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防水型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9150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09: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线电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防水型电缆,包括加强丝、导丝、内绝缘层与外绝缘层,所述外绝缘层的外侧设置有金属网,所述金属网的外侧设置有阻燃除湿层,所述阻燃除湿层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包覆层,所述第一包覆层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包覆层,所述第二包覆层的外侧设置有凸起,所述第二包覆层的内侧设置有支撑板,所述第二包覆层的内侧设置有硅脂,所述凸起的内侧开设有通孔,所述导丝与内绝缘层设置有四组,四组所述导丝与内绝缘层均位于加强丝的外侧位置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凸起内部的硅脂,起到疏水的作用,且凸起模拟莲叶效应,使得线缆具有自洁效果,可对装置补充硅脂,增加线缆的防水时间,避免频繁更换,降低使用成本。用成本。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防水型电缆


[0001]本技术涉及电线电缆
,具体是一种高防水型电缆。

技术介绍

[0002]电线电缆用以传输电能,信息和实现电磁能转换的线材产品,广义的电线电缆亦简称为电缆,狭义的电缆是指绝缘电缆,它可定义为:由下列部分组成的集合体;一根或多根绝缘线芯,以及它们各自可能具有的包覆层,总保护层及外护层,电缆亦可有附加的没有绝缘的导体,在户外使用,应保证电缆防水,避免水液渗入,电缆导电,影响使用的安全性。
[0003]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高防水型电线电缆,(授权公告号CN215730976U),该专利技术所述第一线缆防腐层的外部设置有防滑层,所述第一线缆防腐层的内部设置有线缆坚固环,所述线缆坚固环内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环,所述第一连接环的一端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一连接环的内部设置有阻燃层,所述阻燃层的内部设置有填充物,所述填充物的内部设置有三个沿环状均匀分布的传输线芯,所述传输线芯的外部设置有干燥层,所述干燥层的外部设置有第一防干扰层,所述第一防干扰层的外部设置有抗拉层,所述抗拉层的外部设置有第二防干扰,但是,上述装置通过干燥层对渗入的水液干燥,从而达到防水,但上述结构不能从本质上隔绝水液的渗入,不利于线缆的安全性,且干燥层的使用寿命受限,线缆的防水时间较短,导致使用成本增高,上述线缆的外表面容易粘附污物和细菌,不能保证线缆外表面的洁净度。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高防水型电缆,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防水型电缆,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高防水型电缆,包括加强丝、导丝、内绝缘层与外绝缘层,所述导丝位于加强丝的外侧位置处,所述内绝缘层位于导丝的外侧位置处,所述外绝缘层位于内绝缘层的外侧位置处,所述外绝缘层的外侧设置有金属网,所述金属网的外侧设置有阻燃除湿层,所述阻燃除湿层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包覆层,所述第一包覆层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包覆层,所述第二包覆层的外侧设置有凸起。
[000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包覆层的内侧设置有支撑板,所述第二包覆层的内侧设置有硅脂,所述凸起的内侧开设有通孔。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丝与内绝缘层设置有四组,四组所述导丝与内绝缘层均位于加强丝的外侧位置处。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凸起为直径2MM的半球,所述凸起位于第二包覆层的外表面每隔3MM设置一个。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硅脂填充于第二包覆层的内侧金属网的外
侧位置处,所述第二包覆层通过支撑板固定于金属网的外侧位置处。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通孔的下端贯穿凸起位于第二包覆层的内侧位置处,所述通孔的上端位于凸起的外侧位置处。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高防水型电缆,通过凸起内部的硅脂,起到疏水的作用,避免水液渗入线缆内部,提高线缆的防水效果,且凸起模拟莲叶效应,使得线缆具有自洁效果,避免线缆的外表面容易粘附污物和细菌,能保证线缆外表面的洁净度,可对装置补充硅脂,增加线缆的防水时间,避免频繁更换,降低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一种高防水型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一种高防水型电缆中的平面图;
[0015]图3为一种高防水型电缆图2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加强丝;2、导丝;3、内绝缘层;4、外绝缘层;5、金属网;6、阻燃除湿层;7、第一包覆层;8、第二包覆层;9、凸起;10、支撑板;11、硅脂;12、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7]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高防水型电缆,包括加强丝1、导丝2、内绝缘层3与外绝缘层4,导丝2位于加强丝1的外侧位置处,内绝缘层3位于导丝2的外侧位置处,外绝缘层4位于内绝缘层3的外侧位置处,外绝缘层4的外侧设置有金属网5,金属网5的外侧设置有阻燃除湿层6,阻燃除湿层6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包覆层7,第一包覆层7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包覆层8,第二包覆层8的外侧设置有凸起9,导丝2与内绝缘层3设置有四组,四组导丝2与内绝缘层3均位于加强丝1的外侧位置处,凸起9为直径2MM的半球,凸起9位于第二包覆层8的外表面每隔3MM设置一个,通过凸起9完成疏水操作,凸起9外侧的水液滑落同时完成第二包覆层8与凸起9外侧的清洁,阻燃除湿层6再次完成除湿操作,支撑板10对金属网5与第二包覆层8支撑,加强丝1增加线缆的抗拉伸程度。
[0018]在图2、3中:第二包覆层8的内侧设置有支撑板10,第二包覆层8的内侧设置有硅脂11,凸起9的内侧开设有通孔12,硅脂11填充于第二包覆层8的内侧金属网5的外侧位置处,第二包覆层8通过支撑板10固定于金属网5的外侧位置处,通孔12的下端贯穿凸起9位于第二包覆层8的内侧位置处,通孔12的上端位于凸起9的外侧位置处,把硅脂11通过通孔12填充到金属网5与第二包覆层8的对应侧,然后,开始使用,使用过程中硅脂11填充到通孔12的内部,通过凸起9完成疏水操作,凸起9外侧的水液滑落同时完成第二包覆层8与凸起9外侧的清洁,阻燃除湿层6再次完成除湿操作,支撑板10对金属网5与第二包覆层8支撑,加强丝1增加线缆的抗拉伸程度,最后,使用完成,通过通孔12对金属网5与第二包覆层8的内侧补充硅脂11。
[0019]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安装线缆,安装后,把硅脂11通过通孔12填充到金属网5与第二包覆层8的对应侧,然后,开始使用,使用过程中硅脂11填充到通孔12的内部,通过凸起9完成疏水操作,凸起9外侧的水液滑落同时完成第二包覆层8与凸起9外侧的清洁,阻燃除湿层6再次完成除湿操作,支撑板10对金属网5与第二包覆层8支撑,加强丝1增加线缆的抗拉伸程度,最后,使用完成,通过通孔12对金属网5与第二包覆层8的内侧补充硅
脂11。
[0020]以上所述的,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防水型电缆,包括加强丝(1)、导丝(2)、内绝缘层(3)与外绝缘层(4),所述导丝(2)位于加强丝(1)的外侧位置处,所述内绝缘层(3)位于导丝(2)的外侧位置处,所述外绝缘层(4)位于内绝缘层(3)的外侧位置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绝缘层(4)的外侧设置有金属网(5),所述金属网(5)的外侧设置有阻燃除湿层(6),所述阻燃除湿层(6)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包覆层(7),所述第一包覆层(7)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包覆层(8),所述第二包覆层(8)的外侧设置有凸起(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防水型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包覆层(8)的内侧设置有支撑板(10),所述第二包覆层(8)的内侧设置有硅脂(11),所述凸起(9)的内侧开设有通孔(12)。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荆泉富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铭洋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