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双层结构的冷却管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1137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双层结构的冷却管材料。所述冷却管包含A层和B层的两层结构,其中A层为外层,B层为内层;所述A层为柔性改性尼龙12,所述B层为接枝改性聚烯烃合金。该型冷却管及材料具有耐水解、耐醇解、耐水汽透过、耐低温冲击、耐应力开裂、成型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小等优势。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双层结构的冷却管材料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改性塑料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双层结构的冷却管材料。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等一系列政策举措的出台和落地,以电能为驱动的电动汽车得到迅速发展,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与传统燃油车相比,电动汽车电池包和电动机需要的冷却管总长度大幅提高,对轻量化的需求也相应提高,但使用温度要求有所降低。传统燃油车冷却管使用带编织层的硫化三元乙丙橡胶,属热固性材料,不可回收利用,且壁厚通常3

4mm,较为厚重。而电动汽车目前已广泛使用的不带编织层的热塑性尼龙12冷却管,很好解决了轻量化和可回收的问题。
[0003]尼龙12是优良的汽车轻量化材料,广泛应用于汽车流体输送管线领域,具有很强的不可替代性,应用场景包括燃油管线、润滑油管、真空刹车增压管路、气动刹车管路、电动汽车冷却液管线以及上述管线的快插接头,均是汽车行业的关键部件,其燃油阻性、水汽渗透性、耐水解性、爆破压力、层间粘结力等关键性能明显优于其他尼龙类材料。因其安全可靠,从而提高了汽车的整体质量和使用寿命。与金属管相比,尼龙12管的优势十分明显:尼龙12管质量轻,密度仅为1.00~1.03g/cm3,可减轻整车质量,减小油耗;柔韧性好,容易布置,设计自由度高,可减少接头使用;安全性高、韧性好,受外部冲击不易变形,耐振动、耐疲劳、耐腐蚀性好;接头密封性好,安装方便;挤出成型容易,工艺简单。与橡胶管相比,尼龙12管有以下优势:体积变形小、其制的气剎管可以有效减少辆制动距商;尼龙12管管壁薄、体积小、质量轻,不影响空间布局;老化性能十分优异;成型周期短,节省能耗;不需硫化,不需加编织层,加工工艺简单;热塑性,可回收,复合低碳环保的要求。随着新能汽车的发展,混动车型的燃油系和电池冷却系统和电机冷却系统均需要尼龙12作为冷却管材料。
[0004]然而尼龙12分子链中存在酰胺键,冷却液中往往含有大量的乙二醇,酰胺键在醇羟基的作用下容易发生水解断链反应,导致尼龙12的力学性能下降,导致水汽渗透率增高,影响冷却管的使用寿命和整车的安全性及环保性。冷却系统塑料管道市面上主要单层尼龙和三层以聚丙烯为内层,尼龙12为外层,中间添加粘结层,这两种方案均能实现现有冷却系统的输送功能。
[0005]中国专利CN102582134A公开了一种冷却剂管道,其含下列的层:I.由聚酰胺模塑组合物制成的外层,和II.内层,其含聚丙烯以及至少0.02重量%的热稳定剂,该冷却剂管道具有高的耐热老化性和高的脆裂强度。
[0006]中国专利CN111601995A公开了一种低温耐冲击性、高温时的破坏压强度、柔软性、尺寸稳定性、以及低分子量物、离子成分的耐溶出性优异的层叠管。
[0007]中国专利CN207145786U公开一种汽车电池包冷却液输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电池包冷却液输送管由内至外依次包括内层、粘结层,以及外层;其中,所述内层为PPA、PPS或尼龙12材料层;所述外层为TPV材料层。
[0008]中国专利CN101067467A工开了一种管,其含下列各层:由含至少40重量%的聚酰
胺并且其单体单元平均含至少8个碳原子的模塑物料制成的外层以由聚丙烯模塑物料制成的层,其中a)该管的外直径为6-20mm,b)该壁厚为1.0-2.0mm,c)该聚丙烯层的厚度为壁厚的25-75%,该管用作压缩空气制动管线,该管线可廉价制备,并具有高的破裂强度及优良的低温冲击韧性。
[0009]以上专利冷却管基本是三层结构,内层材料为改性聚丙烯(简称PP),中间层为粘结树脂,主体成分为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简称PP

g

MAH),外层为改性聚酰胺12(尼龙12)。但是聚丙烯材料的耐低温韧性性较差,导致材料的耐低温性能不好,冷却管容易低温应力开裂,失效风险较高,且必须有中间粘结层,而粘结层技术只掌握在少数几家国外供应商手中,是卡脖子的关键材料;三层挤出设备目前同样依赖进口,这大大限制了此类材料在国内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对我国发展电动汽车发展有很大不利。

