桫椤的一种繁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709 阅读:3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桫椤的一种繁殖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植物的繁殖方法,特别涉及桫椤(Alsophila  spinulosa(Wall.ex  Hook.)Tryon)的一种繁殖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桫椤的繁殖方法,是将桫椤的孢子灭菌后接种在MS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再经移栽管理,最终获得孢子体苗。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用少量的孢子材料即可快速繁育出大量孢子体,70天左右即可成苗,定植成活率可达80%以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弥补了现有桫椤繁殖技术培育周期长、成本高和效率低的不足,开辟了一条人工快速繁殖桫椤的新途径,使桫椤的规模化工业生产成为可能,从而满足市场对桫椤的需求,同时可减少对其野生资源和环境的破坏。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为开展该物种遗传育种和保护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试验体系,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的繁殖方法,特别涉及桫椤o; &'h印^h^(Wa11. ex Hook. )Tryon)的一种繁殖方法。
技术介绍
全世界挱椤科(O^Meaceae)植物约有6属500余种,产于热带和亚热带的 山地。我国地处桫椤科植物分布地的北缘,种类不多,目前已知的仅有2属14种 和2个变种,主要分布于西南和华南地区。绝大多数种类的桫椤科植物都具有树状 的直立茎,呈乔木状,大型羽状叶子簇生于茎干的顶端,形成伞状,故又称为树蕨。 据化石记载,在地质历史上桫椤科植物最早出现于中生代的早侏罗纪或晚三叠纪, 在中生代中期曾广泛分布,极为繁盛。后来由于地质变迁和气候变化,特别是第四 纪冰川期的影响,大量种类灭绝,分布区也大幅度收縮,最后仅残存于热带和亚热 带这些环境适宜的避难所,基于上述原因被称为植物界的活化石。该科植 物除了具有较高的园林观赏价值,还可药用,其根状茎具有清热解毒、驱风湿等功 效;我国兰花栽培者常用桫椤科植物的树干作为附生兰花的载体;此外,其有些种 类的树干还可制备笔筒,如笔筒树(5^ aero;^eri's 2印i/er3)等。目前挱椤的数量已经非常稀少,只有在中亚亚热带以南低海拔地区保存较好的 常绿阔叶林的林缘才见生长,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贵州、四川、广东和台湾等地,被 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其濒危的主要原因是孢子寿命短、生长周期长,孢子萌发、 配子体的形成对环境条件要求严格。而且由于其具有较高的观赏及药用价值,市场 需求量较大,但是桫椤科植物的人工繁殖栽培技术滞后,导致野生桫椤资源遭到严 重破坏。目前,国内外主要研究了 0^We3 rfregei (Finnie & van Staden. Multiplication of the tree fern Cyat力ea rfrege丄 HortScience, 1987, 22(4): 665) 、 6yaf力e3-y4w5^rsh.s(Goller K, Rybczynski JJ. In-vitro culture used for woody fern 6yat力e3—勿stra7is. Acta Societatis Botanicorum Poloniae, 1995, 64:1-17)、桫椤op力j7a 5^.2osa (Hook. ) Tryon) (Khare PB,Behera SK. Studies on reproductive biology of a threatened treefern, Cyathea spinulosa Wall, ex Hook. Current Science, 2005, 89:173-177;毕世 荣,苏成端,徐正兰,何立明,桫椤组织培养的研究,植物生理学通讯,1985, (1): 38;程治英,张风雷,兰芹英,许再富,陶国达,桫椤的快速繁殖与种质保存技术 的研究,云南植物研究,1991, 13( 2 ): 181-188)和中华桫椤(A/s,力ih co ^^ar^ Bak.)(程治英,刘道华,中华桫椤的组织培养,植物生理学通讯,1992, 28(3): 210-211)的组织培养方法,但对桫椤快速萌发、短期出苗的繁殖方法还未见详细 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桫椤,^7a 5TW力Wosa(Wa11. ex Hook.) Tryon)的一 种繁殖方法。本发所提供的桫椤C4op^7a邵^7乃sa(Wa11. ex Hook.)Tryon)的繁殖方法, 是在如下固体培养基中培养桫椤的孢子,得到孢子体苗;所述固体培养基的组成成 分与MS培养基相同,其中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浓度均为MS培养基的1/8—1,铁 盐和有机成分的浓度与MS培养基相同,pH为5. 5—6. 0。所述固体培养基中,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浓度具体可为MS培养基的1/2, pH 为5.8。