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模块的金属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0101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液晶模块的金属框,其是用在手机面板的显示模块,所述的金属框包括一前框与一背框,所述的前框与所述的背框为一体成形,所述的前框与背框各具有一框面与复数框边,前框的所述的框面与背框的所述的框面间具有一交角端,所述的交角端处前框框面一侧成形有一弯折结构,通过前框与背框可同时制作,且能相互盖合定位,而不仅可节省模具费用与减少成本支出,还可简化组装流程,提高整体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液晶显示器的
,尤指一种将上、下金属框一 体化成形的金属框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业界很多液晶模块因为产品特性与结构不同,在设计上同 一型号模块会出现有两个铁框,其中上铁框是防静电(Electro Static Discharge, ESD),以具 防护作用保护模块内的电子组件,下铁框是供显示组件等容置。因此目前业界 的上、下铁框大多是分开设计的, 一般的情况下需要两套模具,进行两次模具 设计,造成资源的浪费以及费用成本较高,同时,这样的设计也存在有一些的 瓶颈与缺点,如产品结构上的限制,使得模具设计上较为复杂,需设计两个上、 下铁框,且上、下铁框的组合将对模块的结构有一定的影响,难以满足业界一 体化趋势的发展需求,在成本方面,模具设计与制作上需有两套,工序也是分 两次进行,如以单工程模为例,每套大约基本六道工序,上、下两铁框就需要 十二个单工程模,模具费用庞大将不符合成本考虑,同时,在产线组装上也需 要两道工序分别组装,如果组装不当易造成磨损、断裂、降低产品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液晶模块的金属框, 而可使产品设计结构简化、成本低与产线组装作业方便的上下框架一体化设计。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 一种液晶模块的金属框,其包括用以相互盖 合的一前框与一背框,所述的前框与所述的背框为一体成形,所述的前框具有 一前框框与复数框边,所述的背框具有一背框框面与复数框边,且所述的前框 框面与背框框面间形成有 一 交角端,所述的前框框面相邻所述的交角端的 一侧 成形有一弯折结构。其中,较佳的是,所述的前框框边与所述的背框框边为一片状结构。3其中 应设有至 其中 应设有至 其中 其中 其中 其中 其中较佳的是, 少一卡槽,以较佳的是, 少一卡角,以 较佳的是, 较佳的是, 较佳的是, 较佳的是, 较佳的是,所述的前框框边具有至少一^^角,且所述的背框框边对 供所述的前框的卡角与所述的背框的卡槽相互卡合。 所述的前框框边具有至少一^1^槽,且所述的背框框边对 供所述的前框的卡槽与所述的背框的卡角相互卡合。 所述的弯折结构为一凹槽。所述的凹槽为连续性凹槽或不连续性凹槽。 所述的凹槽为直角凹槽或是圆弧凹槽 所述的弯折结构为一开口。所述的开口为连续性开口或不连续性开口 。附图说明图1A是本专利技术的金属框侧向示意图; 图1B是本专利技术的金属框立体图; 图2A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连续性凹槽示意图; 图2B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不连续性凹槽示意图; 图2C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直角凹槽示意图; 图2D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圆弧凹槽示意图; 图3A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连续开口示意图; 图3B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不连续开口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金属框;10-前框;11-前框框面;12-框边;13 -卡 角;14-卡槽;15-窗口; 20_背框;21-背框框面;30_交角端;40-弯折 结构;41-框边顶部;50-弯折结构;51-底边。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A与B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金属框侧向示意图与金属框立体图。图中所 示为一金属框1,其主要是用在手机面板的显示模块,所述的金属框1材质是可 为铝镁合金、不锈钢或马口铁等金属,且所述的金属框1包括有一前框10与一 背框20,所述的前框10与所述的背框20为一体成形,所述的前框10与背框 20均由一框面与三框边所构成,框边均垂直在框面,且框边为一片状结构,所 述的前框框面11与所述的背框框面21在连伸处成形一交角端30,即所述的交角端30是由所述的前框框面11无框边的一端与所述的背框框面21无框边的一 端一体成型。