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滚压葫芦型缓冲包装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9653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0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快递包装行业充气缓冲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滚压葫芦型缓冲包装膜,包括连接层,所述连接层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空气腔,所述连接层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多个第一换气孔,所述连接层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层,两个所述缓冲层的相近一侧均设置有多个第二换气孔,所述缓冲层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空气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第一柱形气泡、第二柱形气泡、第二空气腔、第二空气腔等结构之间的配合使用,使得缓冲气泡内部四周密封使空气无法泄漏,当受到挤压时,空气腔内部空气压缩,进而产生缓冲的效冲击力进行缓冲,进而可以减少气泡的受压力,减少包装膜破裂的概率,提高包装膜的使用寿命。膜的使用寿命。膜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滚压葫芦型缓冲包装膜


[0001]本技术涉及快递包装行业充气缓冲袋
,尤其涉及一种滚压葫芦型缓冲包装膜。

技术介绍

[0002]包装膜,是以高压聚乙烯为主要原料,再添加增白剂、开口剂等辅料,经230度左右高温挤出吸塑成气泡的产品。是一种质地轻、透明性好、无毒、无味的新型塑料包装材料,可对产品起防湿、缓冲、保温等作用,由于包装膜中间层充满空气,所以体轻,透明、富有弹性,具有隔音,防震防磨损的性能,广泛用于电子、仪表、陶瓷、工艺品、家用电器,自行车,厨房、家具和漆品制品、玻璃制品及精密仪器等抗震性缓冲包装。可制成气泡袋、气泡牛皮纸信封袋、汽车太阳挡、隔热座垫、隔热保温材料目前包装膜在包装较重的物品时,运输期间一旦发生碰撞或挤压,包装膜会受到物品带来的极大冲击力,这容易造成包装膜的破裂,降低包装膜的结构强度,从而无法在对较重的物品包装时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滚压葫芦型缓冲包装膜。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滚压葫芦型缓冲包装膜,包括连接层,所述连接层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空气腔,所述连接层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多个第一换气孔,所述连接层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层,两个所述缓冲层的相近一侧均设置有多个第二换气孔,所述缓冲层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空气腔,上侧所述缓冲层的顶端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葫芦型缓冲气泡,上侧所述缓冲层的顶端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柱形气泡,下侧所述缓冲层的底端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葫芦型缓冲气泡,下侧所述缓冲层的底端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柱形气泡,所述连接层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充气管,所述连接层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排气管。
[000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6]多个所述第一换气孔的内部均与第二换气孔的内部相通。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8]两个所述第二空气腔的内部均与第一空气腔的内部相通。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0]多个所述第一葫芦型缓冲气泡分别设置在第一柱形气泡的右侧。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2]多个所述第二葫芦型缓冲气泡分别设置在第二柱形气泡的左侧。
[0013]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中,通过第一葫芦型缓冲气泡、第二葫芦型缓冲气泡、第一柱形气泡、第二柱形气泡、第二空气腔、第二空气腔等结构之间的配合使用,使得缓冲气泡内部四周密
封使空气无法泄漏,当受到挤压时,空气腔内部空气压缩,进而产生缓冲的效冲击力进行缓冲,进而可以减少气泡的受压力,减少包装膜破裂的概率,提高包装膜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滚压葫芦型缓冲包装膜的立体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滚压葫芦型缓冲包装膜的左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滚压葫芦型缓冲包装膜的右视图;
[0018]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滚压葫芦型缓冲包装膜的正视剖面图。
[0019]图例说明:
[0020]1、连接层;2、第一空气腔;3、第一换气孔;4、缓冲层;5、第二换气孔;6、第二空气腔;7、第一葫芦型缓冲气泡;8、第一柱形气泡;9、第二葫芦型缓冲气泡;10、第二柱形气泡;11、充气管;12、排气管。
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参照图1

