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冷却增速轴向柱塞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1819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冷却增速轴向柱塞泵,壳体中设有缸体、传动轴、斜盘或止推板、滑靴、柱塞、配油盘、后盖,传动轴尾端花键处安装有叶轮,后盖的后端设有与吸油口相通的吸油腔,叶轮外周设有与吸油腔相通的叶轮增压腔,配油盘上设有与叶轮增压腔相通的配油盘吸油腔,配油盘吸油腔与位于柱塞泵吸油侧的柱塞腔相通,当上述柱塞泵吸油侧的柱塞腔旋转至压油侧时,所述柱塞腔与配油盘压油腔相通,配油盘压油腔与压油口相通。本发明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的柱塞泵相比,具有更少的发热,更低的噪音及更高的总效率,是可高转速、大流量、低噪音、更节能的柱塞泵。更节能的柱塞泵。更节能的柱塞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冷却增速轴向柱塞泵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轴向柱塞泵。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工业大设备液压系统发展,大排量、高负载、高转速液压轴向柱塞泵的应用需求越来越广。柱塞泵高负载产生的内泄损耗及高转速产生的运动部件的发热,最终体现在柱塞泵零件和内腔泄漏油液温度的升高上,如不加冷却,将导致效率的降低,噪音的增加,内部零件磨损的加快,最终降低柱塞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进油口叶轮增压功能,并具有对柱塞、缸体摩擦副内腔及柱塞泵内腔运动部件的冲洗冷却功能的自冷却增速轴向柱塞泵。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自冷却增速轴向柱塞泵,包括壳体,壳体中设有缸体、传动轴、斜盘或止推板、滑靴、柱塞、配油盘、后盖,其特征是:传动轴尾端花键处安装有叶轮,后盖的后端设有与吸油口相通的吸油腔,叶轮外周设有与吸油腔相通的叶轮增压腔,配油盘上设有与叶轮增压腔相通的配油盘吸油腔,配油盘吸油腔与位于柱塞泵吸油侧的柱塞腔相通,当上述柱塞泵吸油侧的柱塞腔旋转至压油侧时,所述柱塞腔与配油盘压油腔相通,配油盘压油腔与压油口相通;工作时,电机带动传动轴高速运转,油液从吸油口进入吸油腔,吸油腔的液压油经过叶轮的离心旋转运动甩入叶轮增压腔,实现油液的增压;叶轮增压腔中的油液经过配油盘吸油腔,压入柱塞泵吸油侧柱塞腔,当柱塞旋转至压油侧时,柱塞腔内油液通过柱塞的运动经过配油盘压油腔压出压油口,实现对液压系统的供油。
[0005]柱塞泵高速运转时,泵内有两条自冷却通道,对运动部件进行冷却;冷却通道一:叶轮增压腔通过后盖上的通道小孔与壳体内腔(泄漏油腔)相通,油液对柱塞泵轴承、摩擦副实行冲洗冷却;冷却通道二:叶轮增压腔与配油盘吸油腔相通,配油盘吸油腔与柱塞腔相通,柱塞腔与滑靴小孔腔相通,滑靴小孔腔与设置在滑靴上的滑靴油槽相通,滑靴油槽与斜盘或止推板上的半圆弧槽相通,所述半圆弧槽与壳体内腔(泄漏油腔)相通,实现油液由对柱塞、缸体摩擦副内腔及柱塞泵内腔的冲洗冷却,同时对柱塞泵轴承、摩擦副实行冲洗冷却;壳体内腔(泄漏油腔)的油液通过壳体上的泄油口回流至系统回油区。
[0006]单独设定冷却通道一或冷却通道二或双通道进行冲洗冷却。
[0007]对不同规格排量的泵,其冲洗流量的大小通过设定通道小孔和滑靴上的小孔的大小来改变。
[0008]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的柱塞泵相比,具有更少的发热,更低的噪音及更高的总效率,是可高转速、大流量、低噪音、更节能的柱塞泵。
