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干扰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7934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磁干扰防护装置,其包括可开合的金属网套、至少两个可开合的支撑框架;所述金属网套连接在两个所述支撑框架之间,围成一个沿所述金属网套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电磁屏蔽空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磁干扰防护装置使用时,只需将金属网套和支撑框架打开,将金属网套安装在桥架延伸方向上的任意位置,即可在桥架外围构造一个电磁屏蔽空间,拆装便捷且适应性好,即可解决现有桥架的电磁干扰防护盲区处的电磁干扰防护问题,也对现有桥架及其原有的连接结构不产生影响,结构简单可靠,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的推广应用前景。的推广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磁干扰防护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磁屏蔽
,尤其涉及一种电磁干扰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复杂的工业设施内,尤其是各类电站中,不同类型电缆均敷设于结构紧凑的桥架中,且彼此按照规定的物理空间结构排布。对动力电缆等强电设备与仪控电缆等弱电设备而言,运行过程中均会存在由于设备自身或者系统的影响而产生的非正常电压或电流信号,随之产生电磁感应作用对邻近弱电电缆将产生干扰,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0003]为减少电磁干扰的影响,目前用于敷设仪控电缆的桥架,一般采用全封闭式金属槽盒。然而,现场施工时受一定条件制约,难以实现弱电电缆桥架的全程封闭,仍然存在一些依靠金属槽盒的包覆无法解决电磁防护问题的电磁干扰防护盲区,如电缆从桥架上引出的位置、电缆在不同桥架间跨接的位置、狭小空间处桥架间距非常小的位置等,在这些盲区内的电磁干扰防护效果不佳。现有技术中,在上述电磁干扰防护盲区处,通常使用现场制作的铁皮等其他电磁防护件来将对应位置覆盖以形成电磁屏蔽。此方式一方面受限于安装空间的限制,导致拆装困难且不牢固;另一方面也对故障排查、电缆检修等工作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缺陷,提供一种电磁干扰防护装置。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磁干扰防护装置,其包括可开合的金属网套、至少两个可开合的支撑框架;所述金属网套连接在两个所述支撑框架之间,围成一个沿所述金属网套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电磁屏蔽空间
[0006]优选地,所述支撑框架包括至少三个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依次连接形成一个闭环;
[0007]所述金属网套在其周向上呈波浪形,且其周向尺寸随所述伸缩杆的伸长而增大,随所述伸缩杆的缩短而减小。
[0008]优选地,所述伸缩杆包括至少两个轴向对接的直杆,相邻的所述直杆沿轴向相对可滑动。
[0009]优选地,所述伸缩杆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伸缩杆依次连接形成一个矩形闭环。
[0010]优选地,依次连接的第一个伸缩杆和最后一个伸缩杆为可拆卸连接;
[0011]在打开状态下,第一个伸缩杆与最后一个伸缩杆相分离,所述金属网套从其周向上的闭环连接处打开,所述支撑框架、金属网套均呈开环形态;
[0012]在闭合状态下,第一个伸缩杆与最后一个伸缩杆相对接,所述金属网套从其周向上的闭环连接处关闭,所述支撑框架、金属网套均呈闭环形态。
[0013]优选地,所述电磁干扰防护装置还包括紧固件;
[0014]所述紧固件设置在第一个伸缩杆与最后一个伸缩杆之间、以及沿所述金属网套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金属网套周向上的闭环连接处。
[0015]优选地,所述支撑框架包括两个门形伸缩杆,两个所述门形伸缩杆沿第一对接方向相接形成一个矩形闭环,且两个所述门形伸缩杆在所述第一对接方向上可相对移动;
[0016]每个所述门形伸缩杆包括两个沿与所述第一对接方向垂直的第二对接方向相接的L形杆,且两个所述L形杆在所述第二对接方向上相对可移动;
[0017]所述金属网套在其周向上呈波浪形,且其周向尺寸随所述门形伸缩杆的伸长而增大,随所述门形伸缩杆的缩短而减小。
[0018]优选地,两个门形伸缩杆分别为第一门形伸缩杆和第二门形伸缩杆;
[0019]所述第一门形伸缩杆的其中一个L形杆包括与所述第一门形伸缩杆的另一个L形杆连接的第一端、与第二门形伸缩杆连接的第二端,且其第一端和第二端相铰接;
[0020]在打开状态下,所述第一门形伸缩杆的另一个L形杆与所述第二门形伸缩杆相分离,所述金属网套从其周向上的闭环连接处打开,所述支撑框架、金属网套均呈开环形态;
[0021]在闭合状态下,所述第一门形伸缩杆的另一个L形杆与所述第二门形伸缩杆相连接,所述金属网套从其周向上的闭环连接处关闭,所述支撑框架、金属网套均呈闭环形态。
[0022]优选地,所述电磁干扰防护装置还包括紧固件;
[0023]所述紧固件设置在两个所述门形伸缩杆之间、以及沿所述金属网套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金属网套周向上的闭环连接处。
[0024]优选地,所述金属网套在其长度方向上呈波浪形,沿其长度方向在所述支撑框架之间可来回伸缩。
[0025]优选地,所述金属网套在其长度方向上包括相接的凸起部和凹进部以形成所述波浪形;
[0026]所述支撑框架分别连接在所述金属网套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两端部、以及所述金属网套的各个凸起部和凹进部处。
[0027]优选地,电磁干扰防护装置还包括设置在金属网套上的接地夹,所述金属网套通过所述接地夹连接桥架上的接地线。
[0028]优选地,所述金属网套、支撑框架的外表面设有防锈防水涂层。
