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茶叶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茶叶杀青系统及其工艺,一种茶叶杀青系统,包括多用盘,多用盘内设置有多个揉捻棱,多用盘上方设置有导料斗,下端转动连接有转盘,转盘底部开设有多个配合棱,导料斗上固定连接有气管,所述转盘边缘固定连接有橡胶圈,橡胶圈与多用盘内壁接触,所述多用盘上端固定连接有蒸斗,气管上部位于蒸斗内,气管上固定连接有锥盘,锥盘上开设有多个蒸汽孔,多个蒸汽孔均与气管连通,锥盘内和气管与导料斗的连接处均安装有气阀,本系统能够对茶叶杀青后直接进行揉捻处理,无需转移至其他设备,缩短茶叶的制备时间。时间。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叶杀青系统及其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茶叶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茶叶杀青系统及其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杀青是绿茶等形状和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杀青方式有炒青、蒸青、烘青、泡青、辐射杀青;茶叶杀青原理是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茶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便于揉捻成形,同时散发青臭味,促进良好香气的形成的一种制茶步骤,但是常规的杀青设备不具备对茶叶揉捻的功能,需要将茶叶转移至揉捻设备上,因此延长了茶叶的制备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茶叶杀青系统及其工艺,本系统能够对茶叶杀青后直接进行揉捻处理,无需转移至其他设备,进一步缩短茶叶的制备时间。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茶叶杀青系统,包括多用盘,多用盘内设置有多个揉捻棱,多用盘上方设置有导料斗,导料斗下端转动连接有转盘,转盘底部开设有多个配合棱,导料斗上固定连接有气管。
[0005]所述转盘边缘固定连接有橡胶圈,橡胶圈与多用盘内壁接触。
[0006]所述多用盘上端固定连接有蒸斗,气管上部位于蒸斗内,气管上固定连接有锥盘,锥盘上开设有多个蒸汽孔,多个蒸汽孔均与气管连通,锥盘内和气管与导料斗的连接处均安装有气阀。
[0007]所述锥盘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叶。
[0008]所述蒸斗上端固定连接有挡罩。
[0009]所述挡罩内固定连接有存水板。
[0010]所述蒸斗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气缸,两个气缸的移动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板,气管转动连接在升降板上。
[0011]所述气管上转动连接有连接管。
[0012]一种茶叶杀青系统的杀青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13]步骤一:首先将茶叶添加到蒸斗内进行蒸青软化处理;
[0014]步骤二:茶叶通过导料斗掉落至多用盘内;
[0015]步骤三:通过控制导料斗转动,使茶叶均匀铺设在多用盘内;
[0016]步骤四:向导料斗内通入热气对茶叶进行烘青处理,除去青臭味,完成茶叶的杀青;
[0017]步骤五:通过控制导料斗转动,使得转盘与多用盘配合对茶叶进行揉捻处理。
附图说明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9]图1和图2为一种茶叶杀青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挡罩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锥盘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和图6为蒸斗的结构剖视图;
[0023]图7为橡胶圈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8为多用盘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9为导料斗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10为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28]参看图7
‑
10,示出了按照本专利技术中能够对茶叶杀青后直接进行揉捻处理的实施例的示意图,进一步地,
[0029]一种茶叶杀青系统,包括多用盘401,多用盘401内设置有多个揉捻棱402,多个揉捻棱402与多用盘401一体成形,多用盘401上方设置有导料斗501,导料斗501下端转动连接有转盘502,转盘502底部开设有多个配合棱504,导料斗501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气管202。
[0030]气管202用于向导料斗501内通入热气,导料斗501用于传输茶叶,首先工作人员将气管202与热风机连接,通过气管202向导料斗501内通入热气,然后工作人员将待处理的茶叶添加到导料斗501内,茶叶通过导料斗501内部自动向下滑落,最后掉落在多用盘401内,此时控制气管202带动导料斗501以多用盘401的轴线转动,进而使得茶叶能够均匀铺设在多用盘401内,当茶叶铺设完成后,导料斗501保持转动,此时热气通过导料斗501下端吹向茶叶,进而起到对多用盘401内茶叶烘干加热的功能,去除茶叶中的青臭味,实现烘青的目的。