附图说明
[000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0]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滑靴在斜盘(或止推板)上位置及斜盘(或止推板)上的油槽示意图。
实施方式
[0012]一种自冷却增速轴向柱塞泵,包括壳体2,壳体中设有缸体6、传动轴1、斜盘或止推板3、滑靴4、柱塞5、配油盘7、后盖8,传动轴尾端花键处安装有叶轮9,后盖的后端设有与吸油口相通的吸油腔10,叶轮外周设有与吸油腔相通的叶轮增压腔11,配油盘上设有与叶轮增压腔相通的配油盘吸油腔12,配油盘吸油腔与位于柱塞泵吸油侧的柱塞腔13相通,当上述柱塞泵吸油侧的柱塞腔旋转至压油侧时,所述柱塞腔与配油盘压油腔相通,配油盘压油腔与压油口19相通;工作时,电机带动传动轴高速运转,油液从吸油口20进入吸油腔10,吸油腔的液压油经过叶轮的离心旋转运动甩入叶轮增压腔11,实现油液的增压;通常为2~5bar。叶轮增压腔中的油液经过配油盘吸油腔12,压入柱塞泵吸油侧4~5个柱塞腔13,当柱塞旋转至压油侧时,柱塞腔内油液通过柱塞的运动经过配油盘压油腔压出压油口19,实现对液压系统的供油。
[0013]柱塞泵高速运转时,泵内有两条自冷却通道,对运动部件进行冷却;冷却通道一:叶轮增压腔通过后盖上的通道小孔18与壳体内腔(泄漏油腔)17相通,油液对柱塞泵轴承、摩擦副实行冲洗冷却;冷却通道二:叶轮增压腔与配油盘吸油腔相通,配油盘吸油腔与柱塞腔相通,柱塞腔与滑靴小孔腔14相通,滑靴小孔腔与设置在滑靴上的滑靴油槽15相通,滑靴油槽与斜盘或止推板上的半圆弧槽16相通,所述半圆弧槽与壳体内腔(泄漏油腔)相通,实现油液由对柱塞、缸体摩擦副内腔及柱塞泵内腔的冲洗冷却,同时对柱塞泵轴承、摩擦副实行冲洗冷却;壳体内腔(泄漏油腔)的油液通过壳体上的泄油口回流至系统回油区。
[0014]单独设定冷却通道一或冷却通道二或双通道进行冲洗冷却。
[0015]当(伺服)电机驱动柱塞泵转速升高时,叶轮9将更多油液甩入叶轮增压腔11,叶轮增压腔11的油液压力上升,根据节流孔压力

流量特性原理,两冲洗通道流量相应增加,将冲洗带走由于转速升高而产生的的更多热量。
[0016]对不同规格排量的泵,其冲洗流量的大小通过设定通道小孔和滑靴上的小孔的大小来改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冷却增速轴向柱塞泵,包括壳体,壳体中设有缸体、传动轴、斜盘或止推板、滑靴、柱塞、配油盘、后盖,其特征是:传动轴尾端花键处安装有叶轮,后盖的后端设有与吸油口相通的吸油腔,叶轮外周设有与吸油腔相通的叶轮增压腔,配油盘上设有与叶轮增压腔相通的配油盘吸油腔,配油盘吸油腔与位于柱塞泵吸油侧的柱塞腔相通,当上述柱塞泵吸油侧的柱塞腔旋转至压油侧时,所述柱塞腔与配油盘压油腔相通,配油盘压油腔与压油口相通;工作时,电机带动传动轴高速运转,油液从吸油口进入吸油腔,吸油腔的液压油经过叶轮的离心旋转运动甩入叶轮增压腔,实现油液的增压;叶轮增压腔中的油液经过配油盘吸油腔,压入柱塞泵吸油侧柱塞腔,当柱塞旋转至压油侧时,柱塞腔内油液通过柱塞的运动经过配油盘压油腔压出压油口,实现对液压系统的供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冷却增速轴向柱塞泵,其特征是:柱塞泵高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忠杨徐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津润液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