[0029]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电磁干扰防护装置使用时,将金属网套和支撑框架打开,将金属网套安装在桥架延伸方向上的任意位置,即可在桥架外围构造一个电磁屏蔽空间。在故障排查、电缆检修等工作时可将其拆下,拆装便捷且适应性好,既可解决现有桥架的电磁干扰防护盲区处的电磁干扰防护问题,也对现有桥架及其原有的连接结构不产生影响,结构简单可靠,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30]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0031]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电磁干扰防护装置长度方向的结构简图;
[0032]图2是图1的俯视图;
[0033]图3是图1的侧视图;
[0034]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电磁干扰防护装置在图3视角下为打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电磁干扰防护装置长度方向的结构简图;
[0036]图6是图5的俯视图;
[0037]图7是图5的侧视图;
[0038]图8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电磁干扰防护装置在图7视角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39]图9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电磁干扰防护装置在图7视角下为打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10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电磁干扰防护装置长度方向的结构简图;
[0041]图11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电磁干扰防护装置安装在桥架上时长度方向的结构简图;
[0042]图12是图1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为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44]上述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
[0045]如
技术介绍
中所述,在现有的桥架上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金属槽盒无法覆盖到的电磁干扰防护盲区:例如电缆跨接在平行相邻的两个以上桥架之间时其露出在相邻的桥架之间的悬空位置;桥架的末端也即电缆的导线末端伸出桥架的位置;间距过小的相邻桥架等。对应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磁干扰防护装置,至少可将以上电磁干扰防护盲区覆盖,以解决弱电桥架上电磁干扰防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干扰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开合的金属网套、至少两个可开合的支撑框架;所述金属网套连接在两个所述支撑框架之间,围成一个沿所述金属网套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电磁屏蔽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干扰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包括至少三个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依次连接形成一个闭环;所述金属网套在其周向上呈波浪形,且其周向尺寸随所述伸缩杆的伸长而增大,随所述伸缩杆的缩短而减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干扰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包括至少两个轴向对接的直杆,相邻的所述直杆沿轴向相对可滑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干扰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伸缩杆依次连接形成一个矩形闭环。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干扰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依次连接的第一个伸缩杆和最后一个伸缩杆为可拆卸连接;在打开状态下,第一个伸缩杆与最后一个伸缩杆相分离,所述金属网套从其周向上的闭环连接处打开,所述支撑框架、金属网套均呈开环形态;在闭合状态下,第一个伸缩杆与最后一个伸缩杆相对接,所述金属网套从其周向上的闭环连接处关闭,所述支撑框架、金属网套均呈闭环形态。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干扰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干扰防护装置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设置在第一个伸缩杆与最后一个伸缩杆之间、以及沿所述金属网套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金属网套周向上的闭环连接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干扰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包括两个门形伸缩杆,两个所述门形伸缩杆沿第一对接方向相接形成一个矩形闭环,且两个所述门形伸缩杆在所述第一对接方向上可相对移动;每个所述门形伸缩杆包括两个沿与所述第一对接方向垂直的第二对接方向相接的L形杆,且两个所述L形杆在所述第二对接方向上相对可移动;所述金属网套在其周向上呈波浪形,且其周向尺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晏平刘刚赵禹褚少先曾宁斌翟长春孙辉任鹏辉谢月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