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光导纤维的太阳能采光发电系统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发电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光导纤维的太阳能采光发电系统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窗户和天窗等自然采光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高层化和密集化建筑物室内的采光要求,对长期在此环境中生活与工作的人们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此外,市政电网等人工照明方式需要消耗大量化石燃料,加剧了环境污染和温室效应,不利于实现我国的“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
[0003]基于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基于光导纤维的太阳能采光及发电装置,无需外部供能便可为复杂建筑、地下室及采光较差的室内提供舒适、健康的自然照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光导纤维的太阳能采光发电系统及使用方法,有利于实现太阳能采光发电。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光导纤维的太阳能采光发电系统及使用方法,包括采光板,所述采光板固定连接一组均匀分布的菲涅尔透镜一,所述采光板固定连接阳光追踪传感器,支座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光导纤维的太阳能采光发电系统,包括采光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采光板(2)固定连接一组均匀分布的菲涅尔透镜一(4),所述采光板(2)固定连接阳光追踪传感器(1);支座(8)固定连接水平角步进电机(7),所述支座(8)固定连接减速箱二(9),所述水平角步进电机(7)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减速箱二(9)的输入轴,所述减速箱二(9)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支架(10);所述支架(10)固定连接高度角步进电机(6),所述支架(10)固定连接减速箱一(5),所述高度角步进电机(6)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减速箱一(5)的输入轴,所述减速箱一(5)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转轴(14);所述采光板(2)两侧分别通过一组螺栓(12)固定连接U型固定装置(13),两个所述转轴(14)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所述U型固定装置(13),两个所述转轴(14)分别固定连接轴承(16)的内圈,两个所述轴承(16)的外圈分别固定连接所述支架(10);所述采光板(2)及底板(18)分别固定连接四个可调螺栓(11),每个所述可调螺栓(11)分别螺纹连接可调螺杆(17)的一端;所述底板(18)固定连接一组二次聚光器(20),每个所述二次聚光器(20)分别固定连接光导纤维(19)的一端,每个所述光导纤维(19)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光纤散光器(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光导纤维的太阳能采光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一组太阳能电池片(3)镶嵌固定在采光板(2)的四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光导纤维的太阳能采光发电系统及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角步进电机(6)及所述水平角步进电机(7)分别电性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片(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光导纤维的太阳能采光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光板(2)固定连接防尘外壳(21),所述底板(18)设置在所述防尘外壳(21)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光导纤维的太阳能采光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光板(2)前侧设置有高透明亚克力板(15),所述高透明亚克力板(15)固定连接所述防尘外壳(2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光导纤维的太阳能采光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阳光追踪传感器(1)包括底座(103),所述底座(103)固定连接内螺纹套筒(104),所述内螺纹套筒(104)螺纹连接外螺纹套筒(105),所述外螺纹套筒(105)固定连接菲涅尔透镜二(101),所述底座(103)中心固定连接透明圆柱(102),所述底座(103)固定连接所述采光板(2),所述底座(103)固定连接数据接口(106);所述底座(103)固定连接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及电阻R8,所述电阻R1、所述电阻R2、所述电阻R3、所述电阻R4、所述电阻R5、所述电阻R6、所述电阻R7及所述电阻R8为光敏电阻;所述电阻R1、所述电阻R2、所述电阻R3、所述电阻R4位于以所述透明圆柱(102)中心为圆心的圆环内,间隔90
°
分布,位于所述内螺纹套筒(104)外侧;所述电阻R5、所述电阻R6、所述电阻R7、所述电阻R8位于以所述透明圆柱(102)中心为圆心的圆环内,间隔90
°
分布,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金鹏,吕月霞,夏龙禹,
申请(专利权)人: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