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窥镜头部结构及内窥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0023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窥镜头部结构及内窥镜。其中内窥镜头部结构包括:摄像模组,包括:摄像头和图像芯片传感器;光源模组,包括:光源件;信号线缆,与摄像模组以及光源模组连接;不透光的镜头座,形成有容纳腔,摄像模组设置在容纳腔中;罩体,包括罩体壁,罩体壁形成覆盖空间,罩体靠近摄像头的端面限定出安装孔,光源件与摄像头均设置于覆盖空间中,其中,摄像头通过安装孔穿设于覆盖空间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摄像头部分设置在罩体外,可使拍摄更加清晰,并且设置有不透光的镜头座可使镜头座阻挡光源件发出的光线,避免光线经过罩体反射照射到图像芯片传感器中,进而导致获得的图像中存在光斑,影响受术视野。影响受术视野。影响受术视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窥镜头部结构及内窥镜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机械
,特别涉及一种内窥镜头部结构及内窥镜。

技术介绍

[0002]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关键是及时清除血肿,修复神经,降低颅内压,促使患者脑组织血流灌注得以恢复。在高血压脑出血的常用外科手术干预法中最为常见的是开颅血肿清除术及微创血肿清除术,二者均具有能够清除患者脑内血肿,恢复患者神经功能,改善脑血液循环等优势。其中,微创血肿清除术相对开颅血肿清除术手术创口较小比较常用,如今微创血肿清除术主要包括:血肿穿刺引流术与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
[0003]上述,血肿穿刺引流术是临床微创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常用方法,该方法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对于脑皮质的损伤相对较轻等优势,尤其适用于清除深部或重要功能区的血肿。但现有技术中,血肿穿刺引流术所采用的引流管因缺乏影响引导,从而手术过程无法在直视的视野下完成,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较低。引流管盲插的手术方式下,无法深度止血,血肿清除率不佳,再出血的发生率较高。
[0004]现有技术下,一种较容易想到的改进思路,即是将现有的引流管设置为可视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窥镜头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摄像模组,包括:摄像头和图像芯片传感器;光源模组,包括:光源件;信号线缆,与所述摄像模组以及所述光源模组连接;不透光的镜头座,形成有容纳腔,所述摄像模组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罩体,包括:罩体壁,所述罩体壁形成覆盖空间,所述罩体靠近所述摄像头的端面限定出安装孔,所述光源件与所述摄像头均设置于所述覆盖空间中,其中,所述摄像头通过所述安装孔穿设于所述覆盖空间外。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头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为球面摄像头,景深为0

5mm;所述图像芯片传感器通过线缆插接结构与所述信号线缆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头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承载台,套设于所述镜头座外,其上设置所述光源模组;管套,形成有穿线空间,所述穿线空间中设置所述信号线缆,所述罩体与所述管套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头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模组至少包括两个所述光源件,所述光源件以所述摄像头的轴线为对称轴对称地设置于所述承载台上。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头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座靠近所述摄像头的边缘与所述罩体的所述安装孔边缘处于同一平面,使所述罩体与所述镜头座平滑相接。6.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沁驰徐根如王硕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科沁微视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