所述的前框10的每一个框边12各具有若干卡角13与至少|^槽14,所述 的背框20的每一个框边12各具有若干卡槽14与至少一-^角13,所述的前框 10的卡角13布设位置对应在所述的背框20的卡槽14布设位置,且所述的前框 10的卡槽14布设位置对应在所述的背框20的卡角13布设位置,以供所述的前 框10与所述的背框20盖合时,所述的前框10的卡角13扣合在所述的背框20 的卡槽14内,所述的背框20的卡角13扣合在所述的前框10的卡槽14内。再请参阅图2A至图2D所示,所述的图2A至图2D是分别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 施例的连续性凹槽示意图、不连续性凹槽示意图、直角凹槽示意图与圆弧凹槽 示意图。所述的前框框面11开设有一窗口 15,所述的窗口 15为液晶模块的显 示区域,所述的窗口 15下方成形有一弯折结构40,所述的弯折结构40为一凹 槽,所述的凹槽的开口凹设在朝向背框20的方向,所述的凹槽可开设为连续性 凹槽或是不连续性凹槽,换言之,所述的凹槽可由框边一侧贯通至另一侧(如图 2A所示),或由框边一侧间断性开设至另一侧(如图2B所示),所述的凹槽可为 直角凹槽(如图2C所示)或是圓孤凹槽(如图2D所示),或其态样可依实际作业需 要而定,不应受本实施例所述为限,所述的直角凹槽与所述的圓弧凹槽的下边 角与背框20的所述的框边顶部41属同一水平位置,使前框10进行与背框20 的盖合作业时,不因弯折结构40的开设而造成所述的处侧边高度的损失,进而 造成液晶面板的压迫损害。再请参阅图3A与图3B所示,是分别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连续开口示意 图与不连续开口示意图。所述的弯折结构50成形在所述的窗口 15下方,所述 的弯折结构50为一开口,所述的开口是由所述的前板框面ll的一面贯通至另 一面,所述的开口为连续性开口或不连续性开口 ,换言之,所述的弯折结构50 仅开设连续性开口在前框框面11,所述的开口的左侧与右侧仍具留有框面结构 (如图3A所示),或者是设定间隔距离开设复数个开口(如图3B所示),所述的开 口的开设将使所述的开口旁的框面结构产生应力集中的现象,达到弯折的目的, 所述的开口的底边51与背框的所述的框边顶部41是属同一水平位置,使前框 10与背框20进行盖合作业时,不因弯折结构50的开设而造成框边高度的损失, 进而造成液晶面板的压迫损害。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而言仅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可 对其进行许多改变,修改,甚至等效,但都将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液晶模块的金属框,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用以相互盖合的一前框与一背框,所述的前框与所述的背框为一体成形,所述的前框具有一前框框面与复数前框框边,所述的背框具有一背框框面与复数背框框边,且所述的前框框面与背框框面间形成有一交角端,所述的前框框面相邻所述的交角端的一侧成形有一弯折结构。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液晶模块的金属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框框边 与所述的背框框边为 一 片状结构。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液晶模块的金属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框框边 具有至少一""^角,且所述的背框框边对应设有至少"^槽,以供所述的前框的 卡角与所述的背框的卡槽相互卡合。4、 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液晶模块的金属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框 框边具有至少一""^槽,且所述的背框框边对应设有至少一""j^角,以供所述的前 框的卡槽与所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模块的金属框,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用以相互盖合的一前框与一背框,所述的前框与所述的背框为一体成形,所述的前框具有一前框框面与复数前框框边,所述的背框具有一背框框面与复数背框框边,且所述的前框框面与背框框面间形成有一交角端,所述的前框框面相邻所述的交角端的一侧成形有一弯折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娄青
申请(专利权)人: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