既方便了气锤的拆装维护,也避免了气锤振动过程中与过滤装置发生刚性接触而造成磨损以及影响反应釜密封性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实施例中气锤振动过滤式反应釜的透视图;图2为图1中搅拌装置、过滤装置及气锤振动装置的位置关系局部示意图;图3为图1中过滤装置与气锤振动装置连接的示意图;图4为图3中Q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1中单个气锤振动装置示意图;图6为套管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中过滤装置的立体结构图;图8为图1中过滤装置的爆炸图。
[0017]附图标记:图中:1、反应釜主体;11、筒体;12、耳座;13、第一支撑筋;14、筒体法兰;15、封头法兰;16、下封头;17、上封头;151、凸缘;161、出料管;2、搅拌装置;21、电机;22、电机支架;23、搅拌轴;24、搅拌桨;3、气锤振动装置;31、气锤;32、铁芯;33、套管;331、第一直管;332、套管下法兰;333、套管上法兰;334、第二直管;335、膨胀节;336、第三直管;4、过滤装置;41、过滤网;42、第二支撑筋;43、滤网上法兰;44、上压环;45、滤网下法兰;46、下压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19]本实施例公开一种气锤振动过滤式反应釜,如图1至图8所示,包括反应釜主体1、设置于反应釜主体1内部的搅拌装置2及过滤装置4、设置于反应釜主体1底部且部分外露于反应釜主体1的气锤振动装置3。
[0020]其中,反应釜主体1为密封结构,反应釜主体1包括筒体11、与筒体11上开口密封的上封头17、与筒体11下开口密封的下封头16,筒体11外壁上还设有第一支撑筋13以及耳座12,筒体11安装于筒体法兰14上,下封头16固定于封头法兰15上。在下封头16的底部开设出料口及出料管口,出料管口中插入出料管161。出料口用于过滤装置4下部的反应产物的出料使用,出料管161用于将拦截在过滤装置4上的酶载体颗粒从反应釜中送出使用。
[0021]搅拌装置2包括电机21、电机支架22、搅拌轴23和搅拌桨24,上封头17的顶部安装电机支架22,电机21固定安装在电机支架22上,搅拌轴23伸入至反应釜主体1的内部,搅拌轴23与电机21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搅拌桨24固定在搅拌轴23下端且位于反应釜主体1内部。
[0022]过滤装置4包括滤网上法兰43、上压环4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锤振动过滤式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主体、设置于反应釜主体内部的搅拌装置及过滤装置、设置于反应釜主体底部的气锤振动装置;气锤振动装置包括气锤、与气锤顶部连接的铁芯、套设在铁芯外部的套管,套管上设有以可拆分方式固定连接的套管上法兰和套管下法兰,上套管底部敞口且顶面封闭,上套管的顶面固定于过滤装置的底部,上套管的底部固定于套管上法兰上,上套管的顶面内壁与铁芯的顶面相接触但不固定相连,下套管的顶部敞口端固定于套管下法兰上,下套管的底部敞口端固定于气锤的顶部,上套管及铁芯的一部分伸入到反应釜主体内部,套管上法兰、套管下法兰、下套管、气锤均位于反应釜主体外部,伸入反应釜主体内部的上套管上设有膨胀节,上套管与反应釜主体的连接处密封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锤振动过滤式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主体的底面上分别开设出料口及出料管口,出料管口中插入出料管,过滤装置上开设贯通孔,出料管的顶部从贯通孔中穿出,出料管的外壁与贯通孔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锤振动过滤式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管的顶部周向设置凸缘,凸缘位于过滤装置上部对出料管进行限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锤振动过滤式反应釜,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立嘉杜二洪高增梁周水清周明珏徐成苗方金凤石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昂利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