技术实现思路

[0010]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双层结构的冷却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型冷却管及材料具有耐水解、耐醇解、耐水汽透过、耐低温冲击、耐应力开裂、成型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小等突出优势。
[0011]为达到以上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2]一种具有双层结构的冷却管,所述冷却管包含A层和B层的两层结构,其中A层为外层,为柔性改性尼龙12,B层为内层,为接枝改性聚烯烃合金;
[0013]所述A层包含如下组分,以A层总质量计:
[0014]尼龙12 65

98wt%,优选78

95wt%;
[0015]增塑剂0

14wt%,优选0

12wt%;
[0016]增韧剂2

25wt%,优选3

20wt%;
[0017]抗氧剂0

3wt%,优选0.1

2wt%;
[0018]光稳定剂0

3wt%,优选0

2wt%;
[0019]润滑剂0

3wt%,优选0

2wt%;
[0020]着色剂0

3wt%,优选0

2wt%;
[0021]所述B层包含如下组分,以B层总质量计:
[0022]Co

LLDPE

g

MAH 15

35wt%,优选20

30wt%;
[0023]PB

1 10

40wt%,优选20

30wt%;
[0024]VHMWPE 10

25wt%,优选15

20wt%;
[0025]UHMWPE 15

30wt%,优选20

25wt%;
[0026]抗氧剂0

3wt%,优选0.1

2wt%;
[0027]润滑剂0

3wt%,优选0

2wt%;
[0028]着色剂0

3wt%,优选0

2wt%。
[0029]本专利技术中接枝改性聚烯烃材料与尼龙12之间具有优异的相容性,通过引入极性基团提高聚烯烃材料与尼龙12材料的粘结性,两者之间通过化学键的键合作用实现粘结,免除了粘结层材料的使用,并且使用技术成熟国产的双层管路挤出机,而不必使用进口三层及以上挤出机,大大降低了生产设备投资及该领域进入门槛。
[00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双层结构的冷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包含A层和B层的两层结构,其中A层为外层,为柔性改性尼龙12,B层为内层,为接枝改性聚烯烃合金;所述A层包含如下组分,以A层总质量计:尼龙12 65

98wt%,优选78

95wt%;增塑剂0

14wt%,优选0

12wt%;增韧剂2

25wt%,优选3

20wt%;抗氧剂0

3wt%,优选0.1

2wt%;光稳定剂0

3wt%,优选0

2wt%;润滑剂0

3wt%,优选0

2wt%;着色剂0

3wt%,优选0

2wt%;所述B层包含如下组分,以B层总质量计:Co

LLDPE

g

MAH 15

40wt%,优选20

38wt%;PB

1 10

40wt%,优选20

30wt%;VHMWPE 10

25wt%,优选15

20wt%;UHMWPE 15

30wt%,优选20

25wt%;抗氧剂0

3wt%,优选0.1

2wt%;润滑剂0

3wt%,优选0

2wt%;着色剂0

3wt%,优选0

2wt%。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尼龙12的相对粘度为1.4

2.8,优选1.5

2.3。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A层中增塑剂为对羟基苯甲酸酯和/或芳基磺酸酰胺,优选P

苯磺酰胺、N

丁基苯磺酰胺、对羟基苯甲酸甲酯、N

甲基苯磺酰胺、羟基苯甲酸乙基酯、对羟基苯甲酸辛基酯、对羟基苯甲酸

异十六烷基酯、甲苯磺酸

正辛基酰胺、苯磺酸



丁基酰胺、苯磺酸
‑2‑
乙基己基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N

丁基苯磺酰胺、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辛基酯中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A层中的增韧剂为聚酰胺弹性体和/或极性单体与聚合物弹性体的共聚物;其中,所述聚酰胺弹性体为以内酰胺、二羧酸和聚醚多元醇为原料进行酯交换和缩聚反应而制成的弹性体,其邵氏硬度优选25D

72D;所述极性单体为马来酸酐及其衍生物、丙烯酸酯及其衍生物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聚合物弹性体为乙烯

α烯烃共聚物(POE)、乙烯

丙烯共聚物(EPR)、乙烯

丙烯

非共轭二烯烃共聚物(EPDM)、苯乙烯

丁二烯共聚物(SBS)、聚乙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有国祁先勇王文博宋林夏成志隋杨
申请(专利权)人: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