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烧烫伤的伤口敷料、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67790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烧烫伤的伤口敷料、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医用敷料领域。其技术方案包括将聚己内酯和多聚赖氨酸溶解在医用丙酮中,在磁力搅拌机搅拌均匀,得到所述壳层溶液;用聚乙烯醇和氯化钙活化富含血小板血浆,得到所述核心层溶液;按照壳层溶液与核心层溶液体积比为1:2的比例混合,并利用同轴静电纺丝设备进行纺丝,得到富含血小板血浆@聚己内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烧烫伤的伤口敷料、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用敷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烧烫伤的伤口敷料、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烧烫伤后,皮肤受损,酶和生长因子的供给受阻,而且失去皮肤保护,极易被细菌感染,导致烧烫伤治疗恢复缓慢。与其它皮肤受损不同,例如刮伤、刺伤和割伤等,烧烫伤是由于皮肤遇到局部过高热引起的损伤。因此,烫伤第一时间,如果使用冷水冲刷伤口可以缓解创面红肿和水泡出现等症状。但是,目前报道的用于烧烫伤的敷料一般仅侧重于后期的修复过程,忽略了第一时间的降温急救,这可能是由于考虑到在城市中,有容易获得的纯净水源可以用作急救。但是,在野外环境中,缺少干净水源,使用脏水冲洗伤口会导致严重的细菌感染。
[0003]医院处理烧烫伤一般使用纱布和治疗烧烫伤药膏。但是,纱布孔隙率过高、孔径过大、与皮肤贴合性差,不利于阻止外界细菌入侵,而药膏作为一种外源性药物,成分相对单一,很多时候需要搭配使用,治疗效果因人而异。自源性PRP(Platelet Rich Plasma,富含血小板血浆)不仅含有丰富的生长因子,可以促进血管生成、细胞增殖,而且由于是自源性,PRP的每一种生长因子的组分比例人与人之间略有不同,可以实现因人而异的治疗,并避免机体过敏反应。
[0004]然而,将PRP直接涂抹在患处,PRP被激活后释放生长因子,但是由于生长因子在创面微环境中会被酶迅速分解掉,难以持续维持较高浓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利用PRP治疗烧烫伤时,将其直接涂抹在患处存在生长因子在创面微环境中被酶迅速分解掉,而导致治疗效果差的问题,提出一种能够将PRP封装到纳米纤维中,有效避免纺丝中溶剂混溶问题,具有优异的抗菌性和促进组织再生特性的用于烧烫伤的伤口敷料、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0006]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烧烫伤的伤口敷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0008]壳层溶液制备步骤,包括将聚己内酯和多聚赖氨酸溶解在医用丙酮中,在磁力搅拌机搅拌均匀,得到所述壳层溶液;
[0009]核心层溶液制备步骤,包括用聚乙烯醇和氯化钙活化富含血小板血浆,得到所述核心层溶液;
[0010]富含血小板血浆@聚己内酯

聚耐氨酸核壳纳米纤维制备步骤,包括按照所述壳层溶液与所述核心层溶液体积比为1:2的比例混合,并利用同轴静电纺丝设备进行纺丝,得到所述富含血小板血浆@聚己内酯

聚耐氨酸核壳纳米纤维。
[0011]优选的,所述壳层溶液制备步骤具体包括:
[0012]将2g聚己内酯和0.4g多聚赖氨酸溶解在10g医用丙酮中,在磁力搅拌机搅拌12h,得到所述壳层溶液。
[0013]优选的,所述核心层溶液制备步骤具体包括:
[0014]用质量浓度为5%的聚乙烯醇和氯化钙活化富含血小板血浆,得到所述核心层溶液。
[0015]优选的,所述利用同轴静电纺丝设备进行纺丝的条件为:纺丝喷嘴直径为0.4毫米,纺丝电压为10千伏,纺丝喷嘴与收集器之间的距离为10厘米。
[0016]优选的,所述富含血小板血浆@聚己内酯