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滚压葫芦型缓冲包装膜,包括连接层1,连接层1对外部缓冲层4起到连接作用,连接层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空气腔2,第一空气腔2能够储存空气,连接层1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多个第一换气孔3,第一换气孔3直接设置在连接层1的上下两侧,连接层1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层4,缓冲层4对称分布在连接层1的上下两侧,两个缓冲层4的相近一侧均设置有多个第二换气孔5,第二换气孔5与第一换气孔3配合使用,使得第一空气腔2内部的空气能够进入第二空气腔6内部,缓冲层4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空气腔6,第二空气腔6能够储存空气,配合第一空气腔2使用,当受到冲击时,挤压其内部的空气,从而形成反作用力,进而缓冲绝大部分作用力,进而产生缓冲的效冲击力进行缓冲,进而可以减少气泡的受压力,减少包装膜破裂的概率,提高包装膜的使用寿命,上侧缓冲层4的顶端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葫芦型缓冲气泡7,第一葫芦型缓冲气泡7内部填充有空气,上侧缓冲层4的顶端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柱形气泡8,第一柱形气泡8内部填充有空气,下侧缓冲层4的底端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葫芦型缓冲气泡9,第二葫芦型缓冲气泡9内部填充有空气,下侧缓冲层4的底端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柱形气泡10,第二柱形气泡10内部填充有空气,配合第一柱形气泡8、第二葫芦型缓冲气泡9、第一葫芦型缓冲气泡7使用,使得缓冲气泡内部四周密封使空气无法泄漏,连接层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充气管11,通过充气管11能够对第一空气腔2与第二空气腔6内部填充空气,连接层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排气管12,通过排气管12,能够将第一空气腔2与第二空气腔6内部的空气排出,从而使得该包装膜的空间占用率减小,从而能够便利地放置。
[0023]多个第一换气孔3的内部均与第二换气孔5的内部相通,两个第二空气腔6的内部均与第一空气腔2的内部相通,从而使得第一空气腔2内部的空气能够通过第一换气孔3与第二换气孔5和两个第二空气腔6内部的空气进行流动,多个第一葫芦型缓冲气泡7分别设
置在第一柱形气泡8的右侧,每一个第一葫芦型缓冲气泡7均设置在每一个第一柱形气泡8的右侧,多个第二葫芦型缓冲气泡9分别设置在第二柱形气泡10的左侧,每一个第二葫芦型缓冲气泡9均设置在每一个第二柱形气泡10的左侧。
[0024]工作原理:当受到碰撞时,多个第一葫芦型缓冲气泡7会首先受到挤压,从而其内部的空气会形成反作用力,进而缓冲一部分作用力,当第一葫芦型缓冲气泡7被压扁时,会继续挤压第一柱形气泡8,第二柱形气泡10内部的空气会形成反作用力,进而缓冲一部分作用力,剩余的作用力继续向下冲击,从而会将上侧第二空气腔6内部的空气通过第一空气腔2进入下侧第二空气腔6内部,从而挤压第二葫芦型缓冲气泡9,进而使得第二葫芦型缓冲气泡9与第一空气腔2配合两个第二空气腔6内部的空气,从而形成反作用力,进而缓冲绝大部分作用力,进而极小一部分作用力会传递到第二柱形气泡10内部,从而使其内部的空气会形成反作用力,进而缓冲剩下的作用力,从而达到多重缓冲的效果,进而会减少包装膜破裂的概率,提高包装膜的使用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滚压葫芦型缓冲包装膜,包括连接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层(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空气腔(2),所述连接层(1)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多个第一换气孔(3),所述连接层(1)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层(4),两个所述缓冲层(4)的相近一侧均设置有多个第二换气孔(5),所述缓冲层(4)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空气腔(6),上侧所述缓冲层(4)的顶端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葫芦型缓冲气泡(7),上侧所述缓冲层(4)的顶端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柱形气泡(8),下侧所述缓冲层(4)的底端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葫芦型缓冲气泡(9),下侧所述缓冲层(4)的底端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柱形气泡(10),所述连接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大朋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康易鑫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