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窥镜先端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9432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09: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内窥镜先端部,包括外壳、摄像组件、照明组件、散热组件和器械通道,外壳可通过弯曲蛇骨与手柄连接,摄像组件、器械通道分别安装于外壳,照明组件包括装设有灯珠的灯珠板和第一导线,灯珠、灯珠板安装于外壳内,第一导线的一端连接灯珠板,第一导线的另一端向手柄延伸,散热组件贴设于灯珠板;散热组件包括导热板和导热丝,导热板贴设于灯珠板,导热丝的一端与导热板连接,导热丝的另一端向手柄延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内窥镜先端部内大量的热量传输到手柄进行散热处理,可减少对人体组织的损伤,同时,及时将灯珠产生的热量导出,不仅提高灯珠的照明效率和寿命,还可降低损坏摄像组件的几率。的几率。的几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窥镜先端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的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内窥镜先端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内窥镜先端部使用灯珠进行照明,因受到内窥镜使用的尺寸限制,内窥镜体积必须做细,而灯珠工作会产生一定温度,即使加散热片在灯珠底部,热量还是存在先端部,灯珠长时间工作会造成灯珠热量过度集中在内窥镜先端部,先端部温度过高会同时对内窥镜和患者人体组织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0003]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窥镜照明结构,包括底座,摄像组件,照明组件和上盖;底座包括管体,位于管体顶部的连接板,在连接板上设置的下通孔与安装孔,连接在连接板上的照明组件;摄像组件穿过连接板的安装孔固定在底座内;照明组件包括灯珠板和散热片,所述灯珠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灯珠,所述散热片紧贴在灯珠板下表面且固定在所述连接板上;上盖包括盖体,所述盖体上端设置有上通孔和出光孔,所述上盖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端,上通孔与下通孔连通形成工作通道,出光孔位于灯珠的上方。该方案中,散热片与灯珠板紧贴,用于传导灯珠照明时的热量,但热量依旧集中在先端部,即使设置插入管抵压散热片,热量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窥镜先端部,包括外壳(1)、摄像组件(4)、照明组件(2)、散热组件(3)和器械通道(5),所述外壳(1)可通过弯曲蛇骨与手柄连接,所述摄像组件(4)、器械通道(5)分别安装于所述外壳(1),所述照明组件(2)包括装设有灯珠(21)的灯珠板(22)和第一导线(23),所述灯珠(21)、灯珠板(22)安装于所述外壳(1)内,所述第一导线(23)的一端连接所述灯珠板(22),所述第一导线(23)的另一端向所述手柄延伸,所述散热组件(3)贴设于所述灯珠板(22);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3)包括导热板(31)和导热丝(32),所述导热板(31)贴设于所述灯珠板(22),所述导热丝(32)的一端与所述导热板(31)连接,所述导热丝(32)的另一端向所述手柄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先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顶部设有连接板(11),所述连接板(11)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灯珠(21)的第一安装孔(12)、用于安装所述摄像组件(4)的第二安装孔(13)以及用于安装器械通道(5)的器械出孔(14),所述灯珠板(22)的一端面与所述连接板(11)的底面贴合,所述灯珠板(22)的另一端面与所述导热板(31)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先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1)底部设有限位块(15),所述限位块(15)位于所述照明组件(2)与所述器械出孔(14)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先端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云龙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桐心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