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近自然林抚育经营目标树的改土保水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71736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近自然林抚育经营目标树的改土保水方法,利用间伐抚育培育目标树林分中的大量灌草及枯枝落叶残体与生物质炭、复合肥三种材料混合沟施,相互促进,发挥有效的协同效应。步骤为:1)以目标树平均树冠2/3长度为半径,绕树一周,挖宽0.4m,深0.35m的沟,表土覆盖于根部;2)2月初,埋入灌草和枯枝落叶残体100 kg,生物质炭4 kg,复合肥2 kg,覆土;3)在6月上旬,在目标树沟施范围内撒施复合肥2.5 kg,并覆土;4)次年2月初,在沟外圈距离0.3 m处,重复上述开沟施肥方法培育。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减少林地水土流失,增加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促进大径木的生长。促进大径木的生长。促进大径木的生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近自然林抚育经营目标树的改土保水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近自然林抚育经营目标树的抚育方法,特别是一种近自然林抚育经营目标树的改土保水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大径木树木的生长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特别是珍贵硬木树种。为了培育高质量、高价值的木材,需要经常对目标树干材生长的各个阶段进行科学培育。然而,常规的森林抚育,往往以优良的单木选择作为目标树,抚育方式局限于定期采伐干扰木、修枝和调整树冠结构,强调冠层曝光度等地上结构的改良,而忽视了如何依托目标树自身代谢物作用,从而调整地下土壤结构,改善土壤保水保肥,因此造成了水土流失和氮磷等养分流失,使土壤肥力下降、土壤微生物环境不断恶化的状况,从而导致目标树生长早衰,效益递减、目标树淘汰等问题。鉴于这些不利因素,研发一种改土保肥、操作简便、就地取材、成效好的技术方法已迫在眉睫。
[0003]我国南方沿海丘陵区近自然林经营目标树间伐抚育作业后,林地上存留着大量的灌、草、竹、藤和枯枝落叶等残体有机物,由于仅关注地上林分结构和劳动力成本,造成了抚育林地上散布着大量植物有机物,这些有机物的覆盖虽然能起到保温保湿的作用,但仅靠自然降解,耗时久,影响养分充分利用,更为重要的是,大量残体堆积,容易引起山火。然而,目前我国在目标树大径木培育中还没有一种依托于育林过程中植物自身代谢和残体降解产生的有机物来改善抚育林下的结构,以达到改土保水保肥的科学技术方法,更没有一套科学成熟的应用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近自然林抚育经营目标树的改土保水方法,本专利技术适用于南方丘陵山地近自然林经营间伐抚育目标树培育林分,能够充分利用抚育林代谢的残体有机物(主要是枯枝落叶残体),改良林地的土壤环境结构,从而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改善土壤的结构和质量,促进大径木快速生长。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一种近自然林抚育经营目标树的改土保水方法,其包括以下的步骤:1)以目标树平均树冠2/3长度为半径,绕目标树一周,挖宽0.4m,深0.35m的沟,表土覆盖于目标树的根部;所述目标树经营对象为间伐抚育后选择的胸径16

20

干材生长阶段的目标树单木;所述目标树的树种为木荷、苦槠和枫香;2) 2月初,在沟中进行复合肥、生物质炭和灌草及枯枝落叶残体混合方式施肥,复合肥用量2 kg,生物质炭用量4 kg,灌草和枯枝落叶残体用量100 kg,再覆挑除石块后的山地红壤土,筑垄,高于地表5

;3)在6月上旬,在沟围成的内圆区域施复合肥2.5 kg,然后覆盖灌草和枯枝落叶残体100 kg,再覆挑除石块后的山地红壤土200 kg,压实,筑成馒头型;
4) 次年2月初,在沟的外圈区域重复上述步骤1)至2)中开沟施肥步骤,保持两沟同心且中心间距为0.3 m,复合肥、生物质炭和灌草及枯枝落叶残体施用量各增加0.5倍,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其中,上述步骤2)至4)中所述复合肥的氮:磷:钾比值为16:16:16;其中,上述步骤2)至4)中所述灌草与枯枝落叶残体的比例为2:1;所述灌草和枯枝落叶残体的长度小于0.3 m;其中,上述步骤2)和4)中所述生物质炭的粒径小于2


