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伟初专利>正文

可快速操作的单侧骨外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1828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快速操作的单侧骨外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杆(1)和固定针(2),其中固定杆(1)采用板状结构或杆状结构,内开有至少有四个以上的固定针通孔(3);亦可由直杆(12)、固定夹(4)及固定针(2)组成,所述的固定夹(4)由上、下两块夹片和锁固螺钉组成,固定夹经安装通孔(13)安装于直杆(12)上,固定夹上开有对接的锁固螺钉通孔(10)和固定针孔(11)。其特征是所述的固定针(2)为螺钉结构,它具有上、下两部分螺纹,上部为紧固螺纹(6),通过在该紧固螺纹段配用位于固定针孔上、下两个紧固螺母(5),可将固定针(2)紧固于连接杆(1)或固定夹(4)上,固定针(2)顶端具有多边形端头(8)。其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灵活方便、固定效果可靠、重量轻,可广泛应用于四肢长管状骨的骨折。(*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固定四肢管状骨骨折的可快速操作的单侧骨外固定装置,属于骨外科专用的器械

技术介绍
单侧骨外固定器是骨外固定器械中的一种类型。目前临床所使用的单侧骨外固定装置中,主要缺点在于其抗旋转能力差,连接的接头多,接头处易出现松动,有必要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快速操作的、结构简单、固定效果可靠、重量轻的新型单侧骨外固定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快速操作的单侧骨外固定装置,包括连接秆、固定夹及固定针。其特征是固定杆是由一直杆或一带有多个孔的板状结构组成;固定针采用的螺钉具有上、下两部分螺纹,其中上部为紧固螺纹,该紧固螺纹段配有上、下两个紧固螺母,可将固定针紧固于固定杆或固定夹的固定针孔上。所述的固定杆可采用板状结构或杆状结构。其特征是板状结构或杆状结构内开有至少有四个以上的固定针通孔,用于穿插和固定固定针,通孔可为圆形、椭圆形或长形或兼而有之,通孔的大小与螺钉直径相适应或稍大,表层内凹,与固定针上的紧固螺母的漏斗体形相适应。板状结构还可根据骨折部位的不同,而设计成不同的形状,如直板状、L形或T形板状。所述的固定针其特征是螺钉具有上、下两部分螺纹,前端可为普通螺纹,亦可为特殊形状的螺纹,如自攻螺纹、放射状螺纹等,末端为六角形手柄,直径较螺纹部小,用于拧螺钉,中末部分为紧固螺纹,安装有两个与紧固螺纹相适应的紧固螺母,紧固螺母将固定针固定于固定杆的固定针孔内,通过拧紧固定针通孔上、下方的两个紧固螺母,即可将固定针牢固的固定于固定杆上,两螺纹之间的部分为光杆,不会加重软组织的损伤。所述的紧固螺母是一个漏斗体形,上部呈六角体形,方便旋转调节之用,下部呈锥形体与固定针螺孔的内凹吻合,中间垂直螺孔内有螺纹,与固定针中末部分的紧固螺纹吻合,用于穿插安装固定针,紧固螺母亦可采用普通螺母。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固定杆示意图;图3是固定针和紧固螺母主视图;其中图3a和图3b是分属两种不同螺纹的固定针;图4是固定夹上、下两夹片对接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其中图4a和图4b是两组固定针孔分布位置不同的固定夹。图5是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1.固定杆,2.固定针,3.固定针通孔,4.固定夹,5.紧固螺母,6.固定针中末部分的紧固螺纹,7.固定针前部分的螺纹,8.手柄,9.固定针的光杆部分,10.锁固螺钉孔,11.固定针孔,12.直杆,13.横向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相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实施例一参照图一、二、三,本技术包括固定杆1和固定针2。其中固定杆1呈板状,内有多个固定针通孔3,每根固定针2均经固定针通孔3穿出并由固定针上配备的上、下两个紧固螺母5固定。将骨折复位后,先将固定杆1横跨于骨折线的上方两侧,根据固定节段的需要,经固定杆1内的固定针通孔3选定好拟进行钻孔固定的所有固定点位置,并经选定好的固定点钻骨孔后,在骨孔处拧入固定针2,所有固定点的固定针均固定好后,再将固定杆1经预先选定好的固定针通孔3套入固定针2内,通过拧紧固定针通孔上、下方的两个紧固螺母5,即可将固定针2牢固的固定于固定杆1上,而不会产生位移,因而固定可靠,从而可达到“体外钢板”的效果,而且因为骨外固定装置的接头少,可大大缩短手术操作的时间。实施例二参照图三、四、五,实施例二改进之处在于例一中的固定杆(板)1分解为一根直杆12及多个(至少有四个)固定夹4,其中每个固定夹4均由上、下两片形态一样的金属夹片和一个锁固螺钉组成,用于连接直秆12和固定针2。