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内窥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6506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12
本申请适用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电子内窥镜,电子内窥镜包括:手柄连接器及手柄部,手柄连接器上设置有第一定位结构,第一定位结构上设置有第一电连接部,第一电连接部与电传输部电连接;手柄部与手柄连接器可拆卸地连接,手柄部上设置有第二定位结构,第二定位结构上设置有第二电连接部,第二定位结构能够与第一定位结构彼此配合,同时第一定位结构上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第二定位结构上设置有第二限位结构,在第一电连接部与第二电连接部电连接的情况下,第一限位结构与第二限位结构配合,以限制手柄连接器相对于手柄部发生旋转,有效的提高了本申请所提供的电子内窥镜的可靠性。可靠性。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内窥镜


[0001]本申请属于医疗器械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电子内窥镜。

技术介绍

[0002]电子内窥镜是一种可插入人体体腔和脏器内腔进行直接观察、诊断、治疗的集光、机、电等高精尖技术于一体的医用电子光学仪器。整套电子内窥镜系统主要由内镜、电视信息系统中心和电视监视器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另外,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元件)耦合腔镜、腔内冷光照明系统、视频处理系统、和显示打印系统是电子内窥镜的主要结构的组成部分。电子内镜的构成还配备一些辅助装置,如录像机、照相机、吸引器以及用来输入各种信息的键盘和诊断治疗所用的各种处置器具等。电子内窥镜在国内大中型医院内镜室的诊断和治疗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0003]但是,现有的电子内窥镜上设置的电气接口的连接处容易产生相对旋转,使电子内窥镜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图像闪烁、抖动等异常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内窥镜,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气接口的连接处容易产生相对旋转的技术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内窥镜包括:手柄连接器(10),所述手柄连接器(10)内部设置有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电传输的电传输部(11),所述手柄连接器(10)包括连接器主体(12)及位于所述连接器主体(12)端部的第一定位结构,所述第一定位结构上设置有第一电连接部(1211),所述第一电连接部(1211)与所述电传输部(11)电连接;手柄部(20),所述手柄部(20)与所述手柄连接器(10)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手柄部(20)上设置有第二定位结构,所述第二定位结构上设置有第二电连接部(211),所述第二定位结构能够与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彼此配合,以使所述第一电连接部(1211)对准所述第二电连接部(211),在所述手柄部(20)与所述手柄连接器(10)连接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电连接部(1211)与所述第二电连接部(211)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定位结构上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二定位结构上设置有第二限位结构,在所述第一电连接部(1211)与所述第二电连接部(211)电连接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配合,以限制所述手柄连接器(10)相对于所述手柄部(20)发生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结构为定位凸柱(121),所述第二定位结构为定位孔(21),所述定位凸柱(121)与所述定位孔(21)相适配,所述定位凸柱(121)穿设在所述定位孔(21)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为限位凸块(1212),所述限位凸块(1212)设置在所述定位凸柱(121)的外壁上,所述限位凸块(1212)沿所述定位凸柱(121)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为限位凹槽(212),所述限位凹槽(212)设置在所述定位孔(21)的内壁上,所述限位凹槽(212)沿所述定位孔(21)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限位凹槽(212)与所述限位凸块(1212)相适配,所述限位凸块(1212)穿设在所述限位凹槽(212)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主体包括壳体部(122)、安装组件(123)及电连接件(124),所述壳体部(122)内设置有安装腔(122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云龙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桐心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