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伟初专利>正文

单边骨外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890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单边骨外固定装置,包括连接杆(1)、固定夹(2)和固定针(3),其中连接杆具有可以调节长度的伸缩结构,固定夹安装于连接杆(1)上,其特征是所述的固定夹(2)上用于安装固定针(3)的固定针孔(4)为长形通孔,其长形方向与连接杆(1)垂直,所述的固定针(3)为螺钉结构,它具有上下两部分螺纹,下部为自攻螺纹(5),上部为紧固螺纹(6),通过在该紧固螺纹段配用位于固定夹上下两个紧固螺母(8),可将固定针(3)紧固于固定夹(2)上,固定针(3)顶端具有多边形端头(9)。(*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单边骨外固定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易于进行四肢管状骨折复位调节的单边骨外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单边骨外固定器是骨外固定器械中的一种类型,它的基本构件主要是连接杆、固定夹和固定针,其中,数个固定夹安装在连接杆上,每个固定夹上均配有至少一个固定针。它是利用人体生物力学及骨折复位的原理,将固定针钉入骨杆中,利用固定针与固定夹、连接杆构成的刚性体使复位的骨折部位固定,直至骨折愈合。目前,临床所使用的单边骨外固定器,除了具有撑开、加压及调节旋转的功能外,均不具备有易于调节复位的功能,故在临床使用中,均需要先手法复位,再穿针固定。手法复位的缺陷是在复位的过程中,经常是对接的断骨从正位上看似复位,但其实从侧位上看还有错位,顾此失彼,而复位后的穿针固定过程又需要医师有足够的力度定位,不仅造成医生手术难度高,医生的体力消耗大,还往往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和伤害。单边骨外固定器的另一个缺点还在于其抗旋转及抗前屈后伸力之不足,而且靠近干骺部的骨折也影响了单边骨外固定器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节断骨复位、操作方便灵活的单边骨外固定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伟初罗东生李翠芳
申请(专利权)人:罗伟初罗东生李翠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