[0031]当烘青完成后,工作人员控制导料斗501向下移动,使得转盘502与茶叶接触,此时导料斗501持续转动,转盘502底部的多个配合棱504能够与多用盘401内的多个揉捻棱402配合,实现对茶叶揉捻的功能,本系统能够对茶叶杀青后直接进行揉捻处理,无需转移至其他设备,缩短茶叶的制备时间。
[0032]参看图10,示出了按照本专利技术中能够提高对茶叶的揉捻效率的实施例的示意图,进一步地,
[0033]转盘502边缘粘接固定连接有橡胶圈503,橡胶圈503与多用盘401内壁接触。
[0034]在转盘502上安装橡胶圈503后,导料斗501转动时橡胶圈503与多用盘401内壁接触产生自转,进而带动转盘502产生自转,在对茶叶揉捻时,转盘502自转能够增加对茶叶的揉捻频率,从而进一步提高对茶叶的揉捻效率。
[0035]参看图4
‑
6,示出了按照本专利技术中能够实现对茶叶蒸青的功能的实施例的示意图,进一步地,
[0036]多用盘401上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蒸斗101,气管202上部位于蒸斗101内,气管
202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锥盘201,锥盘201上开设有多个蒸汽孔204,多个蒸汽孔204均与气管202连通,锥盘201内和气管202与导料斗501的连接处均安装有气阀。
[0037]在对茶叶烘青之前,工作人员将茶叶加入到蒸斗101内,然后将锥盘201内的气阀打开,气管202与导料斗501连接处的气阀关闭,此时向气管202通入蒸汽,使得蒸汽通过多个蒸汽孔204排出,进而实现对茶叶蒸青的功能,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便于后续的揉捻成形。
[0038]参看图5
‑
6,示出了按照本专利技术中能够使得茶叶均匀受热的实施例的示意图,进一步地,
[0039]锥盘201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叶203。
[0040]在对茶叶进行蒸青时,控制气管202转动,然后带动锥盘201转动,锥盘201转动时多个搅拌叶203起到对茶叶搅拌的作用,从而能够使得茶叶均匀受热,避免出现上层茶叶受热不均的现象,提高对茶叶的蒸青效果,同时气管202还能够带动导料斗501转动,实现对下方的茶叶揉捻的功能,进一步缩短茶叶制备时间。
[0041]当蒸斗101内的茶叶蒸青完成后,控制气管202向上移动,气管202带动锥盘201向上移动,进而锥盘201与蒸斗101之间出现空隙,同时导料斗501向上移动贴近蒸斗101远离多用盘401,茶叶能够通过该空隙自动掉落在导料斗501内,再通过导料斗501掉落在多用盘401内,此时将锥盘201内的气阀关闭,气管202与导料斗501连接处的气阀打开,再将气管202与热风机连接,即可实现对茶叶烘青功能。
[0042]参看图3,示出了按照本专利技术中能够防止蒸汽四散,提高对茶叶的蒸青效果的实施例的示意图,进一步地,
[0043]蒸斗101上端通过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杀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用盘(401),多用盘(401)内设置有多个揉捻棱(402),多用盘(401)上方设置有导料斗(501),导料斗(501)下端转动连接有转盘(502),转盘(502)底部开设有多个配合棱(504),导料斗(501)上固定连接有气管(2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杀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502)边缘固定连接有橡胶圈(503),橡胶圈(503)与多用盘(401)内壁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茶叶杀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用盘(401)上端固定连接有蒸斗(101),气管(202)上部位于蒸斗(101)内,气管(202)上固定连接有锥盘(201),锥盘(201)上开设有多个蒸汽孔(204),多个蒸汽孔(204)均与气管(202)连通,锥盘(201)内和气管(202)与导料斗(501)的连接处均安装有气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茶叶杀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锥盘(201)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叶(20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茶叶杀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斗(101)上端固定连接有挡罩(30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茶叶杀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罩(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亮,
申请(专利权)人:彭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