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乘用车智能化换电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8903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09: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乘用车智能化换电机器人,包括行走底座以及架设于行走底座上、可相对于行走底座升降的浮动平台,行走底座内部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且在行走底座四个对角部位设置有行走轮,还包括设置于行走底座一侧部位的主动轮,由第一驱动电机驱动运行,浮动平台与行走底座之间通过四个对角部位的升降丝杠活动连接,还包括设置于浮动平台内侧、与升降丝杠匹配的轴套以及用于驱动轴套轴向转动的第二驱动电机,通过轴套与所述升降丝杠的配合,实现浮动平台相对于行走底座的升降,实际应用过程中,通过升降丝杠与轴套的配合,可以更加稳定可靠的进行浮动平台的升降,结合电池导向块以及车辆定位柱的结构设计,增强换电的精确度和安全度。精确度和安全度。精确度和安全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乘用车智能化换电机器人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包换电机器人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换电精确度高的乘用车智能化换电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动汽车的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车型也进入了电动化时代,比如乘用车。
[0003]现有技术中,电动汽车的充电方式大致有两种,一种是需要持续一定时间的充电式,另一种就是直接替换掉旧电池的换电式;由于乘用车车型对电池容量的要求较高,若采用充电式的话,充电时长会较长,不利于实际的运用,因此较多都是采用的换电方式。
[0004]现有的乘用车换电过程一般都是采用车辆停止在预定位置,换电机构采用传感器、简单的辅助定位等结构实现电池包的拆卸以及移转,存在精确度较低、稳定度不够的问题,安全性方面也不是很好。
[0005]如申请号为CN202220690414.1,专利名称为《一种换电机器人及换电站》的技术专利,就具体公开了一种换电机器人及换电站,属于电动车充换电
,该换电机器人用于将电池包移动至预设位置,换电机器人包括夹持机构、调节机构、轨道和第一限位传感器,其中夹持机构用于夹持电池包,调节机构用于调节夹持机构在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位置,从而调节电池包的位置,实现重卡中电池包的更换,换电机器人能够在轨道上往复移动,轨道的两端均设有金属块,第一限位传感器设于调节机构上,当第一限位传感器感应到金属块时,调节机构在轨道上的移动停止,从而有效减小了因调节机构与金属块碰撞而产生的冲击力,保证了换电机器人和电池包的安全,在具体的换电过程中,该现有技术就是主要依靠夹持机构、调节机构、第一限位传感器等部件的配合来进行,实际运行不够精确,稳定度也不高。
[0006]基于此,需要针对现有的换电机构进行结构的改进和改善,用于克服拆卸精确度低,安全性差等方面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申请解决的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是:
[0008]现有的乘用车换电过程一般都是采用车辆停止在预定位置,换电机构采用传感器、简单的辅助定位等结构实现电池包的拆卸以及移转,存在精确度较低、稳定度不够的问题,安全性方面也不是很好。
[0009]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
[0010]提供一种乘用车智能化换电机器人,包括行走底座以及架设于所述行走底座上、可相对于所述行走底座升降的浮动平台;所述行走底座内部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且在所述行走底座四个对角部位设置有行走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行走底座一侧部位的主动轮,由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驱动运行;所述浮动平台与所述行走底座之间通过四个对角部位的升降丝杠活动连接,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浮动平台内侧、与所述升降丝杠匹配的轴套以及用于
驱动所述轴套轴向转动的第二驱动电机,通过所述轴套与所述升降丝杠的配合,实现所述浮动平台相对于所述行走底座的升降;在所述浮动平台上部分别设置有电池导向块以及车辆定位柱。
[0011]优选地,所述浮动平台外周还设置有若干用于解除电池包与电动车底架连接关系的浮动解锁枪;所述浮动解锁枪的顶端部位凸出形成一长条状的解锁块;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浮动解锁枪轴向转动的第三驱动电机。
[0012]优选地,所述电池导向块呈L型结构,顶部为倾斜面;所述电池导向块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浮动平台的左右两对侧部位。
[0013]优选地,所述浮动平台顶面还设置有多个防磨损胶垫。
[0014]优选地,所述行走底座外侧固定设置有电控盒;且在所述行走底座一侧设置有电缆拖链。
[0015]优选地,所述浮动平台内侧设置有与各所述轴套匹配的同步链条;所述同步链条套设在各所述轴套上,将各所述轴套的转动进行同步。
[0016]优选地,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一减速机后再通过锥齿轮进行动力转向,使得轴套转动,当所述升降丝杠固定时,即可带动所述浮动平台上升下降。
