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气缸体中复杂内流道的增减材复合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71194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气缸体中复杂内流道的增减材复合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通过增材制造,将发动机气缸体打印至复杂内流道的预设高度处,完成基体的打印工作;步骤2,在基体上进行减材作业,获取复杂内流道的其中一部分结构;步骤3,在气缸体之外独立进行增减材复合制造,将复杂内流道的另外一部分结构制造成型;步骤4,将步骤2中复杂内流道的其中一部分结构与步骤3中复杂内流道的另外一部分结构对齐,进行焊接完成发动机气缸体中复杂内流道的制造。达到不同流道制造时无需更改增材制造方向,且内表面可以进行完整内表面加工的目的。的目的。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气缸体中复杂内流道的增减材复合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智能制造领域,具体属于一种发动机气缸体中复杂内流道的增减材复合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气缸体是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件,是发动机的主体结构。活塞、曲轴以及其他零件和附件通过气缸体为骨架得以安装和支撑;气缸体还将每个气缸和曲轴箱连成一体,为油,水和气的流动提供通道。气缸体的成型目前通常采用开模铸造工艺,铸造工艺易带来砂眼,缩孔,缩松,材料组织不均匀等缺陷,发动机在工作时,其动力产生和输出的过程会使气缸体承受较大载荷和剧烈震动,这些缺陷会造成气缸体在高负荷下失效。另外,在气缸体的产品开发过程中,一般需要进行多次技术迭代,每次技术迭代都需要进行试验验证,然而开模铸造工艺需要首先负担铸造型芯和型腔复杂的制造和组合工艺,导致在产品开发过程中每次技术迭代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大大增加了产品开发的成本。增材制造工艺是基于离散堆积的原理,制造过程是执行数字模型的输入直接成型,应用增材制造工艺不仅可以生产结构复杂的部件,还可以避免铸造缺陷;并且针对产品开发需求,可以通过修正数字模型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气缸体中复杂内流道的增减材复合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通过增材制造,将发动机气缸体打印至复杂内流道的预设高度处,完成基体的打印工作;步骤2,在基体上进行减材作业,获取复杂内流道的其中一部分结构;步骤3,在气缸体之外独立进行增减材复合制造,将复杂内流道的另外一部分结构制造成型;步骤4,将步骤2中复杂内流道的其中一部分结构与步骤3中复杂内流道的另外一部分结构对齐,进行焊接完成发动机气缸体中复杂内流道的制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气缸体中复杂内流道的增减材复合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增材制造时内流道部分做填实处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气缸体中复杂内流道的增减材复合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通过手工开坡口焊接的方式将步骤2中复杂内流道的其中一部分结构与步骤3中复杂内流道的另外一部分结构焊接成为一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气缸体中复杂内流道的增减材复合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复杂内流道为发动机气缸体中油气分离器取气通道时,取气通道中包括挡油板结构,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通过增材制造,将发动机气缸体打印至油气分离器取气通道的上顶面高度处,完成基体的打印工作;步骤2,在步骤1的基体上进行减材作业,获取包括挡油板结构的油气分离器取气通道的下半部分结构,其中挡油板高度为上顶面高度;步骤3,在气缸体之外独立进行增减材复合制造,将油气分离器取气通道的上半部分结构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允强王传彬李华方学伟张长春王健卢秉恒孙玉成李春旭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增材制造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