聚耐氨酸核壳纳米纤维被收集在连接到负电极的铝箔上。
[0017]优选的,所述同轴静电纺丝设备设有试管,所述试管表面设有半导体制冷片。
[0018]优选的,所述同轴静电纺丝设备使用两节碱性电池作为电源,并带有高压转换器,将3V转换为10kV。
[0019]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烧烫伤的伤口敷料,由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用于烧烫伤的伤口敷料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002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根据上述用于烧烫伤的伤口敷料在烧烫伤中的应用。
[0021]优选的,利用所述同轴静电纺丝设备对所述壳层溶液与所述核心层溶液的混合液进行纺丝,得到的所述富含血小板血浆@聚己内酯

聚耐氨酸核壳纳米纤维直接沉积到皮肤上,实现烧烫伤的治疗。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烧烫伤的伤口敷料的制备方法,能够将PRP封装到纳米纤维中,有效避免纺丝中溶剂混溶问题,制备得到的用于烧烫伤的伤口敷料具有优异的抗菌性和促进组织再生特性。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含PRP复合纳米纤维膜的SEM图像;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含PRP复合纳米纤维膜的TEM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用钙黄绿素标记的纤维;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用罗丹明B标记的纤维;
[0028]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共聚焦显微镜下含PRP复合纳米纤维膜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含PRP复合纳米纤维膜的FTIR光谱;
[0030]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含PRP复合纳米纤维膜的BET结果示意图;
[0031]图8为不同组分的水接触角;
[0032]图9为不同生长因子的累积释放曲线;
[0033]图10为红外热成像仪拍摄的纤维膜降温前后的对比图;
[0034]图11为实验组和控制组的降温曲线对比图;
[0035]图12为降温示意图;
[0036]图13为大鼠烧烫伤部位不做降温处理的HE染色;
[0037]图14为大鼠烧烫伤部位原位纺丝制冷的HE染色;
[0038]图15为在琼脂板上孵育24小时后,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情况;
[0039]图16为大肠杆菌破裂前后SEM对照图;
[0040]图17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破裂前后SEM图;
[0041]图18为细胞增殖柱状图;
[0042]图19为不同对照组之间伤口愈合情况的对比;
[0043]图20为不同对照组之间根据大鼠伤口面积绘制的柱状图;
[0044]图21为以不同方式处理的深Ⅱ度烧烫伤创面HE染色图像,条形代表200μm;
[0045]图22为以不同方式处理的深Ⅱ度烧烫伤创面masson染色图像,条形代表200μm。
具体实施方式
[0046]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总的技术方案的部分具体实施方式,而非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的总的构思,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落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7]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烧烫伤的伤口敷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0048]壳层溶液制备步骤,包括将聚己内酯和多聚赖氨酸溶解在医用丙酮中,在磁力搅拌机搅拌均匀,得到所述壳层溶液;
[0049]核心层溶液制备步骤,包括用聚乙烯醇和氯化钙活化富含血小板血浆,得到所述核心层溶液;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烧烫伤的伤口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壳层溶液制备步骤,包括将聚己内酯和多聚赖氨酸溶解在医用丙酮中,在磁力搅拌机搅拌均匀,得到所述壳层溶液;核心层溶液制备步骤,包括用聚乙烯醇和氯化钙活化富含血小板血浆,得到所述核心层溶液;富含血小板血浆@聚己内酯

聚耐氨酸核壳纳米纤维制备步骤,包括按照所述壳层溶液与所述核心层溶液体积比为1:2的比例混合,并利用同轴静电纺丝设备进行纺丝,得到所述富含血小板血浆@聚己内酯

聚耐氨酸核壳纳米纤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烧烫伤的伤口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壳层溶液制备步骤具体包括:将2g聚己内酯和0.4g多聚赖氨酸溶解在10g医用丙酮中,在磁力搅拌机搅拌12h,得到所述壳层溶液。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烧烫伤的伤口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层溶液制备步骤具体包括:用质量浓度为5%的聚乙烯醇和氯化钙活化富含血小板血浆,得到所述核心层溶液。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烧烫伤的伤口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同轴静电纺丝设备进行纺丝的条件为:纺丝喷嘴直径为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淼龙云泽拉马克瑞斯纳
申请(专利权)人:聚纳达青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