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外钢套加热圈的钢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8409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0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管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内外钢套加热圈的钢套,包括外管道和内管道,所述外管道和内管道之间设置有保温机构,所述外管道和内管道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横杆,所述连接横杆设置在外管道和内管道之间,且连接横杆呈圆周分布固定安装在内管道的侧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外管道和内管道之间设置有连接横杆进行支撑,通过连接横杆的存在,让外管道能够更加稳定的固定在内管道上,在外管道固定完成后,外管道和内管道之间的填充部分能够对外管道和内管道之间进行进一步的支撑,保证外管道在内管道外不会发生移动,提高了外管道在内管道外的固定稳定性,让设备的抗压能力更强。让设备的抗压能力更强。让设备的抗压能力更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外钢套加热圈的钢套


[0001]本技术涉及管子
,特别是涉及一种内外钢套加热圈的钢套。

技术介绍

[0002]预制直埋式保温管主要用于区域供热外网管线,随着国家对集中供热的推广,其用量越来越大,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预制直埋保温管道具有防水、防腐性能好、节约投资、缩短施工周期、维修费用低等诸多优点。
[0003]在保温管使用的时候,通常将管道埋在地下,在地下的管道,会受到泥土的压力,在收到压力的时候,外管道会因为直接收到压力,进行上下幅度的移动,而内管道由于未直接收到压力,和外管道的移动幅度不同,容易到达内管道在外管道内的移动,影响到保温管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内外钢套加热圈的钢套。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外钢套加热圈的钢套,包括外管道和内管道,所述外管道和内管道之间设置有保温机构,所述外管道和内管道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
[0006]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横杆,所述连接横杆设置在外管道和内管道之间,且连接横杆呈圆周分布固定安装在内管道的侧壁上,所述内管道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呈圆周分布的第一弧形带,所述外管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呈圆周分布的第二弧形带。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弧形带和第二弧形带的截面形状为椭圆状。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泡沫保温板,所述泡沫保温板设置在外管道和内管道之间,所述泡沫保温板的内侧壁上设置有隔温板,所述泡沫保温板外设置有缠绕网,所述缠绕网对泡沫保温板进行缠绕缩紧,所述缠绕网和外管道之间填充安装有第二填充层,所述第二填充层的外侧壁形成和第二弧形带相适配的槽,所述隔温板和内管道之间填充安装有第一填充层,所述第一填充层的内侧壁形成和第一弧形带相适配的槽。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0]1、外管道和内管道之间设置有连接横杆进行支撑,通过连接横杆的存在,让外管道能够更加稳定的固定在内管道上,在外管道固定完成后,外管道和内管道之间的填充部分能够对外管道和内管道之间进行进一步的支撑,保证外管道在内管道外不会发生移动,提高了外管道在内管道外的固定稳定性,让设备的抗压能力更强。
[0011]2、通过第一弧形带和第二弧形带的存在,让第二填充层和第一填充层能够稳定的卡合在外管道和内管道之间,且第一弧形带和第二弧形带均为弧形,不容易撕裂第一填充层和第二填充层形状的框架,且提高第二填充层和第一填充层与连接横杆和第一弧形带之
间的连接强度,提高了设备成型后的密封效果。
[0012]3、本装置通过泡沫保温板的存在,提高了设备的保温效果,让设备能够在外管道和内管道被加热的情况下,保存温度更久,实用性较强。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保温机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保温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其中:1、外管道;2、内管道;11、连接横杆;12、第一弧形带;13、第二弧形带;21、泡沫保温板;22、隔温板;23、第一填充层;24、缠绕网;25、第二填充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19]实施例:
[0020]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内外钢套加热圈的钢套,包括外管道1和内管道2,外管道1和内管道2之间设置有保温机构,外管道1和内管道2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
[0021]连接机构包括连接横杆11,连接横杆11设置在外管道1和内管道2之间,且连接横杆11呈圆周分布固定安装在内管道2的侧壁上,内管道2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呈圆周分布的第一弧形带12,外管道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呈圆周分布的第二弧形带13。
[0022]第一弧形带12和第二弧形带13的截面形状为椭圆状。
[0023]连接机构包括泡沫保温板21,泡沫保温板21设置在外管道1和内管道2之间,泡沫保温板2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隔温板22,泡沫保温板21外设置有缠绕网24,缠绕网24对泡沫保温板21进行缠绕缩紧,缠绕网24和外管道1之间填充安装有第二填充层25,第二填充层25的外侧壁形成和第二弧形带13相适配的槽,隔温板22和内管道2之间填充安装有第一填充层23,第一填充层23的内侧壁形成和第一弧形带12相适配的槽。
[0024]工作原理:
[0025]第一步:设备组合的时候,在外管道1和内管道2之间设置有连接横杆11进行支撑,通过连接横杆11的存在,让外管道1能够更加稳定的固定在内管道2上,在外管道1固定完成后,外管道1和内管道2之间的填充部分能够对外管道1和内管道2之间进行进一步的支撑,保证外管道1在内管道2外不会发生移动,提高了外管道1在内管道2外的固定稳定性,让设备的抗压能力更强。
[0026]第二步:在内管道2外壁和外管道1的内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弧形带12和第二弧形带13,通过第一弧形带12和第二弧形带13的存在,让第二填充层25和第一填充层23能够稳
定的卡合在外管道1和内管道2之间,且第一弧形带12和第二弧形带13均为弧形,不容易撕裂第一填充层23和第二填充层25形状的框架,且提高第二填充层25和第一填充层23与连接横杆11和第一弧形带12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了设备成型后的密封效果。
[0027]第三步:在第一填充层23和第二填充层25的存在,第一填充层23和第二填充层25为填充性材料,能够在外管道1和内管道2之间的缝隙内流动,对空隙进行填充,提高了外管道1和内管道2之间的紧密性,在第一填充层23外设置的隔温板22能够对温度进行隔绝,防止内管道2内的温度影响泡沫保温板21的工作,在隔温板22外设置有泡沫保温板21,通过泡沫保温板21的存在,对设备进行保温,在泡沫保温板21外设置有缠绕网24,缠绕网24对泡沫保温板21进行紧密的缠绕,将缠绕网24内的层紧密的缠绕在内管道2外,本装置通过泡沫保温板21的存在,提高了设备的保温效果,让设备能够在外管道1和内管道2被加热的情况下,保存温度更久,实用性较强。
[0028]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此,在所属
的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化。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外钢套加热圈的钢套,包括外管道(1)和内管道(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道(1)和内管道(2)之间设置有保温机构,所述外管道(1)和内管道(2)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横杆(11),所述连接横杆(11)设置在外管道(1)和内管道(2)之间,且连接横杆(11)呈圆周分布固定安装在内管道(2)的侧壁上,所述内管道(2)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呈圆周分布的第一弧形带(12),所述外管道(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呈圆周分布的第二弧形带(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外钢套加热圈的钢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带(12)和第二弧形带(13)的截面形状为椭圆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外钢套加热圈的钢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泡沫保温板(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德林刘宗涛王永泉
申请(专利权)人:豪斯特科技惠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