[0006]上述生物质炭优选择为木炭。
[0007]本专利技术一种近自然林抚育经营目标树的改土保水方法,该方法原理是:浙东沿海丘陵山地在近自然林经营间伐抚育后,一般目标树数量较少,然而,抚育林地上存留有大量的灌草和枯枝落叶残体等有机物,本专利技术利用目标树与干扰木的空间和资源,进行开沟施肥改土,可精准地培育目标树,又可充分地利用资源;本专利技术利用林木残体有机物、生物质炭和复合肥三种特定材料混拌施肥,能够起到协同促进效应,复合肥一方面能够直接为树木提供养分,另一方面能够促进灌草和枯枝落叶残体快速分解,增加土壤养分;生物质炭既能改善土壤的团聚体结构,提升土壤的孔隙度和透气性,为土壤生物数量和多样性的增加提供基础条件,又能够有效吸附复合肥的养分,达到养分缓解释放的效果;覆土能够增加土壤容量和土层厚度,改善土壤生物环境和气环境,进而改善土壤的结构。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协同,共同优化土壤结构和土壤生态环境。本专利技术在操作上就地取材,操作简便,是一套成熟完整的实用技术体系。
[000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在目标树下进行开沟施肥,施炭和施入枯枝落叶残体和覆土,可增加土壤养分,改善土壤结构,减少水分蒸发,降低下雨时雨水动能导致的水肥流失。尤其是施炭后,可使养分缓解释放,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有效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多样性,减少水肥流失。
[0009]2. 本专利技术在目标树根部覆盖枯枝叶残体和土壤,能够减少地表土壤水分蒸发,增加抗旱能力,促进了目标树生长,这两类措施就地取材,操作方便,经济实用。
[0010]3.本专利技术方法抚育的目标树单木,与近自然林抚育经营后选择的目标树单木生长相比,实施2年后,木荷胸径年生长率高出1.5%,蓄积年生长率高出3.1%;枫香胸径年生长率高出1.7%,蓄积年生长率高出3.3%;取得了显著效果。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近自然森林经营目标树树冠下开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13]实施地点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天童林场,海拔200

400m,坡向东和南,坡度15

20
°
,在近自然林经营木荷、枫香疏伐抚育目标树育林的改土经营区,经营面积60亩,实施时间2020年。
[0014]一种近自然林抚育经营目标树的改土保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木荷目标树胸径为20cm,树冠南北方向4.1m,东西方向3.9m,在木荷单木根部距离1.33m作为半径长度,绕树一圈,挖宽0.4m,深0.35m的填沟,表土覆盖于木荷目标树的根部;2) 2月初,在沟中进行复合肥、木炭和灌草及枯枝落叶残体混合方式施肥,复合肥用量2 kg,木炭用量4 kg,灌草和枯枝落叶残体用量100 kg,再覆挑除石块后的山地红壤土,筑垄,高于地表5

;3)在6月上旬,在沟围成的内圆区域施复合肥2.5 kg,然后覆盖灌草和枯枝落叶残体100 kg,再覆挑除石块后的山地红壤土200 kg,压实,筑成馒头型;4) 次年2月初,在沟的外圈区域重复上述步骤1)至2)中开沟施肥步骤,保持两沟同心且中心间距为0.3 m,复合肥、木炭和灌草及枯枝落叶残体施用量各增加0.5倍,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其中,上述步骤2)至4)中所述复合肥的氮:磷:钾比值为16:16:16,本次实施中选用的是俄罗斯产双马复合肥;其中,上述步骤2)至4)中所述灌草与枯枝落叶残体的比例为2:1;所述灌草和枯枝落叶残体的长度小于0.3 m;其中,上述步骤2)和4)中所述木炭的粒径小于2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近自然林抚育经营目标树的改土保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的步骤:1)以目标树平均树冠2/3长度为半径,绕目标树一周,挖宽0.4m,深0.35m的沟,表土覆盖于目标树的根部;所述目标树经营对象为间伐抚育后选择的胸径16

20

干材生长阶段的目标树单木;所述目标树的树种为木荷、苦槠和枫香;2) 2月初,在沟中进行复合肥、生物质炭和灌草及枯枝落叶残体混合方式施肥,复合肥用量2 kg,生物质炭用量4 kg,灌草和枯枝落叶残体用量100 kg,再覆挑除石块后的山地红壤土,筑垄,高于地表5

;3)在6月上旬,在沟围成的内圆区域施复合肥2.5 k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超阎恩荣王良衍杨庆松江山妥彬慈航赛碧乐秦汉唐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