所述桫椤孢子在培养之前,用含有3-6g/100ml NaC10和0. 1-0. 3g/100ml吐温 -80溶液进行消毒处理,如果材料容易污染,可在所有处理之前用70%酒精浸 10-15s。所述消毒处理的时间为4. 5—6min。所述消毒处理具体为用含有5g/100mlNaC10和0. 2g/100ml吐温-80的溶液消毒 处理5min。所述桫椤孢子的培养条件为在22—28X:下,先暗培养12-72h,然后将其转 至光照下继续培养,光照强度为20-80Wno1 m—2 s—',光照时间为8_16h/d所述桫 椤孢子的培养条件具体为在25'C下,先暗培养24h,然后将其转至光照下继续培养, 光照强度为50陶o1 m—2 s一1,光照时间为12h/d。上面所述桫椤孢子的繁殖方法还包括移栽所述孢子体苗的步骤。所述移栽过程的管理条件为夏秋遮荫,春冬季保持白天温度21-26。C,夜间温 度10-15°C,空气湿度70-90%,缓苗20-35d后每月施一次l/2MS培养基。本专利技术的繁殖方法适合于桫椤C4叩^7a邵众w7oss(Wa11. ex Hook.) Tryon)。本专利技术以孢子为材料,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再结合对蕨类植物的专有栽培管理 措施,建立了桫椤的孢子繁殖方法。利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用少量的孢子材料,即可快速繁育出大量孢子体,平均7-9天孢子即可萌发,25-35天形成配子体,68-97 天形成孢子体苗。与其它现有培养方法相比,本专利技术方法具有快速萌发、短期出苗、 培育周期短、成本低廉的特点。本专利技术方法弥补了现有桫椤繁殖技术培育周期长、 成本高和效率低的不足,开辟了一条人工快速繁殖挱椤的新途径,使桫椤的规模化 工业生产成为可能,从而满足市场对桫椤的需求,同时可减少对其野生资源和环境 的破坏。此外,本专利技术还为开展该物种遗传育种和保护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 良好的试验体系,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桫椤的配子体。2为桫椤的试管苗(孢子体苗)。图3为定植的桫椤幼苗。具体实施例方式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实验中所述MS培养基的组成为MS培养基的组成<table>complex 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column></row><table> 铁盐Na2-EDTA37.3FeS04-7H2O27.8有机成分烟酸0. 5盐酸吡眵醇(VB6)0.5烟酸硫胺素(VB。0. 1甘氨酸2, 0肌醇100.0实施例1、桫椤Uc^/ Wa s/^; Wa^(Wa11. ex Hook.) Tryon)的繁殖一、 1/2MS培养基的配制1/2MS培养基中的组成成分与MS培养基相同,其中,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浓度 均为MS培养基的1/2,铁盐和有机成分的浓度与MS培养基相同,琼脂7g/L, pH为 5.8。煮沸溶解后分装至100ml三角瓶中,然后121 °C,高压蒸汽灭菌20 min。二、 桫椤孢子的灭菌取成熟的桫椤Aop力i^3印i加7osa(Wa11. ex Hook.) Tryon)孢子5mg置于1. 5 ml离心管内,滴入无菌水,充分振荡使成悬浊液,静置lh后,4000 r/min离心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桫椤的繁殖方法,是在如下固体培养基中培养桫椤的孢子,得到孢子体苗;所述固体培养基中的组成成分与MS培养基相同,其中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浓度均为MS培养基的1/8-1,铁盐和有机成分的浓度与MS培养基相同,pH为5.5-6.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桫椤的繁殖方法,是在如下固体培养基中培养桫椤的孢子,得到孢子体苗;所述固体培养基中的组成成分与MS培养基相同,其中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浓度均为MS培养基的1/8-1,铁盐和有机成分的浓度与MS培养基相同,pH为5.5-6.0。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中,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浓度为MS培养基的1/2, pH为5. 8。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桫椤孢子在培养之前, 用含有3 6g/100ml NaClO和0. 1-0. 3g/100ml吐温-80溶液进行消毒处理。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处理的时间为4.5— 6min。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处理为用含有 5g/100ralNaC10和0. 2g/100ml吐温-80的溶液消毒5min。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雷李杨李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