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器身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0513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压器,特别公开了一种变压器器身结构。该变压器器身结构,包括变压器低压绕组、中压绕组、高压绕组、高压分接绕组、中压分接绕组,其特征为:变压器的高压分接绕组、中压分接绕组均布置在高压绕组的外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有效改善高压分接绕组与中压分接绕组之间的电场分布,提高变压器器身的电气强度。该设计能够有效减小变压器器身的辐向尺寸,减小变压器体积,节约原材料消耗,降低成本,主要应用于110~500kV级变压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压器,特别涉及一种变压器器身结构。(二)
技术介绍
现阶段,U0 500kV级变压器中压分接绕组通常布置在高压分接 绕组的外侧,分别绕制在不同的绝缘纸筒上,使中压分接绕组外径增 大,导致变压器器身的辐向尺寸增大,造成原材料浪费,变压器成本 增加。(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排列紧 密、套装方便的一种变压器器身结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变压器器身结构,包括变压器低压绕组、中压绕组、高压绕 组、高压分接绕组、中压分接绕组,其特征为变压器的高压分接绕 组、中压分接绕组均布置在高压绕组的外侧。本实用信心更优的技术方案是变压器高压分接绕组由上下两 部分构成,中压分接绕组布置在高压分接绕组的中部,呈轴向排列。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有效改善高压分接绕组与中压分接绕组之间 的电场分布,提高变压器器身的电气强度。该设计能够有效减小变压 器器身的辐向尺寸,减小变压器体积,节约原材料消耗,降低成本, 主要应用于110 500kV级变压器。(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l为传统变压器器身结构的布置图; 图2为本设计变压器器身结构的布置图。图中l低压绕组, 2中压绕组, 3高压绕组,4高压分 接绕组,5中压分接绕组, 6高压分接绕组绝缘纸筒,7中压分接绕组绝缘纸筒。 具体实施例方式附图为专利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变压器低压绕组1、中压绕组2、高压绕组3、高压分接绕组4、中压分接绕组5,变压器 的高压分接绕组4、中压分接绕组5均布置在高压绕组3的外侧。变 压器高压分接绕组4由上下两部分构成,中压分接绕组5布置在高压 分接绕组4的中部,呈轴向排列,有效改善高压分接绕组与中压分接 绕组之间的电场分布,提高变压器器身的电气强度。该设计能够有效 减小变压器器身的辐向尺寸,减小变压器体积,节约原材料消耗,降 低成本,主要应用于110 500kV级变压器。权利要求1.一种变压器器身结构,包括变压器低压绕组(1)、中压绕组(2)、高压绕组(3)、高压分接绕组(4)、中压分接绕组(5),其特征为变压器的高压分接绕组(4)、中压分接绕组(5)均布置在高压绕组(4)的外侧。2. 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器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压分 接绕组(4)由上下两部分构成,中压分接绕组(5)布置在高压分 接绕组(4)的中部,呈轴向排列。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压器,特别公开了一种变压器器身结构。该变压器器身结构,包括变压器低压绕组、中压绕组、高压绕组、高压分接绕组、中压分接绕组,其特征为变压器的高压分接绕组、中压分接绕组均布置在高压绕组的外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有效改善高压分接绕组与中压分接绕组之间的电场分布,提高变压器器身的电气强度。该设计能够有效减小变压器器身的辐向尺寸,减小变压器体积,节约原材料消耗,降低成本,主要应用于110~500kV级变压器。文档编号H01F27/30GK101615495SQ20091001563公开日2009年12月30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22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22日专利技术者刘贞雷, 段玉柱, 白峰君, 马立明 申请人:山东达驰电气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压器器身结构,包括变压器低压绕组(1)、中压绕组(2)、高压绕组(3)、高压分接绕组(4)、中压分接绕组(5),其特征为:变压器的高压分接绕组(4)、中压分接绕组(5)均布置在高压绕组(4)的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峰君马立明段玉柱刘贞雷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达驰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