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混淆魏斯氏菌及其在产神经调节剂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0113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1 2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株混淆魏斯氏菌及其在产神经调节剂中的应用。该菌株名称为混淆魏斯氏菌(Weissella confusa)W1h,保藏号为CGMCC NO.25725,该菌株于2022年9月15日保藏于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的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混淆魏斯氏菌W1h可以分泌神经调节剂,如色氨酸、多巴胺、短链脂肪酸等,可用于抗抑郁益生菌产品的开发和利用,且该菌株对胃肠环境具有较好的耐受能力,拥有较高的肠道粘附性和抗菌活性,可将其用于改善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抑制致病菌的生长和繁殖。致病菌的生长和繁殖。致病菌的生长和繁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株混淆魏斯氏菌及其在产神经调节剂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株混淆魏斯氏菌及其在产神经调节剂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抑郁症是一种精神情感障碍,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快感和兴趣丧失、疲劳感和精力不济等,常伴有躯体和认知变化。抑郁症不仅严重危害人们生活质量,还因为其高自杀率及致残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负担。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重度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列为全球疾病负担的第三大原因,预计2030年MDD将居全球疾病负担的首位。
[0003]目前,关于抑郁症病理机制的研究较多,主要包括单胺假说、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HPA)轴变化、炎症因子、神经可塑性和神经发生、大脑结构和功能变化、基因、环境因素、表观遗传学等,但目前尚无任何单一模型或机制能够解释抑郁症发病的所有方面。
[0004]治疗抑郁症的方法包括有西药治疗、心理学治疗、睡眠治疗、光疗、中草药治疗、电休克治疗等,近些年来逐渐明确了以药物治疗为主的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混淆魏斯氏菌,其特征在于:名称为混淆魏斯氏菌(Weissella confusa)W1h,保藏号为CGMCC NO.25725,该菌株于2022年9月15日保藏于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的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2.一种培养权利要求1所述混淆魏斯氏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将混淆魏斯氏菌接种于培养基中,于28℃~37℃条件下进行培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养基为MRS培养基;所述的培养基的pH值为3~6.2;所述的培养的时间为24~48h。4.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淆魏斯氏菌在制备抗抑郁产品中的应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淆魏斯氏菌能够分泌神经调节剂,以达到治疗或缓解抑郁的目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娄文勇刘圣雅李梦帆吴晓玲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