夹片的侧面有一个横向半圆通孔,横向半圆通孔的形状、大小随固定杆的形状、大小而定,上、下两夹片对接起来则形成一个固定夹4,固定夹侧面的横向通孔13套在固定杆上可以沿固定秆作平动或以固定杆为轴心作转动;固定夹的正面有两个螺孔,分别是固定针孔11和锁固螺钉孔10,两个螺孔可位于横向半圆通孔的同侧,亦可位于其两侧,分别用于安装固定针2和锁固螺钉,锁固螺钉把固定夹4固定在直杆12上,固定针2上配备的上、下两个紧固螺母5则把固定针2固定在固定夹4的固定针孔11上。所述的锁固螺钉孔为圆形螺钉孔,锁固螺钉为普通螺钉,螺母为普通螺母。所述的固定针孔11,其形状为圆形或长形通孔,内有凹槽,与紧固螺母下部的锥形体部分吻合,螺孔的大小随紧固螺母下部锥形体部分而定。操作时先将固定夹4与直杆12经横向通孔13连接并用锁固螺钉固定好,形成类似于固定杆1的结构,由于固定夹未用锁固螺钉固定之前,固定夹4可沿直杆的纵轴滑动,因而在经固定夹的固定针孔11选定固定点时可更随意,经选定好的固定点钻骨孔后,在骨孔处拧入固定针2,再将直杆12及固定夹4经预先确定好的固定针孔11套入固定针2内,通过拧紧固定针孔上、下方的两个紧固螺母5及锁固螺钉,即可将固定针2、固定夹4及直杆12牢固的固定在一起,而不会产生位移,因而固定可靠,且操作更灵活。综上所述,本技术的不但结构简单、固定效果可靠、重量轻,而且可快速操作、操作灵活,可广泛应用于四肢长管状骨的骨折,值得推广应用。权利要求1.一种可快速操作的单侧骨外固定装置,包括由固定杆(1)、固定针(2)组成或由直秆(12)、固定夹(4)及固定针(2)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固定针(2)为螺钉结构,它具有上、下两部分螺纹,其中上部为紧固螺纹(6),该紧固螺纹段配有上、下两个紧固螺母(5),可将固定针(2)紧固于固定杆(1)或固定夹(4)的固定针孔上,固定针(2)顶端具有多边形端头(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快速操作的单侧骨外固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固定针前端的螺纹(7)可为普通螺纹,亦可为特殊形状的螺纹。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快速操作的单侧骨外固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固定杆(1)采用板状结构或杆状结构,板状结构或杆状结构内开有至少有四个以上的固定针通孔(3),通孔可为圆形、椭圆形或长形或兼而有之。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可快速操作的单侧骨外固定装置,其征征是板状结构可根据骨折部位的不同,而设计成直板状、L形或T形板状。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快速操作的单侧骨外固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固定夹(4)由上、下两块夹片和锁固螺钉组成,两夹片接合的面上在相同部位开有一横向沟槽,使上、下夹片对接为固定夹时形成与直杆(12)配合的连接杆安装通孔(13),位于两夹片安装通孔(13)的同一侧或两侧分别开有对接的锁固螺钉通孔(10)和固定针孔(11),锁固螺钉把固定夹(4)固定在直杆(12)上,固定针(2)穿过固定针孔(11),由位于固定针孔(11)上、下两侧的紧固螺母(5)把固定针(2)固定在固定夹(4)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可快速操作的单侧骨外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杆(1)和固定针(2),其中固定杆(1)采用板状结构或杆状结构,内开有至少有四个以上的固定针通孔(3);亦可由直杆(12)、固定夹(4)及固定针(2)组成,所述的固定夹(4)由上、下两块夹片和锁固螺钉组成,固定夹经安装通孔(13)安装于直杆(12)上,固定夹上开有对接的锁固螺钉通孔(10)和固定针孔(11)。其特征是所述的固定针(2)为螺钉结构,它具有上、下两部分螺纹,上部为紧固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快速操作的单侧骨外固定装置,包括由固定杆(1)、固定针(2)组成或由直秆(12)、固定夹(4)及固定针(2)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固定针(2)为螺钉结构,它具有上、下两部分螺纹,其中上部为紧固螺纹(6),该紧固螺纹段配有上、下两个紧固螺母(5),可将固定针(2)紧固于固定杆(1)或固定夹(4)的固定针孔上,固定针(2)顶端具有多边形端头(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伟初李翠芳罗东生钟清莲
申请(专利权)人:罗伟初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