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以SMA拉索改进的三重摩擦摆减隔震支座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大跨空间结构减隔震
,尤其是涉及减隔震支座技术。
技术介绍
[0002]地震作为一种随机的强自然灾害,一旦发生,带来的人身及社会经济损伤不可估量,且大跨空间结构担负着更大的责任,承载着更多的使命,更要保证其地震后的功能性。如桥梁,需要保证其本身的可使用性以作为抢险救灾的重要通道,减隔震技术由此应运而生。由于支座具有替换简单,造价低廉等优点被选为减隔震技术发展的一个主要着眼点,但传统的支座类型耐久性差,减震能力弱,需要经常更换,已经不能满足大跨空间结构的抗震需求。基于此,迫切需要一种可以很好地满足不同水准地震作用下的隔震需求且具有自复位功能的多重耗能机制的支座。
[0003]目前,申请号为202111464121.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抗拔性三维隔震摩擦摆支座,它将抗拔弹簧和碟形弹簧设置在单摩擦摆支座的两只支座板之间,起到抗拔作用。该专利技术虽然增加了竖向抗拔弹簧来提高竖向抗震能力,但由于选用了单摩擦摆支座为基础进行改造,且选用的抗拔弹簧在提供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以SMA拉索改进的三重摩擦摆减隔震支座,包括水平隔震系统、限位装置系统,水平隔震系统为三重摩擦摆支座机构,其特征在于,三重摩擦摆支座机构由上支座板(1)、下支座板(2)、第一内滑块(3)、第二内滑块(4)和核心滑块(5)组成,第一外滑动面(8)、第二外滑动面(9)、第一内滑动面(10)、第二内滑动面(11)的凹凸弧面均设置摩擦层;限位装置系统由限位挡块(7)和SMA拉索(6)组成,SMA拉索(6)固定在上支座板(1)和下支座板(2)之间,随着水平位移的变化拉伸和压缩;所述的水平隔震系统由上支座板(1)、下支座板(2)、第一内滑块(3)、第二内滑块(4)和核心滑块(5)组成,所述第一外滑动面(8)、第二外滑动面(9)、第一内滑动面(10)、第二内滑动面(11)的凹凸弧面的摩擦材料选取聚四氟乙烯涂料,控制滑动面的摩擦系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SMA拉索改进的三重摩擦摆减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滑块(3)的上表面为凸弧面,第一内滑块(3)的上表面与第一外滑动面(8)通过摩擦材料(301)接触,第一内滑块(3)的下表面为凹弧面,第一内滑块(3)的下表面与第一内滑动面(10)通过摩擦材料(301)接触,第一外滑动面(8)与第一内滑动面(10)涂有摩擦材料聚四氟乙烯涂料;所述核心滑块(5)的上下表面均为凸弧面,且上下表面都涂有摩擦材料聚四氟乙烯涂料,核心滑块(5)的上表面与第一内滑动面(10)通过摩擦材料(501)接触,核心滑块(5)的下表面与第二内滑动面(11)通过摩擦材料(501)接触;所述第二内滑块(4)位于所述核心滑块(5)的正下方,第二内滑块(4)的上表面与第二内滑动面(11)通过摩擦材料(401)接触,第二内滑动面(11)为凹弧面,第二内滑块(4)的下表面与第二外滑动面(9)通过摩擦材料(201)接触,第二外滑动面(9)与第二内滑动面(11)涂有摩擦材料聚四氟乙烯涂料;以上所述部件均中心线对应。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喜梅,苏润田,常博,柴文俊,母渤海,王强,赵廷龙,范朋辉,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