[0017]本申请解决技术问题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一种乘用车智能化换电机器人通过同时设置行走底座19以及架设于所述行走底座19上、可相对于所述行走底座19升降的浮动平台11,所述行走底座19内部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且在所述行走底座19四个对角部位设置有行走轮13,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行走底座19一侧部位的主动轮12,由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驱动运行,所述浮动平台11与所述行走底座19之间通过四个对角部位的升降丝杠活动连接,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浮动平台11内侧、与所述升降丝杠匹配的轴套以及用于驱动所述轴套轴向转动的第二驱动电机,通过所述轴套与所述升降丝杠的配合,实现所述浮动平台11相对于所述行走底座19的升降,在所述浮动平台11上部分别设置有电池导向块15以及车辆定位柱16,实际应用过程中,通过升降丝杠与轴套的配合,可以更加稳定可靠的进行浮动平台11的升降,结合电池导向块15以及车辆定位柱16的结构设计,增强换电的精确度和安全度。
附图说明
[0019]图1和图2是本技术一种乘用车智能化换电机器人的不同视角的立体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此技术。
[0021]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一种乘用车智能化换电机器人1包括行走底座19以及架设于所述行走底座19上、可相对于所述行走底座19升降的浮动平台11;所述行走底座19内部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且在所述行走底座19四个对角部位设置有行走轮13;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行走底座19一侧部位的主动轮12,由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驱动运行;所述浮动平
台11与所述行走底座19之间通过四个对角部位的升降丝杠活动连接,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浮动平台11内侧、与所述升降丝杠匹配的轴套以及用于驱动所述轴套轴向转动的第二驱动电机,通过所述轴套与所述升降丝杠的配合,实现所述浮动平台11相对于所述行走底座19的升降,精确度、稳定度都较高;在所述浮动平台11上部分别设置有电池导向块15以及车辆定位柱16。
[0022]本申请通过同时设置行走底座19以及架设于所述行走底座19上、可相对于所述行走底座19升降的浮动平台11,所述行走底座19内部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且在所述行走底座19四个对角部位设置有行走轮13,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行走底座19一侧部位的主动轮12,由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驱动运行,所述浮动平台11与所述行走底座19之间通过四个对角部位的升降丝杠活动连接,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浮动平台11内侧、与所述升降丝杠匹配的轴套以及用于驱动所述轴套轴向转动的第二驱动电机,通过所述轴套与所述升降丝杠的配合,实现所述浮动平台11相对于所述行走底座19的升降,在所述浮动平台11上部分别设置有电池导向块15以及车辆定位柱16,实际应用过程中,通过升降丝杠与轴套的配合,可以更加稳定可靠的进行浮动平台11的升降,结合电池导向块15以及车辆定位柱16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乘用车智能化换电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底座以及架设于所述行走底座上、可相对于所述行走底座升降的浮动平台;所述行走底座内部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且在所述行走底座四个对角部位设置有行走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行走底座一侧部位的主动轮,由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驱动运行;所述浮动平台与所述行走底座之间通过四个对角部位的升降丝杠活动连接,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浮动平台内侧、与所述升降丝杠匹配的轴套以及用于驱动所述轴套轴向转动的第二驱动电机,通过所述轴套与所述升降丝杠的配合,实现所述浮动平台相对于所述行走底座的升降;在所述浮动平台上部分别设置有电池导向块以及车辆定位柱。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乘用车智能化换电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平台外周还设置有若干用于解除电池包与电动车底架连接关系的浮动解锁枪;所述浮动解锁枪的顶端部位凸出形成一长条状的解锁块;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浮动解锁枪轴向转动的第三驱动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亿威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